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心念的力量:運用大腦的期望效應,找到扭轉人生的開關》作者:大衛·羅布森。
超市的貨架上擺著兩款宣稱有助於瘦身的優酪乳:A品牌標示「本產品95%無脂肪」,而B品牌則標示「本產品含5%的脂肪」。你覺得哪一款賣得比較好呢?
結果是A品牌銷量比較好。事實上,這兩款優酪乳的脂肪含量完全相同,都是5%。但是為什麼消費者對A品牌的接受度更高呢?
這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等會兒告訴你。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早上起床覺得頭昏腦脹、身體很不舒服,決定到診所掛號,門診排隊的人很多,等得非常不耐煩,覺得自己病情好像越來越嚴重。
終於,輪到你了,當你看見穿著白袍的醫生,專業地拿著聽診器幫你檢查,然後帶著微笑,很有信心地對你說:這是常見的感冒,只要多休息多喝水,三天之後就會好很多了。聽完這句話,你忽然覺得,你的症狀似乎好了一半?可是你連藥都還沒吃啊?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稱為『安慰劑效應』,又稱為『期望效應』,指的是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預期』或『相信』醫師的治療有效,而真的讓病症得到舒緩的一種現象。
作者研究許多醫學報告後發現,安慰劑的有效性可以達到實際藥物的90%,甚至連目前無藥可治的帕金森氏症,安慰劑都能改善20-30%的症狀。
最有趣的是,如果你公開標示『這是安慰劑』依然有效,可以達到實際藥物效果的66%,是不是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安慰劑甚至不需是藥物的形式,而是專業醫師的一句肯定,讓病患放心的態度或眼神,都有相當於安慰劑的效果。
答案當然是有的。
開頭舉例的優酪乳,對於想要瘦身的消費者來說,脂肪就是反安慰劑,人們先入為主認為,脂肪越少當然越健康,因此95%無脂肪,會讓消費者覺得,這款產品比較健康、瘦身效果比較好。
作者舉了一個美國醫院的案例,一位患有憂鬱症的病患自願參加一場人體臨床實驗,這位病患姑且稱他為小明,小明希望這種新型的藥物能夠改善他的憂鬱症狀。
在小明服用一個月後,可能是憂鬱症發作,他忽然感到很絕望,一次把29顆膠囊吞下,但很快他又後悔了,於是呼叫鄰居,緊急將他送上救護車,小明整個人臉色慘白、全身發抖、血壓極低,狀況非常不妙。
後來醫療團隊經過仔細檢查,確認他吞服的其實只是安慰劑之後,將事實真相告訴小明,小明的身體馬上恢復正常,沒有任何之前的病危徵狀了。
醫學研究證明,積極正向的期望,可以引發大腦分泌更多多巴胺,有助於緩解症狀;反之,消極負面的期望,會讓這些神經傳遞失去作用。悲觀的想像力,會讓疾病症狀更加嚴重,對現狀產生更大的傷害。
我曾經聽說過一個殘忍的實驗,心理學家將死刑犯矇住雙眼,綁在死刑台上,告訴他即將割腕放血。
接著獄方用冰塊在他手腕上劃了一下,然後準備一條水管,讓死刑犯聽得到水滴一滴一滴,滴到水桶的聲音。這樣的聲響聽在死刑犯耳裡,就好像自己的血液一點一滴的流逝。
幾個小時後,這位死刑犯真的死了。但實際上,他是因為自己內心的恐懼,被自己的想像力「嚇」死了。這位死刑犯,果然心想事成。
大腦並非被動的觀察者,只會單純的感知現實,大腦的意念具有預測機制,可以模擬真實世界,改變人們的認知。換句話說:
我們明天所經歷的現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我們今天大腦心念所創造產生的。
2010年的一項視覺研究實驗,受測者分為AB兩組,A組被告知會配戴雷朋品牌的墨鏡;B組則是配戴普通墨鏡,實際上兩種鏡片品質一模一樣。
實驗的方式是在強光下辨認單字,結果發現,配戴雷朋眼鏡的A組辨識效率比另一組高出70%。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原因是配戴雷朋眼鏡的受測者,更相信雷朋眼鏡的高品質,這樣的期望效應,引發大腦對於視覺傳遞處理的效率,提高了辨識度。
許多相關研究同樣顯示,只要人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引發大腦的預測機制,產生期望效應,就能超越自己原本的侷限,表現得更加出色。
運動場上,比拼的不只是體能,還有心智能力。心態決定身體的極限,優秀的運動員,都懂得運用心念的力量。
擁有『飛魚』美名的美國游泳名將麥可.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擁有二十八枚奧運獎牌,締造無數驚人的紀錄,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分享自己的『運動觀想法』,每晚睡前和早晨醒來,他都會用心地想像,自己從跳台起跳、游向終點的每個細節,包括划水的動作、蹬牆、轉身、終點,以及摘掉泳帽慶祝勝利的感覺。
他反覆在腦中重播這些畫面,直到牢記每個細節。最後正式比賽的結果,正如他心中所想的畫面一樣,真實發生,你覺得心想事成只是精神勝利法嗎?
