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這顯然是在胡說八道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這顯然是在胡說八道〉2024-10-26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說法,發文者開宗明義地指出「一個教授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專家,是最糟的老師」。然而,他接下來說的話非但沒辦法佐證他的想法,他所引用的兩份研究,其中一份甚至直接與他說的結論相衝突。

 

 

  因為他貼出來的第一篇論文連結我點進去是Page Not Found,所以我只能姑且根據這個發文者的說法去轉述。他說根據這份2010 年對於美國西北大學15,662位學生的成績做出的統計,研究者發現由有高學術成就的終身職教授教授「大一新生課程」的學生在,後續的課業成績會比沒有終身職的講師教出來的成績來得更差。

 

  這位發文者認為,會有這個結果是因為「大師已經走得太遠了」,他早就忘記了自己怎麼學會、所以也不知道怎麼教別人。在我看來,這個結論顯然是胡說八道。

 

  對於自己熟練的技能,我們確實有可能忘記自己當初怎麼學會的,但這並不跟自己的研究深度成反比。譬如說,你可以找任何一個隨機的成人,要他教小朋友國小數學,雖然那些題目他都算得出來,但他非常有可能不知道要怎麼教。

 

  我們知道,這並不是因為那個隨機的成人「走太遠了」,而更可能的是,他很久沒有練習那些最基本的東西,以及尤其重要的:他從來沒有好好學習過怎麼教別人。

 

 

  在該發文者引用的另外一份研究中,他提到該論文的結論是「研究能力與教學品質之間關聯極小,幾乎是獨立的兩件事」。很搞笑的,這個結論直接反駁了發文者一開始的宣稱「越會做研究,就越不會教書」。

 

  而他引用這個結論之後說的是:「沒有人警告高中生,……要真的搞懂學科你只能自求多福」。可是,念大學、學習知識、做研究,本來就應該是每個人自己的事不是嗎?難道期望上了大學還要人手把手帶你唸講義、檢討小考考題?

 

 

  在引起網友的一些相反意見之後,這個發文者做了一些補充,其中一部分我認為是比較值得思考的,而且或許這個補充才是他這段說法本來應該要包含的重點:

 

  他認為對於研究型的大學而言,「新生從大一開始就被期望當一個主動的研究者」,而要成功培養出這個能力,其實很仰賴用心投入教學的教授所做的引導。

 

 

  平心而論,大學教授更加被要求要做研究、寫論文,而更少被要求精進自己的教學能力是一個事實。所以比起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授,專注於研究,教學水平一般的教授確實更受到制度的青睞。在這樣的條件下,擅長教學與引導學生的教授的確比較稀有。

 

  在這個發文者所說的自身經歷中,他提到自己在上社會系的課程時常發生的事情,部分課程,教授的課很少人出席,但是助教課卻很多人去。因為助教講的話他們才聽得懂,也比較敢問助教蠢問題。

 

  實話實說,在我自己大一時,也確實有過聽不懂教授講話,上完助教課才稍微能抓到一點點重點的情況(雖然我和發文者不是同一間學校的畢業生,但好巧不巧,那門課也是社會系開的)。

 

  我也同意,世界上當然有許多學術能力很厲害,但並不擅長教學的學者。但很明顯的,沒有任何證據可以去說這些人不擅長教學,是「因為」他們很擅長研究。反過來說,那些最會教學的老師,往往對那個該專業領域融會貫通。他們並沒有「走不遠」,只是他們比起其他人更用心在一邊畫地圖,讓其他人更知道如何得其門而入。

 

  畫地圖是一項需要額外訓練的能力,教學也是。去說人會「因為成為大師,就變得不會教學」是非常荒謬的。既不尊重研究者、也不尊重教育者。

 

 

  在我自己的經驗裡面,二三年級,有了一點人文學科的基礎之後,修習那些更加專業與聚焦的課程時,上述那種「聽不懂教授講話」的問題其實自然而然就消除了。那些研究水平很高的老師,通常能夠讓學生得到遠比新老師更多的收穫,尤其當你有按進度研讀課程指定的文本時,他們的補充和延伸,能夠幫你抓到很多你自己讀的時候沒有抓到的連結,讓你更加融會貫通。而之所以他們能夠做到這些,正是因為他們是一直在這些領域中鑽研的學術專家。

 

  之所以會覺得聽不懂教授講話,覺得「專家走太遠」,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你沒唸書而已。





延伸閱讀:

