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4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4)出席 EdYouth 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技職教育要更好,升學名額需配套」記者會,與台北市高職學生家長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等,共同向教育部提出三大訴求:第一,通盤檢討高職生統測升普大、高中生學測升科大名額;第二,科大不應配合普高生調整教學內容;第三,停止將高職學生數低於普高現象歸因少子化,正面面對技高發展困境。
郭昱晴說道,自己本身就是高職生升普通大學,若沒有在高職文德女中三年、以實踐大學服裝系課程的紮實訓練,後來也不會成功成為台灣第一本袖珍藝術系列工具書的作者。但高職生的困境從過去到現在依然存在,當初高職三年念的國、英、數科目與普通高中的課程進度有極大的落差,若想升普通大學,依然要擠大學窄門,得經歷重考後來考上淡江大學。
郭昱晴表示,現在的科大入學名額,即便教育部表示「普通高中的名額增加,不會影響技職高中的名額」,事實上隨著普通高中的比例提高,技職高中出身的錄取優勢與資源分配,皆有可能受到壓縮、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這對技職教育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項新的挑戰。
郭昱晴說明,高職學生主要升學管道包括最常見的「四技二專統測」、以資料審查與面試或筆試的「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技能競賽獲獎者直接保送的「技優保送」、重視校內表現的「繁星推薦」、快速就業的「二年制專科入學」,以及用學測和分科測驗成績為基礎的「學術型大學申請」。普通高中學生則有學測成績與學習歷程資料審查的「大學申請入學」、依據學測成績和校內排名的「繁星推薦」、分科測驗的「考試分發入學」、有特定專長的「特殊選才」、有專業表現或比賽成績的「體育或藝才保送」。兩者表面上看來機會均衡,但實際上,高職學生透過學測和分科測驗取得的名額,遠遠少於普通高中生申請科大的名額,這點即是進一步加劇了資源的不平等。
郭昱晴進一步表示,當更多的普通高中學生進入科大,因為其技術專業基礎不足,學校在課程設計上就可能需要因應調整課程,降低部分課程的深度或實務性。如此對「已具備技術基礎」的高職生而言,便不利於更專業的進階學習,技職教育的專業性因此弱化,原本注重實務和技術能力的核心價值,也就此被削弱,進而影響學生未來的競爭力和發展性。此外,高職生和普高生的背景差異、學習環境落差,也容易導致班級學習氣氛的不平衡,例如實務課程的進度可能無法同時滿足兩類學生的需求,進一步影響整體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