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二):我們應該停止依賴網路,卻又無法脫離〉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二):我們應該停止依賴網路,卻又無法脫離〉2024-10-28

 

  上次我們提到,為了「數位排毒」,海利上網買了一支不能上網的老人手機,乘船前往普羅威斯頓,預計在那裡度過三個月沒有網路的生活。但在最後不得不在購物網站解決難題之前,他原以為自己能在百貨公司買到。可是他遍尋不著,在百貨公司裡唯一得到的,是店員的困惑與不解。

 

  「我不懂你要什麼,這些最便宜的手機,上網都超慢的。你要的是這種嗎?」海利向店員解釋,他要的是「完全離線」,他需要「沒有上網功能的手機」,來確保自己就算半夜崩潰地想要上網時,也完全無計可施。

 

  當店員終於理解海利要的是什麼時,卻為此感到擔心:「緊急時刻你要怎麼辦?」海利認為,這名和自己一樣接近中年的男子應該要能明白,在我們的上半生中,手機甚至還沒普及,根本不會有什麼我非上網不可的緊急時刻。店員搖搖頭,這裡沒有那種手機,或者,也代表他不覺得自己回得去。

 

 

  不過,雖然海利真的踏出了這趟三個月的無網生活,但他自己也心知肚明,這不是一個普遍與長久的手段。「我來自勞工階級家庭,……要他們把工作辭了,去海濱小屋居住以解決注意力流失的問題,不啻為惡意的羞辱。他們真的做不到。」

 

  就像後面的章節裡會提到的,科技業的人很清楚這些產品對人的生活造成的問題。他們會透過冥想、運動、更多真實與健康的社交等方式讓自己與自己研發的這些產品保持距離,也會禁止自己的孩子們沉迷社交app。但與此同時,他們持續在研究如何讓其他用戶--尤其是青少年用戶以及沒有太多其他休閒資源的群體無法自拔。

 

  而且,進一步來說,我們哪裡來那種清福無網渡假三個月?我們甚至不敢一個禮拜不檢查電子郵件、不敢三天不開工作群組。店員的那句「緊急時刻你要怎麼辦?」,問的或許其實是這個。

 

 

  這組「人明明可以應該要停止依賴網路,卻又不敢脫離」的張力,點出了一個更加核心的問題。專注力不足、沉迷手機與網路的不只是任何一個個人,而是整個當代社會。就像後面的章節會提到的,整個社會都存在著睡眠不足的問題,並且,在當前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網購電商依賴著人們熬夜購物。

 

  如果人們每天早睡兩個小時,加總起來就少了難以估計的購物時間與消費額度,而且人們如果人們變得更加清醒,就會更不容易衝動消費。同樣的,如果人們不依賴網路,這些消費就會被更高的時間與空間成本所阻礙。要不是滑鼠或手機點兩下就能購買,我們絕不會把那麼多東西裝進真實的、有重量的「購物籃」。

 

  於是,那三個月給予海利的僅僅是一段可供對比的寶貴經驗,以及「人並不非依賴於網路不可」的信心。從普羅威斯頓回來後,他還需要在接下來的探索中,向世界各地的不同專家一起研究,才能找到更多真正能面對與回應時代問題的解方。






