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自我成長的五個重要支柱

更新於 2024/10/2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中年轉型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標誌著從「第一次成年期」到「第二次成年期」的過渡。第一次成年期主要集中在建立自我認同、追求事業成功、組建家庭等目標,而第二次成年期則更強調內在成長、探索自我價值、尋求人生意義等方面。

這一過渡過程往往需要重新審視過去的成就與經歷,並重新定位人生的優先順序與意義,讓自己達到更深層次的自我成長。

一般來說「第一次成年期」中的成就通常與外在的標籤有關,例如:職位、收入、社會地位等,而「第二次成年期」則更加注重內心的滿足感和個人價值的實現。這個過程中,中年人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從依賴外部評價轉向內在探索,學會面對不確定性,並找到新的生活重心與意義。

這種內在的轉變需要勇氣與智慧,並且涵蓋創造力、學習、人際關係、情緒管理、時間管理等多個方面,這些領域之間互相影響,共同構成完整的自我成長過程。

因此這篇文章我將基於這五個面向來跟你分享一些建議和做法。

創造力

隨著人生經驗的累積與心智的成熟,有些中年人可能會開始探索新的興趣愛好,尤其當職場責任減少或子女成長獨立後,這些變化讓他們有更多機會投入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可以說這個階段是重新探索內心熱情的好時機,創造力的提升可以為其他方面的自我成長打下穩固的基礎。以下是一些具體可以實行的方法:


發展新的興趣愛好: 有些人可能會有更多時間和資源去探索新的興趣愛好,例如:音樂、繪畫、攝影、寫作等。你可以從一些容易上手的小型活動開始,比方說:參加社區大學的藝術課程、定期與朋友組織手機攝影外拍活動,或者探索園藝、釀酒(台灣有不少玩家)、手工藝等等更符合中年人生活品質的愛好,這樣可以激發創造力,也能在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學習新的藝術形式: 承上一點,如果覺得自己缺乏創造力,可以考慮學習新的藝術形式,例如:舞蹈、雕塑、陶藝或插花等。最快的方式是參加各種工作坊或短期課程,直接嘗試不同的藝術表達方式,找到合適的老師或加入在地的同好社會,也能從中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激勵創作靈感。

很多時候人到中年才會發現自己竟然沒有工作以外的朋友,或者「同學」這種關係了。相信我,當你實際有去參與之後,你會很珍惜有這樣的機會和人事物。

進行創作: 創作是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也能有效激發創造力。中年人可以設定固定的創作時間,例如:每天或每週花一小時進行寫作、繪畫,甚至是作曲(有去學習樂器的話),甚至可以考慮寫回憶錄或家族歷史,這樣的創作對於中年人來說更有意義,也更能激發自我反思和成就感。記錄創作過程中的心得,能在持續的創作中不斷激發靈感和成長,這樣的過程也有助於情緒管理,因為創作本身可以成為壓力的出口。


(註:像我岳父在退休前,就有在種花、翻譯和寫散文,這些興趣也延長到他退休後,成為了日常美好生活的一部份。)

中年人的學習方式

保持學習的熱情和能力不管在什麼人生階段,都會有助於一個人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並且實現自我成長。同時學習新知識和技能也能激發前面提到的創造力,並且改善人際關係和情緒管理。以下是一些關於學習的具體方法:


閱讀: 閱讀可以說是一種成本低且效果顯著的學習方式。如果你年輕時期沒有建立起閱讀習慣的話,到了中年你還是有機會的。

每天替自己安排 20-30 分鐘的固定閱讀時間,並根據興趣設定閱讀目標,比方說:每月讀完一本書。此外,你也可以參加各種讀書會活動,這樣除了能夠擴展知識面,並與他人交流心得,來增強學習動力與社交聯繫。

