4個好用的時間管理法:多重應用、多重好處、已有出發、目標出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想要分享一下四個方向的時間管理方法,在有限時間內能夠創造出更多價值

raw-image

1多重應用

作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考慮一下這件事情是否有多重的應用價值,這個活動或任務是否可以完成後,應用在多個不同的情境中

例如假設我修了一門有關於幸福心理學的通識課,那課程之中會有一些報告,那我這些報告交上去後,可以再看一下內容,變成一個提供幸福方法的版本,去除一些比較難的詞彙,然後發布網路上去讓讀者能了解這些方法,能變更加幸福

或者例如假設今天有場分享大學經驗會,那我如果之前一些大學經驗分享的文章,就可以很快速就當成稿子來分享,或者是如果有些講座之類的,也可以看看然後再看看幾年有哪些變化等等

2 多重好處

選擇那些可以帶來多重好處的事情做

例如

如果我今天修了一門關於健康飲食的通識課,這堂課比較容易拿到高分,這是一個好處,所學的內容可以用來改善飲食,提高健康。如果有機會,我還可以將這個過程分享到網路上,就有多重好處

在文章方面,我可以寫一些大學生活的經驗,先寫一個給自己看的版本,可以用來日後的回顧,這也是一個好處,然後,從中挑選一些內容變成文章發布在網路上,能感受到自己對他人的貢獻感,這又是更多的好處。

或者是創作,對於一些感興趣的東西進行創作,是培養興趣的機會,能體驗到創作作品的成就感,因為是自己的興趣,所以充滿喜悅感;發布作品,可以感受到對讀者的影響,並感受到與他人的聯繫,同時還有機會吸引到有相同興趣的人,這是多重好處

例如我現在有一些關於 摩爾莊園 的創作,其中就包含了多重好處,因為這是童年遊戲,所以本身這過程就具有懷舊和療癒的作用,會先觀察看看當前有哪些圈內缺口,我可以用創作填補這個空白,是種意義感,因為創造和整理出新事物,同時也是在豐富社群

raw-image


3 已有出發

想要將一件事情價值放大或開啟新的嘗試的時候,可以先從已有方面進行小步出發

例如

當初我有想要ACG創作,那可以先從目前已經有持續接觸的作品出發,或者是從已經很熟悉的作品出發,例如我自己熟悉的童年系列作就是摩爾莊園和賽爾號,那有持續接觸的是鬼滅,就可以從中去創作看看

像我自己是比較沒有每月追新番的習慣,通常是作品推出一陣子後才會去看,畢竟每部作品寫心得的話,對我來說就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理解的,那所以從熟悉作品或持續接觸的作品出發,會是比較省時間省精力

當然如果是你是有持續追新番習慣的,那這習慣就是屬於你的已有,那從新番出發就是個方向,所以就會人人不同

而例如,我之前有聽說過有法律系大學生,會把去用自身專業去解讀事件和寫文章,這也算是一種方向,從已有出發,但我的話,是覺得本系內容已經大量接觸,持續接觸會有點疲勞,所以我通常知識類就通識課或課外書方面來選擇分享

4 目標出發

從最終目標出發,先想好最終目標是什麼,反向推導出實現目標所需的具體步驟和策略

也可以比較知道要集中精力和時間的方向,例如如果得到成績是個目標,先去看看評分標準,看看是報告還是考試,如果有歷屆的話就先參考,比較會有個方向

同樣一件事,大家目標不同,也會導致行為不同

例如同樣看動漫,A是純粹觀看,B是要寫心得,那B在過程中就可能會用一些方式,例如寫下幾個印象深部分等等

或者同樣看一本書,有人是為取得課程報告素材,有人是為了作為培養興趣,那這時候方法也不同

根據目標再來設計和轉換行動,有機會讓行動更節省時間精力

例如如果跟朋友去樂園,不過這樂園很遠又很貴呢? 如果目標是為了體驗那樂園,那這地點就重要性較高,而如果目標是想分享彼此生活,那或許可以改約在更近且會實的地方,或是約時段用運訊息交流等等,就看主要目標是什麼

