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局理論與市場經濟,但朝向另一個方向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賽局理論與市場經濟,但朝向另一個方向〉2023-11-03


  在一種素樸的自由主義經濟觀下,許多人相信市場機制會自行調控一切。如同自然界會篩選出能適應環境的生物,這種觀點相信市場會把最有效率或最適合存在的組織、計畫或方案留下來。


  的確,市場有自己的一套調控方法。但即便是完全按照「理想」來進行,所有的經濟參與者(包括我們這些再尋常不過的消費者)都是完全按照教科書式的經濟理性在行為,市場給出的平衡也遠遠不會是一個能夠給出最大效益的集體最優解。而是一個對所有參與者都不利,但又沒有人能夠從單方面的改變取得更多利益的納什均衡。


  也就是說,自由市場即便不被理解為某種「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這一假定中所有人的個人主義式經濟理性,也蘊含了所有人對所有人的不信任。



  每一個市場經濟的參與者,都處於囚徒困境之中。


  我們首先被假定為知道他人行動的可選項,但無知於其最後的行動決策。並在這一基礎之下,假定對方更可能會在不考慮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做出最大化自身利益與最小化自身損失的行為,而我們則必須基於對方的這種決策來進行自己的決策。


  於是乎,我們每個人都在這樣的假設之中主動地放棄了「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而去選擇那「不管別人怎麼做,我們至少部會落入最差狀況」的方案。於是,這一所謂的經濟理性,在其個人主義式的本性之下,諷刺地總是放棄讓彼此獲得最大利益的機會,而總是選擇「還過得去」的選項。


  這樣的思維型塑了現代人。我們將「協商」、「妥協」、「追求最大公約數」視為社會互動的標準模式。將「價值的共識」與「價格的共識」用相似的模型加以理解。退一步海闊天空,但每個人都悵然若失。



  然而,如果這些個人主義的、經濟理性(或工具理性)的預設本身就不真正描繪到世界呢?事實上,多數人的多數行為根本就不符合理想中或課本上的經濟理性,無論是個人的日常消費、金融市場的大資金投入,往往充滿了無法被準確計算的情緒。


  一些人將經濟世界視為某種牛頓力學般的理論空間,但無論是微觀或巨觀的尺度,我們都發現世界充滿了無法被傳統與典型的理論所解釋的--甚至使得部分理論家相信市場走勢的核心是「隨機漫步」的--對素樸的經濟理性而言「無序」的現象。



  在多數時候(如果不是所有時候),商品的價格或公司的市值不會逐漸往「合理價格」收縮。而是,那一假想的合理價格被實踐性的研究者視為高估與低估的分界線。事物會在一個週期內持續且激昂地被高估(或低估),直到乖離率過大後回頭測試「假想的合理」,並在那裏做出決斷,如收緊的彈弓將積累的籌碼再次往其中一個方向射去。


  這一決斷同樣不能被簡單地認為是一個理性的或接近真理的答案。而是,在高估與低估的膽小鬼博弈中,其中一方在確定另一方不會改變時,迅速地棄權並倒戈了。


  真正具有影響力的經濟活動參與者在關鍵時刻以一種近乎歇斯底里的態度,一瞬間將前一刻的自己完全推翻,對世界對於一特定事物的價值之判斷,做出一個完全相反的假定。這是一種反理性的能力,但卻是這樣的能力與行為,構成了真實的經濟世界。



  在實踐的(而非理論的)世界裡,並不是當下的行為者按照理性來行動,而是事後的敘事者對落實出來的結果添加合乎理性的解釋。


  在一個人與人無法素樸地彼此信任,無法不去以一種個人主義式的利益來設想自己可能把握到的安保性的世界裡,我們將遵循市場機制、尋找納什均衡視為我們欲做出最理想策略前不可或缺的基礎。


  然而,在一個人與人能夠首先去思考怎麼做才能為所有參與者(無論其規模到什麼程度)創造最高價值的環境中。參與者並不打算出賣彼此、不認為對方會出賣自己、也完全不覺得彼此出賣有任何吸引力。


  在這樣的世界中,市場機制會朝向對所有人都有利的方向運行、生產力會抵達當前技術本應該能夠抵達的高度、互利互惠是最理性的行為、囚徒間不存在困境--


  --不,人們將不再是囚徒。






延伸閱讀:

