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先上好文的重點整理

你真的了解动画中的重量感吗?

  • 重量感的本質
    • 動畫中的重量感是一種"幻覺",通過物體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來呈現
    • 重量感無處不在,與力的表現密切相關
  • 重要技巧要素
    • 走路動畫是學習重量感的基礎,體現了角色的重心轉移
    • 動作的力量來源分為外部力和內部力(如情感驅動)
    • Pose 之間的變化是產生重量感的關鍵
    • 時間節奏的合理分配能強化重量感
  • 實踐建議
    • 建議通過練習不同體型角色的走路、跳躍等動作來提升對重量感的掌握
    • 動畫師需要理解自身在重量感表現上的不足並進行針對性訓練
    • 沒有重量感的動畫就失去可信度,也就失去了動畫的魔力

讓巨大化角色充滿真實感的五大法則

這篇文章有一半是在講遊戲互動,範例的重量感是來自自身而非重物

有另一篇在知乎上的文章整理得更詳細,還有附影片,【CEDEC2021】为了创作充满实感的角色—创造了巨像与大鹫的五个巨型角色的动画法则


  1. 質量
    質量大的物體,運動軌跡會比較平滑;質量小的物體,運動軌跡會比較曲折
  2. 重力與重量
    重力加速度跟物體的質量無關,是一個固定值,所以把一顆球以不同的角度及力道投出時,在拋物線頂端區的弧度都會是相同的,依據重量的不同,物體的反彈力以及影響其他物體的能力也有所差異
  3. 肌肉
    身體沒有用力的部位,看起來會比較柔軟放鬆,身體有在施力的部位則會看起來較為僵硬
  4. 動畫解析度
    動畫中情報量的多寡
  5. 實裝設計
    把製作出來的巨大生物角色實際放到遊戲內時會遇到的問題


就像繪圖中的透視感和體積感不是真實存在而是利用暗示的方式去表現,動畫中的重量感也是靠動畫師去模擬出來的,如果還要考慮到質量大小或物理特性,建議最好找參考資料,先去抓重量感的感覺,下面是自己歸納的重點


  • 姿態很重要
    拿重物的姿態和拿輕物一定不同,角色或重物造型也會影響姿態效果
  • 時間和節奏
    慢發力與快洩力的對比關係(+緩衝)
    • 慢發力:上一個動作的穩定過程+預備過程+發力過程
    • 快洩力:重力造成的加速度
  • 軌跡
    主次關係:誰是主導作用,重物是主,人物是次/輕物是次,人物是主
    會有兩條運動結構線,人的運動軌跡和重物的運動軌跡,兩條軌跡不應該同時同幅度
  • 避免用慢動作的觀念去表現重力
    跑步放慢並不會變成走路,將原本動作變慢也不會產生重量感


重量感跟力量一樣是不可見,而且難以描述,當一個動作缺少重量感時,很難去解釋怎麼做才是正確,只能靠多看多觀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道也沒用的動畫隨筆
17會員
68內容數
動畫師一名,技術不算炸裂,至少還能把角色動起來。這裡是我對動畫、工作、生活的低頻碎唸集合站。你會看到工作心得、技術筆記、動漫相關的廢話,總之就是寫給空氣看的,歡迎路過,但不必停留
2024/12/22
在動畫創作過程中,尋找參考資料至關重要,能讓作品更具說服力。尋找參考資源的方法,分析各類參考影片,包括現實、動畫及遊戲等的特點和應用,並使用有效的工具來管理和篩選資料庫,善用參考資料能夠提升動畫的專業性和吸引力
Thumbnail
2024/12/22
在動畫創作過程中,尋找參考資料至關重要,能讓作品更具說服力。尋找參考資源的方法,分析各類參考影片,包括現實、動畫及遊戲等的特點和應用,並使用有效的工具來管理和篩選資料庫,善用參考資料能夠提升動畫的專業性和吸引力
Thumbnail
2024/12/14
這篇文章真的不有趣,慣性和緩衝很容易混淆:慣性是物體在無外力作用下保持運動狀態的特性,而緩衝則為了保持穩定而有意控制的運動。利用動畫中的例子,說明這兩者在實際應用中的區別
Thumbnail
2024/12/14
這篇文章真的不有趣,慣性和緩衝很容易混淆:慣性是物體在無外力作用下保持運動狀態的特性,而緩衝則為了保持穩定而有意控制的運動。利用動畫中的例子,說明這兩者在實際應用中的區別
Thumbnail
2024/12/07
弧線運動一直是動作的基礎,它就像繪圖中的透視一樣是個準則,但要遵循的同時,是要活用還是被受限?
Thumbnail
2024/12/07
弧線運動一直是動作的基礎,它就像繪圖中的透視一樣是個準則,但要遵循的同時,是要活用還是被受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寫作的歷程,從短篇開始累積到長篇,還要篇篇有意義,很花時間喔。要比較的話,大概就是你寫論文的感覺,怎樣組織出有意義,可以自圓其說的論文,讓無數研究生生不如死。但要長篇變短篇,要花更久的時間,並不是駕馭文字的能力,是閱讀量不足。我們可以簡稱:「沒有抓到重點。」
Thumbnail
寫作的歷程,從短篇開始累積到長篇,還要篇篇有意義,很花時間喔。要比較的話,大概就是你寫論文的感覺,怎樣組織出有意義,可以自圓其說的論文,讓無數研究生生不如死。但要長篇變短篇,要花更久的時間,並不是駕馭文字的能力,是閱讀量不足。我們可以簡稱:「沒有抓到重點。」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想必很多剛接觸日文的人都會很想知道一個問題:「要用什麼教材來學習?」 市面上有非常多各式各樣的教科書,從基礎到為各個等級設計的教科書、模擬考題都有。有的可以用來自學,有的只適合上課用。
Thumbnail
想必很多剛接觸日文的人都會很想知道一個問題:「要用什麼教材來學習?」 市面上有非常多各式各樣的教科書,從基礎到為各個等級設計的教科書、模擬考題都有。有的可以用來自學,有的只適合上課用。
Thumbnail
數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詞語,我個人的解讀是對數字的敏感度。計算能力對於數學上得高分是最重要且容易被忽視的;珠心算對於算好數學有幫助,練習計算能力不難,從基本的四則運算開始,慢慢進階到分數、括號或較複雜的題型。記憶力和判斷力在數學學習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數感是一個非常籠統的詞語,我個人的解讀是對數字的敏感度。計算能力對於數學上得高分是最重要且容易被忽視的;珠心算對於算好數學有幫助,練習計算能力不難,從基本的四則運算開始,慢慢進階到分數、括號或較複雜的題型。記憶力和判斷力在數學學習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Thumbnail
在前一篇我們提到了教學設計中化繁為簡的重要性與好處, 這篇文章與你進一步分享三個化繁為簡的實用小技巧: 1.比喻 2.分類整理 3.視覺化
Thumbnail
在前一篇我們提到了教學設計中化繁為簡的重要性與好處, 這篇文章與你進一步分享三個化繁為簡的實用小技巧: 1.比喻 2.分類整理 3.視覺化
Thumbnail
短評《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以及閱讀時的感受
Thumbnail
短評《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以及閱讀時的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