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大師與文學巨匠】

更新於 2024/11/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好,我是 Dr. Chi-Hua Wang,今天想與各位碩士與博士生分享一位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的重要貢獻與啟發。希望這些內容能激發你們在學術研究與個人生命探索上的靈感。

raw-image


▌1.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核心貢獻


歐文·亞隆將人類內心的深層衝突總結為「四大終極命題」:

1. 死亡(Death):我們無法避免死亡,如何以有限的生命創造意義?

2. 自由(Freedom):自由帶來選擇,但也讓我們承擔決策的孤獨與責任。

3. 孤獨(Isolation):生命中必然有孤獨的時刻,我們該如何面對它?

4. 無意義(Meaninglessness):生命的意義由自己賦予,而非外界定義。


這些命題與我們的學術研究一樣,需要深入思考與探索,甚至能成為研究議題的啟發來源。


▌2. 團體治療的「亞隆模式」


作為團體治療的奠基者之一,亞隆提出了促進個人成長的三大重點:

- 人際互動:就像我們的研究討論,坦率的交流常帶來新的洞見。

- 回饋機制:來自他人的建設性回饋,有助於提升我們的表現。

- 支持與挑戰並存:一個好的學術團隊,既能支持彼此,也能挑戰各自的思維盲點。


對碩博生來說,學術的「小團體」也可以像亞隆團體一樣,成為激發創意與學術突破的環境。


▌3. 心理學與文學的跨界融合


亞隆的文學作品讓心理學變得更易懂也更有趣,尤其以下兩本書:

- 《當尼采哭泣》(When Nietzsche Wept):透過故事形式展現哲學與心理學的衝突與和解。

- 《叔本華的治療》(The Schopenhauer Cure):以小說形式探討哲學與心理治療的交會。


這些作品提醒我們,研究成果並不一定要局限於學術期刊,跨界的表達方式也能帶來不一樣的影響力。


▌4. 面對生死的實踐與書寫


在晚年的《生命的禮物》(A Matter of Death and Life)中,亞隆與妻子記錄了他們對生死的思考:

- 如何面對死亡的無常?

- 如何在愛中找到生命的意義?


對碩博生而言,這本書不僅是關於生命議題的深刻反思,也是一份提醒:在追求學術目標的同時,我們更應關注自身內心的需求。


▌5. 哲學對心理治療與學術研究的啟發


亞隆受哲學家尼采與叔本華影響,倡導:

- 熱愛自己的命運(Amor Fati):接受學術生涯中的挑戰與挫折,從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 實現生命的價值:學術研究並非為了追求外界的認可,而是為了回應內心對知識的渴望與探索的熱情。


總結

歐文·亞隆的理念,無論在心理學、哲學還是學術研究上,都具有深刻啟發性。他不僅告訴我們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更提醒我們回歸內心,面對生命中真正的核心問題。希望這些分享能對正在攻讀碩博士學位的你有所啟發!