我會建議選擇多一些適合中年人的閱讀主題,例如:人生哲學、健康養生、退休計劃等書籍,以更貼近你的生活情境和需求,這樣的學習方式也有助於建立更豐富的人際關係。

進修: 如果希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或是想探索新的領域,建議你可以選擇繼續深造,例如: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同時對於時間有限的人來說,也許「線上學位課程」是一種更靈活的選擇,也可以考取專業資格證書,同樣可以提升職場競爭力,並且還能帶來成就感。你可以考慮參加一些與中年人職業發展相關的課程,例如:領導力、健康管理等等,這些進修的過程也有助於提升自我認同,也能拓展自己的限制。

上課: 想學習新技能或興趣,可以參加語言課程、技能培訓課程或興趣愛好課程。選擇自己一直想學卻未曾嘗試的技能,設立具體學習目標並追蹤進度,這樣能豐富生活,讓心智保持敏銳,並發現新的興趣。可以考慮一些更符合中年人需求的課程,例如:金融理財、退休後的創業培訓等,這樣能促進創造力與人際互動,使生活更有趣味。


人際關係

隨著工作變化、子女成長等因素,中年時期的社交圈可能有所改變,這時候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開始"重要到"你要意識地投入規劃和嘗試才行。而好的人際關係能夠幫助一個人的情緒管理和時間管理,同時也能讓生活更為平衡。

下面這些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你的人際關係:

提升溝通技巧: 良好的溝通是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基礎。可以學習「非暴力溝通技巧」,練習各種"對談技巧"讓自己在職場或生活中與人交流溝通時可以更順暢。

例如:我最近就在嘗試練習用 "我感覺到...因為..." 的句型來表達需求和感受,而避免直接用「我認為你沒有…」這樣批評或責備的對話方式。

坊間有各種溝通技巧的工作坊,你可以考慮去上課來增強自己表達與傾聽能力,這有助於在衝突中找到共同點,促進相互理解。

對於中年人來說,也可以特別針對與子女溝通,或與年輕同事合作的情境進行練習,這樣更符合中年人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角色。良好的溝通能減少情緒管理中的困難,降低誤解和摩擦。


學習傾聽和同理心: 傾聽與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關鍵。每天與家人或朋友進行至少一次深度交流,集中精力聆聽對方的話,不打斷、不評價,並嘗試用自己的話總結對方的感受,這樣能增強理解力,並建立深厚的情感連結。建議針對中年人常見的情境,例如與成長中的子女或年邁的父母相處時,學習如何運用同理心,這樣的建議更具實用性。學會傾聽也有助於穩定情緒,因為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能減少不必要的衝突。


重新審視親密關係: 如果有另一半的話,建議你定期與伴侶安排 "無干擾時光",進行深入交流,討論雙方的感受和未來計劃。如果你有子女的話,那麼對於親子關係的增進,你可以多安排全家出遊或相處的活動,一方面共同創造美好回憶,同時可以增強家庭的凝聚力。針對中年人特有的情境,例如:應對空巢期或伴侶間的角色變化,上述的建議能讓親密關係更有針對性和實際價值。


情緒管理

在面對工作、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壓力,中年時間比任何人生階段更需要學習如何有效管理情緒,保持心理健康。一方面情緒管理有助於提升幸福感,同時也能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與時間的有效運用。

在面對壓力和不良情緒,建議你可以嘗試下面幾點方法:


學習放鬆技巧: 其實坊間各式各樣的話放鬆技巧,都可以有效幫助人們緩解壓力,比方說:深呼吸、冥想、瑜伽等。這些方法你都可以找到各種課程、書籍或線上影片。

這裡建議你每天安排 10-15 分鐘進行深呼吸或冥想,這能幫助培養自我覺察能力,並在面對壓力時保持冷靜。另外也可以考慮一些像是:針灸按摩、泡溫泉等等,這些活動也對於身心健康有較好的效果。

學會放鬆也能在創造過程中提高專注力,進一步提升創造力的發揮。


培養正念: 正念是一種專注於當下的心理狀態,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覺察自己的情緒,並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壓力。除了可以參加正念課程之外,或者也可以考使用一些正念冥想應用程式(APP Store上有一堆),重點是你要堅持自己每天花幾分鐘練習正念,讓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平靜,讓情緒更穩定。


