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這顯然是在胡說八道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這顯然是在胡說八道〉2024-10-26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說法,發文者開宗明義地指出「一個教授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專家,是最糟的老師」。然而,他接下來說的話非但沒辦法佐證他的想法,他所引用的兩份研究,其中一份甚至直接與他說的結論相衝突。

 

 

  因為他貼出來的第一篇論文連結我點進去是Page Not Found,所以我只能姑且根據這個發文者的說法去轉述。他說根據這份2010 年對於美國西北大學15,662位學生的成績做出的統計,研究者發現由有高學術成就的終身職教授教授「大一新生課程」的學生在,後續的課業成績會比沒有終身職的講師教出來的成績來得更差。

 

  這位發文者認為,會有這個結果是因為「大師已經走得太遠了」,他早就忘記了自己怎麼學會、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教別人。在我看來,這個結論顯然是胡說八道。

 

  對於自己熟練的技能,我們確實有可能忘記自己當初怎麼學會的,但這並不跟自己的研究深度成反比。譬如說,你可以找任何一個隨機的成人,要他教小朋友國小數學,雖然那些題目他都算得出來,但他非常有可能不知道要怎麼教。

 

  我們知道,這並不是因為那個隨機的成人「走太遠了」,而更可能的是,他很久沒有練習那些最基本的東西,以及尤其重要的:他從來沒有好好學習過怎麼教別人。

 

 

  在該發文者引用的另外一份研究中,他提到該論文的結論是「研究能力與教學品質之間關聯極小,幾乎是獨立的兩件事」。很搞笑的,這個結論直接反駁了發文者一開始的宣稱「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

 

  而他引用這個結論之後說的是:「沒有人警告高中生,……要真的搞懂學科你只能自求多福」。可是,念大學、學習知識、做研究,本來就應該是每個人自己的事不是嗎?難道期望上了大學還要人手把手帶你唸講義、檢討小考考題?

 

 

  在引起網友的一些相反意見之後,這個發文者做了一些補充,其中一部分我認為是比較值得思考的,而且或許這個補充才是他這段說法本來應該要包含的重點:

 

  他認為對於研究型的大學而言,「新生從大一開始就被期望當一個主動的研究者」,而要成功培養出這個能力,其實很仰賴用心投入教學的教授所做的引導。

 

 

  平心而論,大學教授更加被要求要做研究、寫論文,而更少被要求精進自己的教學能力是一個事實。所以比起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授,專注於研究,教學水平一般的教授確實更受到制度的青睞。在這樣的條件下,擅長教學與引導學生的教授的確比較稀有。

 

  在這個發文者所說的自身經歷中,他提到自己在上社會系的課程時常發生的事情,部分課程,教授的課很少人出席,但是助教課卻很多人去。因為助教講的話他們才聽得懂,也比較敢問助教蠢問題。

 

  實話實說,在我自己大一時,也確實有過聽不懂教授講話,上完助教課才稍微能抓到一點點重點的情況(雖然我和發文者不是同一間學校的畢業生,但好巧不巧,那門課也是社會系開的)。

 

  我也同意,世界上當然有許多學術能力很厲害,但並不擅長教學的學者。但很明顯的,沒有任何證據可以去說這些人不擅長教學,是「因為」他們很擅長研究。反過來說,那些最會教學的老師,往往對那個該專業領域融會貫通。他們並沒有「走不遠」,只是他們比起其他人更用心在一邊畫地圖,讓其他人更知道如何得其門而入。

 

  畫地圖是一項需要額外訓練的能力,教學也是。去說人會「因為成為大師,就變得不會教學」是非常荒謬的。既不尊重研究者、也不尊重教育者。

 

 

  在我自己的經驗裡面,二三年級,有了一點人文學科的基礎之後,修習那些更加專業與聚焦的課程時,上述那種「聽不懂教授講話」的問題其實自然而然就消除了。那些研究水平很高的老師,通常能夠讓學生得到遠比新老師更多的收穫,尤其當你有按進度研讀課程指定的文本時,他們的補充和延伸,能夠幫你抓到很多你自己讀的時候沒有抓到的連結,讓你更加融會貫通。而之所以他們能夠做到這些,正是因為他們是一直在這些領域中鑽研的學術專家。

 

  之所以會覺得聽不懂教授講話,覺得「專家走太遠」,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你沒唸書而已。





延伸閱讀:

