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教養』時間貧窮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很認同這個章節的描述,簡單來說就是從父母自己的經驗出發,判斷影響職涯發展的主要因子,然後希望或要求下一代能先培養相關的能力。


切入的角度不同,也會形成父母培養方式的差異;以個案來看,我認識的朋友中,職業為教授、律師或醫師等,都會希望小孩先有「文化資本」再論其它,但如果工作內容偏業務性質或是以軟性能力為主的職業,就不會這麼強調專業能力的養成。


「社會資本」的累積並不像「文化資本」的路徑這麼明確,甚至很多專業人士也是透過自己的專業能力來發展社會資本的,所以他們當然會覺得「文化資本」是一切的根本、也是捷徑。


對靠業務能力或自行創業的父母來說,專業能力只是敲門磚,能否在這個社會上站穩腳步,專業只是其中一個條件,更多的或許是在利害關係人中自己扮演的獨特角色。


我自己也是偏向先養成專業能力,累積「文化資本」,然後再藉此拓展自己的「社會資本」,最後才是「經濟資本」;不過這僅為個人見解,每個人成長的過程跟機遇不同,也會造成最終看法的差異。


「協作勞動」則是當前台灣社會的主流教育思想,但這也考驗著雙薪家庭父母的時間管理能力;說來也有趣,這些父母當學生的時候可能都還比較輕鬆,誰知道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反而要開發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要比以前更自律才行。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

  • 中產階級其實是一個具有高度異質性的群體,基於階級與職場經驗的差異,衍生對特定教養目標或益品的重視。
  • 舉例來說,當父母職涯發展與學歷或證照有直接相關者,如公教人員、法律醫學等領域的專業人員,較重視下一代成就學歷等制度性的「文化資本」;從事商業的父母,更強調溝通等軟性能力,或是培養人脈等「社會資本」。
  • 當父母的工作與全球化經貿緊密扣連時,他們更傾向用國際競爭的尺度來衡量下一代的機會與風險;職業與文化創業相關的父母,相對容易視僵化的體制教育本身為風險來源。
  • 讓孩子就讀公立學校的中產階級家長,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來安排孩子的課後活動,透過自行規劃、組裝資源,來實現他們對「全人學習」的嚮往。
  • 父母企圖透過才藝學習,幫助孩子「摸索」找到自己的潛能與興趣,想像未來更多元的職涯發展。
  • 對於課業不那麼理想的孩子,父母也希望透過才藝的學習,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或是在多元入學的管道中透過術科表現找到一條生路。
  • 父母的「協作勞動」需要花費大量的心力,雙薪的中產階級家庭雖然得以享有較充裕的經濟資源,卻不得不成為時間的窮人。
  • 在高工時的職場與多面向的教養協作之間,緊湊的時間節奏是當代中產階級家庭生活的普遍節奏;但如果只是訓練孩子學習的效率與自律,我們可能壓縮了他們自主思考與自由創意的空間,造成「時間貧窮」的代間生產。
閱讀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獲得別人經驗,培養閱讀能力,一生受益。但要記住,別只讓自己的大腦永遠處於「輸入狀態」,要適當地「輸出」自己的想法。透過閱讀輸入,再利用寫作輸出,就像「費曼學習法」說的一樣,教授到別人能夠了解,自己才算是領悟了這門學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