尋求專業幫助: 我知道有時候一個人的情緒壓力可能超過自可以處理的範圍。如果你真的感到無法有效管理情緒,建議你應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例如:心理諮商師或精神科醫師。提前了解當地或線上的心理諮詢資源(現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少免費資源),可以確保在需要時得到專業支持。


時間管理

中年人的時間狀況就像特技拋球表演者手中的球一樣,他們同時要拋起工作、家庭、個人生活等各種責任的球,並確保每個球都不掉下來。因此學習如何有效管理時間可以幫助中年人更好地應對壓力,提升學習和創造力的效率,並讓人際關係更加和諧。

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方法,來幫助中年朋友們更好地安排時間:


設定優先順序: 中年人需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並根據重要性設定優先順序。建議你除了工作之外,在日常生活也可以使用時間管理工具,常見的四象限法(重要/緊急矩陣)也好,或者GTD方法也可以,總之你需要有一套可以幫助自己識別哪些活動最值得自己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而提升效率,也讓生活更有掌控感。


制定計劃: 制定每日、每週、每月的計劃有助於時間的合理分配。你可以使用電子日曆或時間管理應用程式,並且設定提醒,避免遺漏重要事項,並在每週末檢視過去一週的計劃完成情況,做出相應調整,確保計劃持續有效。我建議你可以安排像是家庭旅行的每年計劃,或者長期為退休做準備的投資或探索人生的計劃。


學會拒絕: 人生有限,到了中年不得不學會拒絕別人不必要的要求,特別是那些不符合你個人價值觀和目標的社交活動和工作邀約,都要果斷拒絕,並用簡單直接的方式表達,這樣可以集中精力於真正重要的事物,確保時間和精力的最佳利用。

當你能夠這樣的做之後,會發現自己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壓力,並為上面提到的學習和創造性活動留出更多時間。


小結

中年轉型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會的階段。上面提到的創造力、學習、人際關係、情緒管理和時間管理這五個面向其實之間互相關聯,共同構成自我成長的五個重要支柱。

相信透過這樣積極探索自我、學習新知、提升技能、改善人際關係、管理情緒、合理安排時間,中年朋友們都能夠實現自我成長,並且開啟人生新的篇章。


. . .