這點跟上面的已有出發 會不會衝突? 其實不一定

例如有想要培養的新興趣是寫文章,那可以從已有的行為出發,例如有有看電影習慣可寫電影心得;有看書習慣可寫閱讀心得等;有平時料理習慣可寫料理心得等等

四個時間管理技巧和大家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9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2025/03/07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生應該創造回憶,因為生活無常可能隨時改變,因此應該把握當下,不只工作,也要投入自己熱愛的事。這篇分享了書中的核心理念:積累「記憶股息」,即在生活中積極體驗,這些經歷會隨時間增值,帶來持久的滿足感。
Thumbnail
人生應該創造回憶,因為生活無常可能隨時改變,因此應該把握當下,不只工作,也要投入自己熱愛的事。這篇分享了書中的核心理念:積累「記憶股息」,即在生活中積極體驗,這些經歷會隨時間增值,帶來持久的滿足感。
Thumbnail
我們經常困在一個”what"的問題中,然後急於尋找"how",卻忽略了審視這個問題對於個人來說是否真正重要,即你的"why"在哪裡?
Thumbnail
我們經常困在一個”what"的問題中,然後急於尋找"how",卻忽略了審視這個問題對於個人來說是否真正重要,即你的"why"在哪裡?
Thumbnail
你也經常會把「我沒有時間」這句話掛在嘴邊嗎?一天的時間裡,扣除必要的睡眠時間,曾經盤點過自己從起床開始,做了哪些事情呢?看完《反時間管理》,改變我看待時間、生命、工作三者的本質關係。
Thumbnail
你也經常會把「我沒有時間」這句話掛在嘴邊嗎?一天的時間裡,扣除必要的睡眠時間,曾經盤點過自己從起床開始,做了哪些事情呢?看完《反時間管理》,改變我看待時間、生命、工作三者的本質關係。
Thumbnail
現代許多人都說,人生下班才開始,我想《原子時間》這本書的作者柳韓彬真真是這句話的最佳代言人。本業獸醫的她,利用下班後的晚間4小時,嘗試並經營多采多姿的副業。這本書是柳醫生分享她的下班時間管理術,鼓勵大家匯聚散落的時間碎片,重新組織規劃,為自己打造下班後的第二人生。
Thumbnail
現代許多人都說,人生下班才開始,我想《原子時間》這本書的作者柳韓彬真真是這句話的最佳代言人。本業獸醫的她,利用下班後的晚間4小時,嘗試並經營多采多姿的副業。這本書是柳醫生分享她的下班時間管理術,鼓勵大家匯聚散落的時間碎片,重新組織規劃,為自己打造下班後的第二人生。
Thumbnail
  在大學或是研究所時期,筆者認為「多」就是好,多體驗、多嘗試,累積自己的經驗,讀這本書覆盤後,主是於學生時代「時間」成本相對地沒有那麼高,再者是學生時代,對於這個世界屬於「未知」的狀態,當時筆者選擇前往日本交換留學,學習不習慣語言與文化,對於學生時期的我來說,能夠看到另一個未知文化的狀態,是有著非
Thumbnail
  在大學或是研究所時期,筆者認為「多」就是好,多體驗、多嘗試,累積自己的經驗,讀這本書覆盤後,主是於學生時代「時間」成本相對地沒有那麼高,再者是學生時代,對於這個世界屬於「未知」的狀態,當時筆者選擇前往日本交換留學,學習不習慣語言與文化,對於學生時期的我來說,能夠看到另一個未知文化的狀態,是有著非
Thumbnail
假設我們找到了八百件有趣又想完成的事情,都迫不及待的想完成,興奮的每個都想試試(對,我說的是曾經的我),那今天的經驗分享就是獻給你的~ 資源有限,謹慎投資,特別是注意力
Thumbnail
假設我們找到了八百件有趣又想完成的事情,都迫不及待的想完成,興奮的每個都想試試(對,我說的是曾經的我),那今天的經驗分享就是獻給你的~ 資源有限,謹慎投資,特別是注意力
Thumbnail
夥伴:「你最近過得好嗎?」 我:「好忙啊!?總覺得自己想做的事好多,好希望一天有 24小時,你不覺得嗎?」 我的時間好像被吸入黑洞了,要如何為自己也他人創造價值呢?
Thumbnail
夥伴:「你最近過得好嗎?」 我:「好忙啊!?總覺得自己想做的事好多,好希望一天有 24小時,你不覺得嗎?」 我的時間好像被吸入黑洞了,要如何為自己也他人創造價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