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工作上的全新挑戰時,該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是否曾在工作中接過完全陌生的任務?

或許是第一次主持跨部門會議,或是臨時被要求設計一個新的解決方案。

當時的你,是否感到迷茫、不安,甚至想著:我該從何開始?

不論工作了多久,我們在職場中其實都有機會遇到全新的任務或事情。在這種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情況下,不免會感到模糊與不安,有時,甚至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初步分享我們可以如何應對這種情境。


首先是目標

釐清目標會是我們的第一步,也會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們需要一直記得:「什麼是我們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什麼是這個任務/事情希望達成的目標或價值?」

正因為我們並不熟悉、沒有經驗,可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挑戰與模糊的情況,因此目標本身是協助我們聚焦,去了解做好這件事情究竟會是什麼模樣。反過來說,目標也會幫助我們知道「什麼不是重點」。

舉例來說:在招募的過程中,我第一次被要求 pitch 潛在人選,當時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面對 LinkedIn 的冷冰冰列表,我其實不曉得要怎麼開始,甚至連要說什麼都在猶豫。

但我心中只記得一件事:「我要讓對方對於我們所提供的職務,覺得是個值得關注的機會,並且願意進一步參與招募流程」。

因此,我提供對方的資訊完整與否、講得夠不夠精準、對方喜不喜歡我,這些都不是我最終要達到的。


再來,初步的判斷根據

在我們清楚目標是什麼之後,下一步則是制訂行動計劃。但其實有不少人會卡住,因為不知道要從何開始。

這時,我們可以根據以下的判斷來找到突破口:

  • 時間限制:這個目標最晚什麼時候需要達成?
  • 資源:我能夠分配多少時間在這個任務上?公司/團隊內有哪些我可以請益、尋求協助的對象/過往資料與數據?有多少預算可以運用?有無公司外的資源/學習管道可以運用?
  • 協作要求:有哪些人會需要參與在達成此目標的過程中?他們的角色分別是什麼(e.g. 決策、請益、協作、支援執行等)?多久需要匯報一次進度與階段性成果?
  • 邊際條件:對於規劃、執行的方法有沒有特定的期待(e.g. 需要跟競業做出區隔、規劃過程只能有相關人員參與,對其餘人員保密等)?是否有一定要遵守的規範與限制?

釐清上述後,我們會更清楚知道,自己將會處在什麼樣的節奏速度,有無資源/支持,以及可能的權力關係。由此,也能夠進一步判斷,什麼是優先事項,以及這些事項的規模大概是如何。


別忘了,持續對焦與校準

即便釐清了前述事項,但過程中其實很常會遇到變動,特別是決策者(像是老闆、主管)對於目標設定、前述事項的期望改變。

因此,根據時限、節奏來定期和決策者對焦期望目標、授權範圍,並且根據定期的進度報告取得回饋,再來做進一步調整。這讓我們在推進的過程中,能持續地確保方向是對的。

舉例來說:我曾針對組織的勞動法令遵循程度,進行全面的盤點與檢視,原本是希望知道我們有哪些落差,並作出改善的落實。

然而在推進與對焦的過程中,主管發現資訊量過大,需要的先備知識非常多,希望我也把整個盤點的機制與方法彙整成可以長期使用的資料和根據,因此我的目標加上了法令遵循的盤點邏輯。


總結

即便是在職場中擁有一定經歷的人,在面對全新任務時,也難免會感到壓力與不安。

這種情況下,其實很挑戰個人如何建立與調適心態。

因為是第一次遇到,所以不太可能做到完美,會需要設定自認為及格的標準。這個跟任務本身的目標不一樣,比較是屬於對於自我的期待設定(更白話來說:對於自己在過程中如何展現、成長覺得可接受,甚至是好棒棒)。

做錯、害怕失敗、不被協作對象信任、自我懷疑等等,都是我們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