當你在中年面對職涯瓶頸或感到職業發展停滯不前,也許正是時候尋求一些專業支持。讓我們一起找到突破的方向,預約我的諮詢服務,為你的未來開啟新的可能。




avatar-img
12會員
29內容數
探索中年之路,在中年時期找到屬於自己的「第二曲線」。 中年是一個充滿挑戰與轉變的階段,面對身體的變化、職涯的再定位以及家庭角色的調整,如何在現有的生活軌跡上開創新的可能,是我們要一起討論的主題。 將聚焦於中年人的心理調適、生活重心的再探索,以及突破自我瓶頸的方法,讓我們在中年時期也能擁抱新的成長與機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第二曲線的修煉 的其他內容
下午工作休息之餘,隨手查看博客來上有沒有什麼有興趣的新書,才發現這本《Midlife: A Philosophical Guide》(2017年出版) 已經出了繁體中文,書名叫做《中年哲學: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剛好我最近都在看「中年議題」相關書籍和資料,剛好這本書的原文版也有翻看
「幸福曲線」這個概念在近年來的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研究中廣泛討論,並且已經有許多科學研究支持這一理論。這一曲線主要描述了人的幸福感在一生中的變化,顯示出它隨著年齡而出現特定的波動模式。 根據研究,幸福感通常在青少年和二十多歲時較高,這一階段充滿希望和探索的可能性,個人對未來的期待也較高。然而隨著進
在台灣,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和勞動市場競爭加劇,年齡歧視在現代職場和社會中逐漸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雖然中年人相比年輕時候,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但是在求職、升遷及社交方面,往往因年齡因素而面臨不公平待遇。這種歧視影響中年人的職業發展,並且會對他們的自信心、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造成壓力。 因此,我覺
對許多中年人來說,職業轉換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隨著年齡增長,工作經驗的累積、家庭責任的增加,以及對職涯發展的不同期望,許多人會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方向。無論是追求新的興趣、尋求更多的生活平衡,還是因為產業變動或職位調整的需求,轉職或轉行常常是中年人無法避免的選擇。 然而,這樣的過程充
中年危機是人生中一個不可避免的階段,通常發生在40到60歲之間。在這個階段,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成就與選擇,並開始思考人生的未來走向。 與其將中年危機視為一個負面的經驗,但我為我們應該將其看作一個重新審視自我、尋找生命意義的機會。中年危機可以為我們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但也可能成為我們突破現
開始步入中年之後,許多人開始反思過去的經歷,重新檢視人生目標與價值觀,這往往被稱為「中年危機」。這種內在轉變除了影響了個人的生活,也深刻影響著事業發展,特別是在職業選擇、工作滿意度與成就追求方面產生重大變化。 但也正是中年危機的出現,才讓人們開始思考,工作是否仍能帶來滿足感,是否應該追求不同的
下午工作休息之餘,隨手查看博客來上有沒有什麼有興趣的新書,才發現這本《Midlife: A Philosophical Guide》(2017年出版) 已經出了繁體中文,書名叫做《中年哲學: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剛好我最近都在看「中年議題」相關書籍和資料,剛好這本書的原文版也有翻看
「幸福曲線」這個概念在近年來的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研究中廣泛討論,並且已經有許多科學研究支持這一理論。這一曲線主要描述了人的幸福感在一生中的變化,顯示出它隨著年齡而出現特定的波動模式。 根據研究,幸福感通常在青少年和二十多歲時較高,這一階段充滿希望和探索的可能性,個人對未來的期待也較高。然而隨著進
在台灣,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和勞動市場競爭加劇,年齡歧視在現代職場和社會中逐漸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雖然中年人相比年輕時候,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但是在求職、升遷及社交方面,往往因年齡因素而面臨不公平待遇。這種歧視影響中年人的職業發展,並且會對他們的自信心、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造成壓力。 因此,我覺
對許多中年人來說,職業轉換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隨著年齡增長,工作經驗的累積、家庭責任的增加,以及對職涯發展的不同期望,許多人會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方向。無論是追求新的興趣、尋求更多的生活平衡,還是因為產業變動或職位調整的需求,轉職或轉行常常是中年人無法避免的選擇。 然而,這樣的過程充
中年危機是人生中一個不可避免的階段,通常發生在40到60歲之間。在這個階段,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成就與選擇,並開始思考人生的未來走向。 與其將中年危機視為一個負面的經驗,但我為我們應該將其看作一個重新審視自我、尋找生命意義的機會。中年危機可以為我們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但也可能成為我們突破現
開始步入中年之後,許多人開始反思過去的經歷,重新檢視人生目標與價值觀,這往往被稱為「中年危機」。這種內在轉變除了影響了個人的生活,也深刻影響著事業發展,特別是在職業選擇、工作滿意度與成就追求方面產生重大變化。 但也正是中年危機的出現,才讓人們開始思考,工作是否仍能帶來滿足感,是否應該追求不同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隨著年齡增長 其實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定義我自己 到底是要隨著過去的習慣生成自我? 還是依既定的年齡展現成熟的態度? 但成熟又是什麼呢? 所以有一段時間、好長的一段時間 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也沒有了自己的想法 更失去了自己的特質 刻意地和人群分開 把自己的生活排滿 不再跟過去的人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隨著年齡增長 其實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定義我自己 到底是要隨著過去的習慣生成自我? 還是依既定的年齡展現成熟的態度? 但成熟又是什麼呢? 所以有一段時間、好長的一段時間 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也沒有了自己的想法 更失去了自己的特質 刻意地和人群分開 把自己的生活排滿 不再跟過去的人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改變,例如,16/17歲那一年的青春期蛻變,身上的性特徵變得明顯,我們必須要去適應自己蛻變成小大人後身體的不自在感;還有後來可能要隻身一人到外地求學,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克服許多生活上的難題:租房子、開伙、房間叫修、小病的自我照顧…...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