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課外活動納入評分,讓人變成工具、失去純粹的興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篇算是我和一些同學的感受,以及年在以前高中的的經驗,想說可跟大家分享,想說就記錄一下

高中時,進入高中後,就有師長有提到說課外活動,會考慮一些課外活動能寫進備審資的料

但是當把課外活動納入評分標準後,反而感覺事情變得沒那麼純粹

我是99課綱的最後一屆,感覺現在的108課綱更加嚴重,我有認識一些108課綱的學生,有跟他們聊過,他們就覺得在刷這些高中的經歷很累人,好像課外學習也就變成在符合一個外在的標準

1

表面上說是鼓勵課外學習,但實際上學生在課外活動選擇上選擇變少

例如一些選修課或競賽或社團等等,就會去考慮說能不能達成寫在所謂的備審資料/學習歷程上,選這些課外活動時候,就時常會需要考慮說我這個東西未來值不值得寫進去,結果反而導致限縮

例如就有新聞提到,108課綱之後有些學術性的社團變得更受重視,反而讓其他社團人數少很多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7287823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07140317.aspx

而我當初選社團時,也是考慮哪個經歷比較容易寫在資料裡,所以選了學術性社團,但如果真的能自由選,我可能會選一些像動漫或棋藝相關的社團,而不是被外在標準所影響

相比來說,用國中做為舉例,國中時期的課外活動是比較純粹的

像我國中的時候,升學方面沒有說要看參加什麼課外活動,學生能比較自在選擇課外,不會覺得有外在的壓力,例如我當初有參加圍棋社團,就真的是很發自內心純粹的興趣去參加,這和高中參加學術性社團的心態就完全不同

2

其實很多學生在課外學習的能力是很強的,但現在這樣的做法感覺好像不信任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

像有些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就自然會自己去找一些相關的資源來學習;有些人想學音樂,也會自己找機會去學習

還有些東西,其實沒辦法寫進經歷裡,但還是很重要

比如有人利用心理資源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這其實也是一種課外學習的過程,也就一個尋求資訊並實際運用,但這種東西卻沒辦法被量化成經歷

3

這樣把課外活動拿來評分,會讓人感覺有種優劣排序,好像說某些活動比較優,另外某些活動比較差

舉例來說,一些學術比賽等等,可能就會比較受到重視,而一些其他活動,例如廚藝、手工、藝文等等,就相對來說比較不被重視

4

這也牽涉到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的問題,也就是所謂過度辯證效應,為了迎合外在的標準,原本單純的興趣就可能就會被破壞

課內的東西要考分數是正常的,但課外的東西也要有納入評分,這樣很容易讓人感覺自己變成「工具人」,做一件事情不是因為過程有趣,而是因為他要在未來能有回報

一個任何事情都追求有用的世界,會變得怎樣? 應該很多人心中都有感吧,很容易忽視個人感受,以及有些領域也無法獲得發展

我們就認為,這樣將課外事情納入評分標準,會不會讓人只是追求有用和外在標準,忽略個人感受?

結果就是台灣很多學生都逐漸和自己內心感受疏遠,導致多心理疾病

做一件事情時候,就常常會考慮到說其他人怎麼看,結果就是我們越來越不快樂了

再加上現在大部分人課業壓力已經很大,有很多學生心理狀況都很嚴重了,那課外事情都納入評分標準,就會讓人壓力增加,再用外在標準增加壓力其實不是一個好的做法,變成一種軍備競賽

可參考下面幾篇文章

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7%81%A3%E7%A4%BE%E6%9C%83%E9%81%8E%E5%BA%A6%E8%BF%BD%E6%B1%82-%E6%9C%89%E7%94%A8%E8%AB%96-%E5%8D%BB%E5%BE%9E%E4%B8%8D%E5%95%8F%E4%BD%A0%E9%96%8B%E4%B8%8D%E9%96%8B%E5%BF%83-082900426.html

https://www.betterlife.tw/archives/2441

https://www.facebook.com/hongweiser/posts/10159997616996139

https://www.vogue.com.tw/culture/content-4792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oYS78BJ_4qA

所以,把課外活動納入評分標準真的好嗎? 我們是覺得如果可以,回到看考試成績的方式,會比較好一些

上面算是一些想法,想說紀錄一下跟大家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78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高中同學重聚的故事,探討同學會的意義與自身在高中教育體制下的經歷。作者回顧了在升學主義影響下,成績與人際關係的矛盾,並反思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文章中提到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應僅限於學術成就,也應重視彼此的真誠和支持,讓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高中同學重聚的故事,探討同學會的意義與自身在高中教育體制下的經歷。作者回顧了在升學主義影響下,成績與人際關係的矛盾,並反思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文章中提到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應僅限於學術成就,也應重視彼此的真誠和支持,讓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今天在Thread中看見有高中生PO的文章(見下圖一),這讓我們可以好好省思目前台灣教育的問題。以下節錄貼文內容與留言,讓社會大眾可以一起思考目前教育的問題,並且揭開最真實的面紗。
Thumbnail
今天在Thread中看見有高中生PO的文章(見下圖一),這讓我們可以好好省思目前台灣教育的問題。以下節錄貼文內容與留言,讓社會大眾可以一起思考目前教育的問題,並且揭開最真實的面紗。
Thumbnail
新的開始必須習慣一切......
Thumbnail
新的開始必須習慣一切......
Thumbnail
若是能改變作業型態,將它更改為能自由練習、不強制執行的作業,或許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學習時間分配和讀書規劃,能夠花更多時間探索自己在讀書之餘的興趣與專長,讓長大後的我們提到學生時代,不再只有「作業」、「讀書」、「考試」能概括我們的青春年華。
Thumbnail
若是能改變作業型態,將它更改為能自由練習、不強制執行的作業,或許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學習時間分配和讀書規劃,能夠花更多時間探索自己在讀書之餘的興趣與專長,讓長大後的我們提到學生時代,不再只有「作業」、「讀書」、「考試」能概括我們的青春年華。
Thumbnail
今年度工作上申請了政府某個單位的補助,當天看了所謂輔導的群組,公告了一個表格,把有達到他們KPI的場域畫星星,還好的打三角形,沒達到的直接在上面畫個叉叉。 突然回想從小到大的經驗。 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這樣?!)我們的全班成績總是一五一十的公告出來,第一名到最後一名
Thumbnail
今年度工作上申請了政府某個單位的補助,當天看了所謂輔導的群組,公告了一個表格,把有達到他們KPI的場域畫星星,還好的打三角形,沒達到的直接在上面畫個叉叉。 突然回想從小到大的經驗。 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不知道現在還是不是這樣?!)我們的全班成績總是一五一十的公告出來,第一名到最後一名
Thumbnail
筆者曾在課堂上詢問同學,是否了解國中升高中時,免試入學的相關規定。大多數的學生卻是一臉茫然......
Thumbnail
筆者曾在課堂上詢問同學,是否了解國中升高中時,免試入學的相關規定。大多數的學生卻是一臉茫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