先不論具體情境是什麼,讓我們拉高視野來看,面對未知其實不是為了突顯我們的弱點,而是成長的機會,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先前不曾有過的經驗,以及更深層的累積(可能知道原來自己可以做到什麼,或是原來自己其實沒那麼偏好某些事務等等)。

最後也祝福每一位遇到全新任務的人們,都能夠抓到要領,逐步推進,除了達標,也有意外的收穫。

在此,與你擁抱。

如果你正在為職涯中的未知感到困惑,別擔心,我們能夠一起面對與前進,歡迎透過這個諮詢表單:https://forms.gle/8BqkFhQdDrc1MtB18,來開啟對話,共同探索你的下一步,支持你在面對挑戰時,能更加從容與自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瑪的職涯筆記
24會員
118內容數
願你在人生的聚散離合中,都能帶著相信與禮物。
艾瑪的職涯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30
有時候,比起答案,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好問題。 能讓我們停下來,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從《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整理並調整出 15 個提問。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25
「一邊思考著想離職的原因,一邊說服著自己再等等、再忍忍,心裡也在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一邊瀏覽職缺,一邊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投遞?」 「一邊找工作,一邊懷疑真的會有公司要錄取自己嗎?」 我近期遇到不少個案有類似的困擾,會冒出非常多的問號,然後帶著它們來諮詢。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2025/04/15
「我想要找到未來不會被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我從不少個案口中聽過。他們的年齡、背景不同,但語氣背後的那種緊繃與焦慮,卻意外地相似。 在這些諮詢的對話中,聽起來似乎是在談職涯,但我所感受到的是強烈的生存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關於工作中的焦慮,這是許多人在職涯中常遇到的挑戰。 不論是在期望高、節奏快,又或是壓力大的情況下,我們都可能被那份焦慮感纏上,因此感到苦惱與不適,甚至思考去留與否。 希望透過以下分享,來聊聊我們可以如何面對工作中的焦慮,協助每一位有相關困擾的人們,能夠更加順利地應對與調適。
Thumbnail
關於工作中的焦慮,這是許多人在職涯中常遇到的挑戰。 不論是在期望高、節奏快,又或是壓力大的情況下,我們都可能被那份焦慮感纏上,因此感到苦惱與不適,甚至思考去留與否。 希望透過以下分享,來聊聊我們可以如何面對工作中的焦慮,協助每一位有相關困擾的人們,能夠更加順利地應對與調適。
Thumbnail
  再一次的新人狀態,外加目前是個沒帶人的小主管職,搭配非常忙的直屬主管,預計中間還有一位回任理級預計本周報到,還是有一些適應中的狀態,也藉此紀錄一下新人常見的迷惘:不知道與做錯。以及自己如何調適的參考。   #不會就問   在大家都很忙的狀況之下,多數公司應該很難有一個人可以在初期一到兩
Thumbnail
  再一次的新人狀態,外加目前是個沒帶人的小主管職,搭配非常忙的直屬主管,預計中間還有一位回任理級預計本周報到,還是有一些適應中的狀態,也藉此紀錄一下新人常見的迷惘:不知道與做錯。以及自己如何調適的參考。   #不會就問   在大家都很忙的狀況之下,多數公司應該很難有一個人可以在初期一到兩
Thumbnail
剛進入新公司,總是會有些忐忑與不安。你會遇到一群不熟悉的同事、一個全新的辦公室環境,甚至會擔心第一天就表現不佳而離職?別擔心,這篇文章將帶你輕鬆掌握新工作前三天的應對技巧,確保你不會因為適應不良而「落跑」。這裡分享一些親身經歷的小技巧,幫助你迅速適應辦公室工作環境,讓你在新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
Thumbnail