有一項關於勞動的實驗,科學家告知A、B兩組清潔人員,A組提供精確的數據,例如換床單消耗40卡路里、清潔浴室消耗60卡路里等等,讓A組清潔人員清楚知道,這些勞動等同運動,你的身體會透過這些日常工作的『運動』更加健康;B組則沒有告知。
一個月後,A組人員每人平均減重約1公斤,有血壓超標的人甚至回復到正常值。
B組人員一個月後,身體狀況則沒有任何改變。
大腦只是單純的改變對勞動的心理認知,就能有這樣令人驚喜的效果。但是作者也提醒,心理訓練並不能取代身體訓練,但卻可以運用心念的力量,輔助運動產生更好的表現。
壓力理論之父漢斯塞耶曾說:
壓力並不是發生在你身上的事,而是你『看待』壓力的方式。
壓力不一定是負面的,面對壓力和焦慮,你的心態是關鍵。運動比賽時,有些運動員能將緊張的情緒轉化為爆發力,反而在運動場上創造出超水準的演出。
與其害怕壓力會造成表現失常,不如將之視為一種『資源』,你知道你的心跳正在加速、你感受到自己肌肉緊張,但不要去想著負面的表現。
焦慮和興奮其實有共通之處,引導這種感受轉為活力,專注於當下要完成的事,反而能更專心地把這件事情做好。
理解壓力並非『想開一點』那種老生常談,而是改變你對焦慮的理解。
當我們面臨痛苦、焦慮、疲累時,很難讓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負面的心態會吸引更多的負面情緒,讓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覺醒的你》一書提到如何面對痛苦的心態,把自己想像成一位觀察者,仔細去覺察『誰』在感覺痛苦。靜靜地注視著它,看著它如何影響你的呼吸、你的情緒、你的行為,讓你感受到什麼樣的細微變化。不需要刻意壓抑真實的感受,而是用『接納』的心態與之和平共處。
想像一下,你的好朋友正處在這種困難情境下,你是一位旁觀者,你會提供他什麼樣的建議呢?
當你發現你用預期心態沒有得到你想要的結果時,不要太苛責自己,因為時機未到。
《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一書提出一個簡單的作法,當你因為某件事表現不佳感到挫折沮喪時,問自己一個問題:
在進行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我有哪三個做得還不錯的地方?
記得用旁觀者的角度看自己,把過程中的努力明確列舉出來,可以幫助自己轉換思緒,看到自己的優點,讓自己覺得更有價值,抵銷負面能量帶來的衝擊。
莎士比亞曾說:
事情本身沒有好壞,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自我肯定並非『一廂情願』的精神勝利法,而是有助於轉移注意力,避免大腦受到自責負面的情緒威脅。
作者的建議是,建立『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們的能力和智力是天生固定的,無法改變。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則相信,通過不斷的學習、嘗試和接受失敗,大腦是可以持續進步的。
許多科學研究指出,大腦神經具有可塑性,只要持續刺激,就能不斷發展。成長型思維面對困難,能夠將『我不會』轉變成『我只是還沒學會』,這樣的心態有助於突破框架,激發潛能。
所謂『心想事成』,是預期自己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當我們積極地想像自己達成目標,在過程中不斷努力的樣子時,我們就更有可能實現這些目標。
先專注於微小又容易完成的小目標,讓大腦接受到,自己有轉變的能力,然後逐步增加你的質量。
如果不小心失敗了,用接納的心態,持續鼓勵自己繼續前進,那麼你就能善用大腦的期望效應,逐步學習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好。
心念不是萬能魔法,但善用它可以改變現實。我們無法僅僅依靠想像,立刻成為億萬富翁,或者瞬間治癒重病。但是正向的心念確實可以改變我們的行為和情緒,從而間接地影響現實的生活。
心靈是個自主的地方,一念之間就可以把地獄變天堂、把天堂變地獄。《失樂園》
本書的目的,在於提醒我們,許多我們認為困難的事物,往往源自於大腦的預期心理,當我們學會如何掌控自己的心念,就能提高心智韌性,用更具有『建設性』的思維方式因應挑戰。
懂得運用心念的力量,可以讓我們更坦然面對自己、認識自己。任何技能都需要學習,心念的運用也是一樣,不斷的練習累積小勝,從過程中肯定自己,保持成長開放的心態。
你會發現,心念不僅能幫助你應對日常生活的挑戰,還能讓你感受到更快樂、更自在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