延伸閱讀: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一):我們的行為已經被科技產品給重塑〉

〈那些被奪取的時間:前Google員工崔斯坦的反省〉

〈對「效率」的虛幻癡迷與便於分心的工具〉

〈如何讓自己成功地被賣出去?〉

〈誰的大眾運輸工具?為什麼車上座位總是不足?〉

〈關於讀實體書,我想要提倡的原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30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誰還沒當過「手機奴」? 還記得早晨第一件事不是刷牙,而是先拿起手機刷幾分鐘嗎?下班後,不知不覺中又被社群媒體牽著走,晚上躺下來卻還再偷偷滑動……這種數位依賴現象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網絡成癮並非單單只是「刷劇上癮」或「不停點讚」,而是一種深層次的心理依賴。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角度來揭秘這個數位世界的
Thumbnail
誰還沒當過「手機奴」? 還記得早晨第一件事不是刷牙,而是先拿起手機刷幾分鐘嗎?下班後,不知不覺中又被社群媒體牽著走,晚上躺下來卻還再偷偷滑動……這種數位依賴現象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網絡成癮並非單單只是「刷劇上癮」或「不停點讚」,而是一種深層次的心理依賴。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角度來揭秘這個數位世界的
Thumbnail
當《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的書名映入眼簾,我直覺就將手上的各種科技產品對號入座,從手機、平板到社群媒體,龐大的資訊洪流無時無刻都在向我們散發出誘人的費洛蒙,召喚你我放下專注,這幾乎是所有現代人都曾有過的共通經驗。但「分心」的出現其實與科技產品無涉,而是人類自古以來便有的狀態......
Thumbnail
當《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的書名映入眼簾,我直覺就將手上的各種科技產品對號入座,從手機、平板到社群媒體,龐大的資訊洪流無時無刻都在向我們散發出誘人的費洛蒙,召喚你我放下專注,這幾乎是所有現代人都曾有過的共通經驗。但「分心」的出現其實與科技產品無涉,而是人類自古以來便有的狀態......
Thumbnail
社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時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拯救手機腦》一書點出現代人沉迷手機的現象,並提出對策,幫助讀者找回專注力,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社群媒體和智慧型手機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時也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拯救手機腦》一書點出現代人沉迷手機的現象,並提出對策,幫助讀者找回專注力,改善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這組「人明明可以應該要停止依賴網路,卻又不敢脫離」的張力,點出了一個更加核心的問題。專注力不足、沉迷手機與網路的不只是任何一個個人,而是整個當代社會。就像後面的章節會提到的,整個社會都存在著睡眠不足的問題,並且,在當前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網購電商依賴著人們熬夜購物。
Thumbnail
  這組「人明明可以應該要停止依賴網路,卻又不敢脫離」的張力,點出了一個更加核心的問題。專注力不足、沉迷手機與網路的不只是任何一個個人,而是整個當代社會。就像後面的章節會提到的,整個社會都存在著睡眠不足的問題,並且,在當前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網購電商依賴著人們熬夜購物。
Thumbnail
🏵️ 不論大腦或電腦,都只是你的個人助理。 當我們的工作與生活被各種大大小小的螢幕所捕捉,當人們無意識依賴3C產品而存活,當我們每天睡前最後一件事與起床第一件事都是打開手機...我們就陷入無限迴圈,失去了與自己獨處的能力。 我發現自己本身也有資訊超載、科技成癮的現象,所以看到這本書的內容時,內心不
Thumbnail
🏵️ 不論大腦或電腦,都只是你的個人助理。 當我們的工作與生活被各種大大小小的螢幕所捕捉,當人們無意識依賴3C產品而存活,當我們每天睡前最後一件事與起床第一件事都是打開手機...我們就陷入無限迴圈,失去了與自己獨處的能力。 我發現自己本身也有資訊超載、科技成癮的現象,所以看到這本書的內容時,內心不
Thumbnail
約莫十年前,臉書在台灣開始流行,瞬間所有大學生在交朋友時都問「你的臉書帳號是?」,加上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人人都可以上網的時代,社群媒體攻佔了所有人的眼球。
Thumbnail
約莫十年前,臉書在台灣開始流行,瞬間所有大學生在交朋友時都問「你的臉書帳號是?」,加上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人人都可以上網的時代,社群媒體攻佔了所有人的眼球。
Thumbnail
有了網路,讓你重複娛樂的資訊近乎無限,讓你持續進步的知識也近乎無限,這句話每個人都能懂,但能否促成任何正面轉變,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有了網路,讓你重複娛樂的資訊近乎無限,讓你持續進步的知識也近乎無限,這句話每個人都能懂,但能否促成任何正面轉變,則完全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刪掉手機上浪費時間的APPs,容易嗎? Social Dilemma這一部Netflix自拍的紀錄片,看完很驚悚,心有餘悸。所以把一些重點摘要下來,作為提醒。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一句話早已經失去初衷。科技被商業模式餵養成巨獸反嗜人類的健康生活。
Thumbnail
刪掉手機上浪費時間的APPs,容易嗎? Social Dilemma這一部Netflix自拍的紀錄片,看完很驚悚,心有餘悸。所以把一些重點摘要下來,作為提醒。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一句話早已經失去初衷。科技被商業模式餵養成巨獸反嗜人類的健康生活。
Thumbnail
很多人探討過這部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的內容了,今天我想先著重討論兩個重點: 1.限時動態往往不是現實動態,但我們往往在限時動態把自己包裝得光鮮亮麗的。 2.我們每個人都有社群媒體成癮症,即便你本來沒有,最後你也會陷進去,因為他的傳染力太強了。
Thumbnail
很多人探討過這部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的內容了,今天我想先著重討論兩個重點: 1.限時動態往往不是現實動態,但我們往往在限時動態把自己包裝得光鮮亮麗的。 2.我們每個人都有社群媒體成癮症,即便你本來沒有,最後你也會陷進去,因為他的傳染力太強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