〈費曼的困惑與人文學的價值(一):無用的學問〉

〈費曼的困惑與人文學的價值(二):困難的詞彙〉

〈給新時代年輕人的演講〉

〈思考的農業轉向〉

avatar-img
51會員
651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但反過來說,我們真的應該要繼續讓政府與媒體行業對此毫無作為,去推託地說「之所以新聞內容長這樣,還不是因為民眾愛看」嗎?當你以一種「鬼島不意外」的態度面對這些差勁節目時,那些無良的媒體就會說:「看吧!你就是愛看!」,將你標記為這些最沒有品味的差勁內容的受眾。
  他們的「對話」就只是輪流說話十分鐘,對方講了一段自己的事,然後會自己講一段自己的事。甚至,其中一次有個人談到自己的弟弟在一個月前過世了,對方卻連一句「很遺憾聽到這個噩耗」也沒有,而只是又輪到他,所以繼續說他自己的事。海利的結論是:如果只是為了輪流朗讀自己的臉書動態,兩人其實不必見面也可以。
  腥羶色的、容易引發兩極對立的題材、不深刻但覆蓋面卻很廣的名人私生活,成為最能有效滿足媒體KPI的方向。人們並非不知道它們只是一些虛假的捷徑,但很多時候,那些不合理的產能要求逼迫著新聞從業者為了達標不得不走這些捷徑。而當有一間媒體這麼做並取得更多流量之後,其他人如果不這麼做,便更是逆水行舟了。
  沒有一項政策會是一勞永逸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萬靈丹。但當社會中最困頓的一群人無須再為了下一餐的溫飽而過分縮衣節食、當每一個人都可以不再為了那最糟糕的處境(或擔憂)而長時間被困在「隧道」之中無法抽離時,我們才有可能讓人的有尊嚴的經濟自己運轉起來,也才有更多人可以更快開始進入自食其力的正向循環。
  身處海島,且是一個原先就已經夠地狹人稠的國家中的一份子,海平面的上升是一個需要被放在視域中的問題。而比那更快到來且已經到來的問題是,在全球無數地點破了氣溫紀錄的酷熱七月之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甚至稱世界已經從「全球暖化」時代進入到「全球沸騰」(Global boiling)時代。
  在這一刻,我們所能做的事情是與下一個時代的人保持開放的聯繫,並且比「過去的大人」更加信任「未來的大人」,給出更多並肩作戰的可能性,這會使我們能夠更好地與下個世代一同面對那些當前還未被凸顯出急迫性的未來問題。
  但反過來說,我們真的應該要繼續讓政府與媒體行業對此毫無作為,去推託地說「之所以新聞內容長這樣,還不是因為民眾愛看」嗎?當你以一種「鬼島不意外」的態度面對這些差勁節目時,那些無良的媒體就會說:「看吧!你就是愛看!」,將你標記為這些最沒有品味的差勁內容的受眾。
  他們的「對話」就只是輪流說話十分鐘,對方講了一段自己的事,然後會自己講一段自己的事。甚至,其中一次有個人談到自己的弟弟在一個月前過世了,對方卻連一句「很遺憾聽到這個噩耗」也沒有,而只是又輪到他,所以繼續說他自己的事。海利的結論是:如果只是為了輪流朗讀自己的臉書動態,兩人其實不必見面也可以。
  腥羶色的、容易引發兩極對立的題材、不深刻但覆蓋面卻很廣的名人私生活,成為最能有效滿足媒體KPI的方向。人們並非不知道它們只是一些虛假的捷徑,但很多時候,那些不合理的產能要求逼迫著新聞從業者為了達標不得不走這些捷徑。而當有一間媒體這麼做並取得更多流量之後,其他人如果不這麼做,便更是逆水行舟了。
  沒有一項政策會是一勞永逸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萬靈丹。但當社會中最困頓的一群人無須再為了下一餐的溫飽而過分縮衣節食、當每一個人都可以不再為了那最糟糕的處境(或擔憂)而長時間被困在「隧道」之中無法抽離時,我們才有可能讓人的有尊嚴的經濟自己運轉起來,也才有更多人可以更快開始進入自食其力的正向循環。
  身處海島,且是一個原先就已經夠地狹人稠的國家中的一份子,海平面的上升是一個需要被放在視域中的問題。而比那更快到來且已經到來的問題是,在全球無數地點破了氣溫紀錄的酷熱七月之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甚至稱世界已經從「全球暖化」時代進入到「全球沸騰」(Global boiling)時代。
  在這一刻,我們所能做的事情是與下一個時代的人保持開放的聯繫,並且比「過去的大人」更加信任「未來的大人」,給出更多並肩作戰的可能性,這會使我們能夠更好地與下個世代一同面對那些當前還未被凸顯出急迫性的未來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在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學院成為最純粹形式的不可能存在。
Thumbnail
專業能力、生活實踐力、教學能力都是獨立的能力,不相互等同。對於社會主流認可專業能力很高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具有高水準的生活實踐力。反之,生活實踐力高的人,也不一定會獲得社會的認可。教學能力則是另一種能力,懂得原理不等於善於教授他人。
Thumbnail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與個人品牌浪潮中,「職業講師」這個職業變得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要成為一名成功的職業講師,並沒有想像當中那麼容易,就算真的當上了職業講師,業界也有一句流傳甚久的傳言:「不是忙死,就是餓死」。是以,職業講師並非僅僅依靠專業知識和教學熱情就能夠達成的。孫治華老師的這本......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深深有感領域內的學海無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專業工作者永遠都能夠強化自身領域能力變得更優秀,在退休或死亡之前達到屬於自己的頂峰,在大部分的領域皆是如此,鑽得越深就越能體會自己的不足,這點就跟我有稍微在練習的畫畫一樣😄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在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學院成為最純粹形式的不可能存在。
Thumbnail
專業能力、生活實踐力、教學能力都是獨立的能力,不相互等同。對於社會主流認可專業能力很高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具有高水準的生活實踐力。反之,生活實踐力高的人,也不一定會獲得社會的認可。教學能力則是另一種能力,懂得原理不等於善於教授他人。
Thumbnail
在當前的知識經濟與個人品牌浪潮中,「職業講師」這個職業變得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要成為一名成功的職業講師,並沒有想像當中那麼容易,就算真的當上了職業講師,業界也有一句流傳甚久的傳言:「不是忙死,就是餓死」。是以,職業講師並非僅僅依靠專業知識和教學熱情就能夠達成的。孫治華老師的這本......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