剛進入新公司,總是會有些忐忑與不安。你會遇到一群不熟悉的同事、一個全新的辦公室環境,甚至會擔心第一天就表現不佳而離職?別擔心,這篇文章將帶你輕鬆掌握新工作前三天的應對技巧,確保你不會因為適應不良而「落跑」。這裡分享一些親身經歷的小技巧,幫助你迅速適應辦公室工作環境,讓你在新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
Thumbnail
在職場中,焦慮常常伴隨著轉職與新環境的適應,但這種焦慮是否真的成為問題?本文探討瞭如何利用焦慮,提升與同事的關係、主管的溝通及跨部門合作的效率。從積極的角度切入,透過溝通和專業表現,把焦慮變成推進工作的助力,協助職場新人面對挑戰,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最終達成目標與成長。
Thumbnail
在職場中,焦慮常常伴隨著轉職與新環境的適應,但這種焦慮是否真的成為問題?本文探討瞭如何利用焦慮,提升與同事的關係、主管的溝通及跨部門合作的效率。從積極的角度切入,透過溝通和專業表現,把焦慮變成推進工作的助力,協助職場新人面對挑戰,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最終達成目標與成長。
Thumbnail
在工作環境中,我們常會遇到主管或同事給予新的任務或要求,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為了表現積極,常常急著一口就答應下來,卻沒有仔細了解事情的全貌。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到後來才發現工作內容,跟自己想的不一樣,或是造成時間安排有困難,反而還要求救。
Thumbnail
在工作環境中,我們常會遇到主管或同事給予新的任務或要求,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為了表現積極,常常急著一口就答應下來,卻沒有仔細了解事情的全貌。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到後來才發現工作內容,跟自己想的不一樣,或是造成時間安排有困難,反而還要求救。
Thumbnail
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三至五年後,許多人會面臨工作內容單一、團隊溝通平淡、個人成長停滯等情況,可能陷入「碌碌無為」的狀態。在此提出以主動調整心態,以核心業務為基礎創建培訓指南,並在不同層面思考業務,挑戰自己並拓展職涯。同時,鼓勵在放下過度工作的同時,給予生活一點機會,透過多元的休閒方式豐富生活。
Thumbnail
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三至五年後,許多人會面臨工作內容單一、團隊溝通平淡、個人成長停滯等情況,可能陷入「碌碌無為」的狀態。在此提出以主動調整心態,以核心業務為基礎創建培訓指南,並在不同層面思考業務,挑戰自己並拓展職涯。同時,鼓勵在放下過度工作的同時,給予生活一點機會,透過多元的休閒方式豐富生活。
Thumbnail
職場中的撞牆期通常是指在工作中遇到挑戰和困難時的階段。這是個普遍的現象,許多人在事業發展過程中都會經歷。在這個階段,你可能會感到壓力和挫折,但也是一個成長的機會。 要克服職場撞牆期,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重新評估目標:** 確保你的職業目標和價值觀仍然與你的現況相符。 2. **尋求支援
Thumbnail
職場中的撞牆期通常是指在工作中遇到挑戰和困難時的階段。這是個普遍的現象,許多人在事業發展過程中都會經歷。在這個階段,你可能會感到壓力和挫折,但也是一個成長的機會。 要克服職場撞牆期,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重新評估目標:** 確保你的職業目標和價值觀仍然與你的現況相符。 2. **尋求支援
Thumbnail
在這高壓的現代社會,許多人都曾經有過被工作逼到崩潰的經歷。但你知道嗎?正是這些逼人崩潰的時刻,常常隱藏著我們成長的契機。雖然不是所有的壓力都能帶來實質成長,但真正有助於成長的挑戰通常都伴隨著一定的壓力。學習分辨哪些挑戰是有意義且能促使你前進,及哪些挑戰只會對你的身心健康及未來發展帶來負面衝擊。
Thumbnail
在這高壓的現代社會,許多人都曾經有過被工作逼到崩潰的經歷。但你知道嗎?正是這些逼人崩潰的時刻,常常隱藏著我們成長的契機。雖然不是所有的壓力都能帶來實質成長,但真正有助於成長的挑戰通常都伴隨著一定的壓力。學習分辨哪些挑戰是有意義且能促使你前進,及哪些挑戰只會對你的身心健康及未來發展帶來負面衝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