avatar-img
52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看到有人分享一個AI工具,可以快速將演講影片轉成文章或摘要,像是把10多分鐘的TED影片濃縮到不到一分鐘。這聽起來的確高效,但這樣的「快速消化」,真的能幫助我們吸收與內化新知識嗎? ▌快與慢之間的思考 快速瀏覽知識固然能讓我們掌握核心要點,但如果想深入吸收,讓知識真正轉化成自己的能力
成功的內容創作,往往從強大的「開場鉤子」開始。以下是 11 種經過實證的開場技巧,能有效吸引觀眾注意,提升點擊率與觀看率: ▌1. 發人深省的問題(The Intriguing Question) 以一個能引發思考的問題開場,讓觀眾無法不繼續往下看。 範例:「你知道為什麼早晨習慣能改變人生
身為一名 UCLA 的博士後研究員,我深刻體會到,碩博士生在研究過程中常面臨的挑戰與掙扎。有時,我們會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推進研究,也擔心自己的努力是否會轉化成成果。因此,我希望透過這封信,將自己一路走來的心得與建議分享給大家,幫助你們更順利地完成學術目標。 ▌第一步:學會獨立,建立自己的研究
在學術道路上,許多碩博士生都希望找到成功的祕訣,完成論文、發表文章,甚至在領域內脫穎而出。但事實是——沒有秘密。 真正的成功,來自以下三點: ▋Consistency over intensity:穩定勝過爆發 寫論文時,與其熬夜三天趕進度,不如每天穩定寫 300 字;與其一次讀完 1
以下九條準則,結合 Dale Carnegie 的提升建議,幫助碩博士學生在日常論文閱讀中更高效、更有目標感,並逐步提升學術能力: 1. Money is a tool, not the goal. Freedom is the goal. • 目標:讀論文的核心目的不是「完成任務」,而
碩博士與指導教授的關係,是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人際互動之一。良好的師生互動不僅能提升研究效率,還能幫助學生在學術生涯中取得長足進步。以下將 Dale Carnegie 的19條黃金法則,具體應用到碩博士與指導教授的互動中: ▋建立信任與和諧的關係 1. 微笑 • 無論面對指導、開
最近看到有人分享一個AI工具,可以快速將演講影片轉成文章或摘要,像是把10多分鐘的TED影片濃縮到不到一分鐘。這聽起來的確高效,但這樣的「快速消化」,真的能幫助我們吸收與內化新知識嗎? ▌快與慢之間的思考 快速瀏覽知識固然能讓我們掌握核心要點,但如果想深入吸收,讓知識真正轉化成自己的能力
成功的內容創作,往往從強大的「開場鉤子」開始。以下是 11 種經過實證的開場技巧,能有效吸引觀眾注意,提升點擊率與觀看率: ▌1. 發人深省的問題(The Intriguing Question) 以一個能引發思考的問題開場,讓觀眾無法不繼續往下看。 範例:「你知道為什麼早晨習慣能改變人生
身為一名 UCLA 的博士後研究員,我深刻體會到,碩博士生在研究過程中常面臨的挑戰與掙扎。有時,我們會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推進研究,也擔心自己的努力是否會轉化成成果。因此,我希望透過這封信,將自己一路走來的心得與建議分享給大家,幫助你們更順利地完成學術目標。 ▌第一步:學會獨立,建立自己的研究
在學術道路上,許多碩博士生都希望找到成功的祕訣,完成論文、發表文章,甚至在領域內脫穎而出。但事實是——沒有秘密。 真正的成功,來自以下三點: ▋Consistency over intensity:穩定勝過爆發 寫論文時,與其熬夜三天趕進度,不如每天穩定寫 300 字;與其一次讀完 1
以下九條準則,結合 Dale Carnegie 的提升建議,幫助碩博士學生在日常論文閱讀中更高效、更有目標感,並逐步提升學術能力: 1. Money is a tool, not the goal. Freedom is the goal. • 目標:讀論文的核心目的不是「完成任務」,而
碩博士與指導教授的關係,是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人際互動之一。良好的師生互動不僅能提升研究效率,還能幫助學生在學術生涯中取得長足進步。以下將 Dale Carnegie 的19條黃金法則,具體應用到碩博士與指導教授的互動中: ▋建立信任與和諧的關係 1. 微笑 • 無論面對指導、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歐麗娟:「賦比興也可說是文人內在開拓視野和知識的一種方式。」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每當書籍作品披掛在經典的哲學概念之上,不自覺地都會讓人對其內容與論述產生抽象難解的意象。《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卻是出乎意料的順暢,姑且不去深酌文字背後的意義,收錄的五篇短篇故事本身已具有豐富的文學性,流暢的文句搭配層層推演的情節,不斷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人想趕緊跳進結局一虧故事的究竟。
Thumbnail
如同Althusser(阿圖瑟)論述所言,透由了攝影幅面的觀賞儀式,成功召喚我進入了「Cultural hegemony(文化霸權)」的Ideology(意識型態)之中。
Thumbnail
面對後現代以科學為名,以術語推論「論述絕對至上」,主張人文主義皆為意識形態,法國美學思想家迪迪–裕柏曼重回西方文學源頭-荷馬史詩,所描繪的「痛苦與慾望的迷霧」,試以生命激情的內涵,超越人類語言的形式,平反人文主義於文學與影像上,數千年的激情試煉。
Thumbnail
對於人類狀態(human condition)以及身為主體的意義為何的關注,貫穿溫尼考特的所有作品。從非常早期開始,他的所有提問就全是關於生命的意義,以及這意義當中的什麼讓生命值得去活。他在作品中逐漸把精神分析牢牢放進人類天性(human nature)的框架裡。
Thumbnail
溫尼考特的理論是源自於他的臨床經驗,而且不只是分析工作,也包括做為小兒科醫師的門診工作。也許因為如此,相對其他的精神分析大師,他的理論有其平易近人的一面(但這不代表深入理解他的理論是容易的)。當然,這也和他對一般民眾心理教育的重視有關:他在戰後透過收音機,持續向年輕的媽媽們傳播有關親職的一切。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歐麗娟:「賦比興也可說是文人內在開拓視野和知識的一種方式。」
Thumbnail
◪《愛的藝術》姐妹篇/佛洛姆從社會、宗教、文化直視人性的辨證 因為被列入名人推薦行列中,得做點什麼,以下是我的推薦內容~ 其實這是 1964 年出版的,時間上來說不能稱為新書,算是重版出來。雖然距今已經八十多年,但我覺得他的觀點放現代脈絡也是毫無違和感。 在今年三月起時我辦了六次《愛的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每當書籍作品披掛在經典的哲學概念之上,不自覺地都會讓人對其內容與論述產生抽象難解的意象。《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卻是出乎意料的順暢,姑且不去深酌文字背後的意義,收錄的五篇短篇故事本身已具有豐富的文學性,流暢的文句搭配層層推演的情節,不斷勾起讀者的好奇心,讓人想趕緊跳進結局一虧故事的究竟。
Thumbnail
如同Althusser(阿圖瑟)論述所言,透由了攝影幅面的觀賞儀式,成功召喚我進入了「Cultural hegemony(文化霸權)」的Ideology(意識型態)之中。
Thumbnail
面對後現代以科學為名,以術語推論「論述絕對至上」,主張人文主義皆為意識形態,法國美學思想家迪迪–裕柏曼重回西方文學源頭-荷馬史詩,所描繪的「痛苦與慾望的迷霧」,試以生命激情的內涵,超越人類語言的形式,平反人文主義於文學與影像上,數千年的激情試煉。
Thumbnail
對於人類狀態(human condition)以及身為主體的意義為何的關注,貫穿溫尼考特的所有作品。從非常早期開始,他的所有提問就全是關於生命的意義,以及這意義當中的什麼讓生命值得去活。他在作品中逐漸把精神分析牢牢放進人類天性(human nature)的框架裡。
Thumbnail
溫尼考特的理論是源自於他的臨床經驗,而且不只是分析工作,也包括做為小兒科醫師的門診工作。也許因為如此,相對其他的精神分析大師,他的理論有其平易近人的一面(但這不代表深入理解他的理論是容易的)。當然,這也和他對一般民眾心理教育的重視有關:他在戰後透過收音機,持續向年輕的媽媽們傳播有關親職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