〈Loosen Hold:「剝削」之概念分析與應對〉

〈虛假的多樣性,模糊而暈眩的自由〉

〈《記憶與救贖》讀書會(七):「元現象」與「價格行為」的交叉理解〉

〈支配財產的自由與分配正義〉

〈升息與擠兌:矽谷銀行的寓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81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的選擇依賴於所面臨的處境。在特定的情況下,任何東西都可能比其他東西更有價值,因為和我們的選擇一樣,價值也依賴於情境。
Thumbnail
我們的選擇依賴於所面臨的處境。在特定的情況下,任何東西都可能比其他東西更有價值,因為和我們的選擇一樣,價值也依賴於情境。
Thumbnail
人們都是以一種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為代價,自願換取另一種他認為價值更大的東西。從任何一方來看,交換都不是平等的,因為雙方對價值的判斷不一樣。
Thumbnail
人們都是以一種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為代價,自願換取另一種他認為價值更大的東西。從任何一方來看,交換都不是平等的,因為雙方對價值的判斷不一樣。
Thumbnail
最近又聽到一句話,有點翻轉認知。 做好選擇是一個假命題,我們不知道未來如何。 怎麼做出好的選擇,但是可以讓這個選擇變成好選擇。 好像也是這麼回事😅 人沒辦法轉到認知以外的錢。 所以選擇也是🧐 跟橋牌一樣, 拿到的牌就是哪樣。 想辦法make ,才是遊戲的精神啊🤣 怎麼感覺跟人生
Thumbnail
最近又聽到一句話,有點翻轉認知。 做好選擇是一個假命題,我們不知道未來如何。 怎麼做出好的選擇,但是可以讓這個選擇變成好選擇。 好像也是這麼回事😅 人沒辦法轉到認知以外的錢。 所以選擇也是🧐 跟橋牌一樣, 拿到的牌就是哪樣。 想辦法make ,才是遊戲的精神啊🤣 怎麼感覺跟人生
Thumbnail
我猜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理論都有所耳聞,但我發現可能因為中文和英文翻譯的區別而導致一種不同的心態解讀,在台灣對於賽局有種要讓自己佔最大的便宜,在美國則是找出規則的方式,這個區別可能會衍生許多後續問題,主要可以用時間、彈性和視角作為討論。
Thumbnail
我猜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理論都有所耳聞,但我發現可能因為中文和英文翻譯的區別而導致一種不同的心態解讀,在台灣對於賽局有種要讓自己佔最大的便宜,在美國則是找出規則的方式,這個區別可能會衍生許多後續問題,主要可以用時間、彈性和視角作為討論。
Thumbnail
  很多人對資本市場又愛又恨,莫名地排斥抗拒,其實是不想碰觸到人性的黑暗面,怕同流合污,怕無法抽離出來變了樣,到最後自己變不像樣,認不出來自己。   
Thumbnail
  很多人對資本市場又愛又恨,莫名地排斥抗拒,其實是不想碰觸到人性的黑暗面,怕同流合污,怕無法抽離出來變了樣,到最後自己變不像樣,認不出來自己。   
Thumbnail
本書以有限賽局以及無限賽局為基礎,分析因應兩種賽局思維,企業及領導者會做出的行動以及產生的後果。在無限賽局中以有限賽局的思維來行動,會在無限賽局中難以持續,並對整體商業風氣會造成往下沉淪的後果;而無限思維可以則為社會帶來令人嚮往的願景。
Thumbnail
本書以有限賽局以及無限賽局為基礎,分析因應兩種賽局思維,企業及領導者會做出的行動以及產生的後果。在無限賽局中以有限賽局的思維來行動,會在無限賽局中難以持續,並對整體商業風氣會造成往下沉淪的後果;而無限思維可以則為社會帶來令人嚮往的願景。
Thumbnail
  書裏面有個做法很不錯,那就是把自己從賽局移出之後,對賽局本身有沒有影響?也就是如果這個世界沒有自己會如何運作?這間公司沒有自己會發生什麼事?這個團體少了自己會變得如何?這是一個很殘酷的做法,因為你會發現自己能影響的幅度很小,幾乎沒有什麼人是不可以被取代的。   想買本書的博客來請點這裏。
Thumbnail
  書裏面有個做法很不錯,那就是把自己從賽局移出之後,對賽局本身有沒有影響?也就是如果這個世界沒有自己會如何運作?這間公司沒有自己會發生什麼事?這個團體少了自己會變得如何?這是一個很殘酷的做法,因為你會發現自己能影響的幅度很小,幾乎沒有什麼人是不可以被取代的。   想買本書的博客來請點這裏。
Thumbnail
人類大腦的「原廠設定值」不斷設法簡化複雜的環境建立出模式與習慣,專業分工訓練更加讓我們習於從特定角度思考問題,這都只會讓我們產生「退而求其次」的取捨決策,但通常這樣的心態做出的決策,會因而錯失很重要的發展機會而不自知。要如何改變你我傳統的思考方式,轉型成為能謀求更好解決方案的決策者?讓本書告訴你方法
Thumbnail
人類大腦的「原廠設定值」不斷設法簡化複雜的環境建立出模式與習慣,專業分工訓練更加讓我們習於從特定角度思考問題,這都只會讓我們產生「退而求其次」的取捨決策,但通常這樣的心態做出的決策,會因而錯失很重要的發展機會而不自知。要如何改變你我傳統的思考方式,轉型成為能謀求更好解決方案的決策者?讓本書告訴你方法
Thumbnail
此書。是本奇特的書!     書中一開始就提到對於兩種屬性不同的選擇時,如何做出明智的抉擇。   除非有東西可比較,否則大多數人都不曉得自己要什麼。。。   在兩種屬性中,在二選一時,我們難以從中選擇,但若透過第三個且很接近原先的任一選擇時   我們就可以做出選擇,但那往往都是個陷阱。。。   「
Thumbnail
此書。是本奇特的書!     書中一開始就提到對於兩種屬性不同的選擇時,如何做出明智的抉擇。   除非有東西可比較,否則大多數人都不曉得自己要什麼。。。   在兩種屬性中,在二選一時,我們難以從中選擇,但若透過第三個且很接近原先的任一選擇時   我們就可以做出選擇,但那往往都是個陷阱。。。   「
Thumbnail
前面提過,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很可能只是對於「我」的定義之別,而「整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矛盾,則是在許多層面存在完全相反的預設。而且這種矛盾很可能無法化解,也是不應化解的。
Thumbnail
前面提過,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很可能只是對於「我」的定義之別,而「整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矛盾,則是在許多層面存在完全相反的預設。而且這種矛盾很可能無法化解,也是不應化解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