〈費曼的困惑與人文學的價值(一):無用的學問〉

〈費曼的困惑與人文學的價值(二):困難的詞彙〉

〈給新時代年輕人的演講〉

〈思考的農業轉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21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來聊聊我眼中的學校教育,也是個寫著寫著,一不小心就寫太長的文章,所以一樣分成上下兩篇: 上篇,也就是這一篇,聊聊我所觀察到的學校或者學校體系的現狀,學校和教師,似乎對於自己學生的程度非常不信任。 下篇,下周會更新,聊聊教師對於學生的評價合理嗎?學生的態度如何?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來聊聊我眼中的學校教育,也是個寫著寫著,一不小心就寫太長的文章,所以一樣分成上下兩篇: 上篇,也就是這一篇,聊聊我所觀察到的學校或者學校體系的現狀,學校和教師,似乎對於自己學生的程度非常不信任。 下篇,下周會更新,聊聊教師對於學生的評價合理嗎?學生的態度如何?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
Thumbnail
看了我的上一篇發文,老同事在影印間碰到我,好奇我怎麼挺過難熬的求學時間,便當總是不在蒸飯箱出現,而被惡意遺落在匪夷所思的地方,長期被冷坐在垃圾桶旁。
Thumbnail
看了我的上一篇發文,老同事在影印間碰到我,好奇我怎麼挺過難熬的求學時間,便當總是不在蒸飯箱出現,而被惡意遺落在匪夷所思的地方,長期被冷坐在垃圾桶旁。
Thumbnail
上週拜讀了 厭世哲學家 兩篇寫於教師節前夕的文章,老夫有感而發,回想踏入教職的這n年來的心路歷程: ■剛從某師範大學畢業踏進校園時,也曾經想像過要怎麼樣進行課程,能讓學生會覺得既有趣且又學習到東西,也曾嘗試如何把學到的教育理論實務化,用於經營班級、接住每個孩子。後來才發現什麼春風化雨真的是想太多;
Thumbnail
上週拜讀了 厭世哲學家 兩篇寫於教師節前夕的文章,老夫有感而發,回想踏入教職的這n年來的心路歷程: ■剛從某師範大學畢業踏進校園時,也曾經想像過要怎麼樣進行課程,能讓學生會覺得既有趣且又學習到東西,也曾嘗試如何把學到的教育理論實務化,用於經營班級、接住每個孩子。後來才發現什麼春風化雨真的是想太多;
Thumbnail
台灣的大學教授除了要教書之外,還要做研究、做計畫,甚至有時還要兼任行政職,但在教授被壓縮的時間中,反而犧牲學生的教學品質。許多用心教學的老師在現行制度下,更是無法得到回報。 我們應該有更細膩的分工,讓研究與教學能夠互補,也應該鬆綁教授的升等制度,讓兩者都能成為升等的依據。
Thumbnail
台灣的大學教授除了要教書之外,還要做研究、做計畫,甚至有時還要兼任行政職,但在教授被壓縮的時間中,反而犧牲學生的教學品質。許多用心教學的老師在現行制度下,更是無法得到回報。 我們應該有更細膩的分工,讓研究與教學能夠互補,也應該鬆綁教授的升等制度,讓兩者都能成為升等的依據。
Thumbnail
在追逐著高分以及高學歷的現代社會之下,學習成了人們較量的項目。學習....似乎變了質,它不再是人們為了追尋更多知識的方法,反而成了賺取金錢的捷徑。學生不再以學習為目的,老師也不再以傳授知識為目標。而他,卻如不受規則束縛般,堅持著教育最初的理念。
Thumbnail
在追逐著高分以及高學歷的現代社會之下,學習成了人們較量的項目。學習....似乎變了質,它不再是人們為了追尋更多知識的方法,反而成了賺取金錢的捷徑。學生不再以學習為目的,老師也不再以傳授知識為目標。而他,卻如不受規則束縛般,堅持著教育最初的理念。
Thumbnail
當只有教育理想的菜鳥栽進教育現場
Thumbnail
當只有教育理想的菜鳥栽進教育現場
Thumbnail
老師,你誤會了! 不是因為你很會教才會有「好學生」 但因為你很不會教才會有「壞學生」
Thumbnail
老師,你誤會了! 不是因為你很會教才會有「好學生」 但因為你很不會教才會有「壞學生」
Thumbnail
今早朋友轉發一則關於生科生的訊息:無良實驗室主持人將學生逼到洗腎,苦主前幾天突發心衰竭去世,如果人的努力不被尊正的時候,請立刻停損,人生志向重要,生命更重要,除外在名譽,我們還有重要的朋友和家人。 常聞道「一日生科,終生科科。」以前總覺過於誇張,相信「事在人為,靠一己之力人終可以走出一片天。」後來學
Thumbnail
今早朋友轉發一則關於生科生的訊息:無良實驗室主持人將學生逼到洗腎,苦主前幾天突發心衰竭去世,如果人的努力不被尊正的時候,請立刻停損,人生志向重要,生命更重要,除外在名譽,我們還有重要的朋友和家人。 常聞道「一日生科,終生科科。」以前總覺過於誇張,相信「事在人為,靠一己之力人終可以走出一片天。」後來學
Thumbnail
「理論知能」與「教學知能」必須徹底切割開來。
Thumbnail
「理論知能」與「教學知能」必須徹底切割開來。
Thumbnail
「以為有學會,其實是亂猜」—天使美學銷售​ 上完課學生聽不懂,是老師不會教?還是學生程度差?  【學習環境決定誰對?誰錯?】 1.傳統學習—學校 學校老師在講台上講課,學生在台下聽課。學生考不好,是老師不會教?還是學生不努力?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認為,學生要想辦法學好,因為未來是孩子要適應社會,不是
Thumbnail
「以為有學會,其實是亂猜」—天使美學銷售​ 上完課學生聽不懂,是老師不會教?還是學生程度差?  【學習環境決定誰對?誰錯?】 1.傳統學習—學校 學校老師在講台上講課,學生在台下聽課。學生考不好,是老師不會教?還是學生不努力?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認為,學生要想辦法學好,因為未來是孩子要適應社會,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