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章節所描述的現象,生長在黑手頭家的我還挺有感的,或許我也能透過文字與作者進行對話。
如作者所言,在 1990 年代以前,臺灣的產業結構還處於勞力密集的階段,再加上人力成本不高、勞工意識不彰,這些都是蘊育中小企業的土壤,也提供許多沒受過高等教育的黑手勞工「創業」的機會。
在那個年代,只要肯做、勤奮、不賭不毒不被騙,生財不難但守財不易,不管是開鐵工廠、小吃攤、麵包店或水果行,舉凡自己做生意的都有賺到錢的機會,這就是文中提到以「創業」來追求階級流動的途徑。
然而,90 年代後,臺灣的人力成本高漲,導致勞力密集的產業大量外移至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這是經濟學中所提到的「比較利益」所形成的現象,同樣也是產業升級的契機。
在那之後的 20 幾年,臺灣的產業結構就一路轉型到資本密集跟以創新技術為主的高附加價值產業,如近期最火熱的半導體產業。
不管是資本密集或是知識/技術密集的產業,都已不再有黑手頭家生存的空間,反倒是隨之而來的高人力成本以及勞工意識抬頭,更是讓中小企業難以生存。
在這種大環境的轉變下,如果沒看清楚風向,就一股腦地栽進「創業」的世界裡,盼望跟以前一樣透過當頭家來追求階級流動,無疑是緣木求魚;創業失敗就算了,可能還會留下一堆負債以及浪費寶貴的時間,如同作者所舉的例子,我認為放在現今的環境都非個案、而是通例。
勞工階級的父母,不管是不是頭家,都會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不斷提醒家庭資源有限,希望小孩能夠早日面對社會現實的一面,但父母也只會提及這個狀況,卻無法進一步跟小孩說該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這可能也只會加劇小孩心中的不安全感而已。
如果真的自己創業當黑手頭家,又會因為時間的限制,沒辦法陪伴小孩的成長,雖說有機會累積一定的「經濟資本」,但卻可能失去更多無形的連結,例如親子關係以及小孩的「文化資本」。
這也呼應了作者所述,勞工階級的父親通常都認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是賺錢養家,養的重要性大於教,教育小孩的主要責任者不是自己。
創業成功才有機會累積「經濟資本」,要是失敗就可能會失去一切,包含家庭關係;這其實跟賭博也沒兩樣,使得靠創業翻身變成機率問題。
在這個時代,我個人認為透過累積「文化資本」的方式,不管是就業或創業,都比黑手創業更有優勢,也更能符合當前中產階級主流的教養模式。
這並非個人努力或勤奮的問題,有沒有適合發展的環境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多數人賺到了時機財、但不自知,還以為是自己比別人勤奮或聰明才能賺到這些錢,這個思維上的偏誤反而有可能讓下一代踩雷。
本章節重點摘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