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經驗:甜涼課不要集中在同一學期?

大學經驗:甜涼課不要集中在同一學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學經驗:甜涼課不要集中在同一學期?】

嗨嗨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大學時候的經驗!

大學裡面總會有一些甜涼課可以修

以前的我,會聽到一種說法,認為每學期盡量塞多一點甜涼課,覺得這樣學期會比較輕鬆

但是後來,我發現,其實在選甜涼課時,這說法有一些需要調整的地方

1

有次我去跟系上教授的導生時間,談到研所推甄的時候,有些教授會提到他們會留意學生成績的變化

例如如果是,如果大一成績很好,但到了大二、大三下滑,這部份可能就會被教授提問

所以,如果把所有甜涼課都安排在大一,但是大二大三沒有分配,就可能會有這個效果,讓大二三成績看起來下滑

2

如果把甜涼課都集中在某一學期,可能會讓其他學期的壓力變得很大、很忙碌

舉例來說,大一上修了很多甜涼課,但到了大三上修課全都是難度高的課,這樣就會讓那學期的學習負擔很重

所以,把甜涼課分散到不同學期是一種比較平均的選擇。


【選甜涼課的技巧】

在這裡我也分享一些我的選課小技巧,尤其是針對甜涼課的部分:

1 初選時多選

選課的初選階段,可以先大量把甜涼課排進來,盡可能選滿課表

這是因為初選只是選課的第一步,先爭取個可能有上的機會,到了加退選階段的時候,再來決定要加退選哪些、要修多少學分

2. 優先保留「難選」或「可能停開」的課

加退選時候,如果要退選甜涼課時候,有些甜涼課比較熱門難選,或者某些課程在未來季學期內會停開如果選到這些課,建議優先保留,因為機會難得;而某些好選上的甜涼課,接下來幾學期可以再來選

3. 考慮未來可能的課表衝突

如果已經知道未來某學期會有某時間的必修課,例如在大三的週四早上有一堂專業課,那麼大二選上一堂周四早上的甜涼課,就可優先保留,避免以後時間撞課,導致無法修

【小結語】

上面是一些技巧和觀念的分享

當然,每個人的選課考量都會不同

例如有些人會想大三四課少一點,只保留系上課程,那這時大一二選多點甜涼就是正常的

或例如,升上大二或大三後,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而想要去修更多系外課程,或者是拿學程或輔雙

或例如,如果學校裡的甜涼課很多且都比較容易選上,那也不一定要這樣分配

每個人選課考量的比重也不同,例如興趣、實用性、甜度、涼度等等

所以還是要做出符合自身情況的選擇,上面是一些經驗分享,可供參考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8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在大學時期省時間的小技巧,特別適合用在寫報告或準備作業的時候 最近因為期末接近,很多課程都需要寫報告,這裡有一個很方法,就是運用「熟悉主題的多重應用」的技巧 比如說,有些課程會讓我們自行選擇報告的主題,有時是小組報告,有時是個人報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試著選擇一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大學上課覺得無聊的情況發生呢,我和身邊同學都常常會遇到這情況,想要列出幾點上課無聊可能的原因,以及寫出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法
【大學讀書沒動力】 上一篇文章裡面有提到對於大學讀書沒有動力的一些原因,後來又再繼續寫一些新方向,所以就想說可以分享,先把幾個原因給列出來 下面想先說一下3個認為讀書(包含考試和做報告)沒有動力的原因,接下來提出一些讓自己讀書比較有動力的方向
想要分享一個算是最近的體會吧 大學高年級後,在休閒時的自我批判和無盡壓力不斷出現,因為這時候會感覺學習好像已經不是眼前的分數結果,而是有關於未來職涯,會讓人陷入一種沒有止盡的焦慮 以前在高中時,基本上就是集中於課業,其他方面頂多學一些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識,然後休閒時候要做什麼其
這是一個我在大學的時候的問題,有時候要準備考試、寫報告,覺得提不起勁 然後,在高中以前促進自己讀書動力的方法,在大學之後有些可能便不太適用了,所以就想紀錄一下 下面想先說一下3個認為讀書沒有動力的原因,接下來提出一些讓自己讀書比較有動力的方向
「你覺得在台灣學習,是不是因為恐懼?」 之前跟一位朋友聊天時候,他問到了這個問題 當下讓我心裡一震,想想看,似乎真的是這樣 雖然不全然只是因為害怕,但不得不承認,在台灣學習,恐懼真的佔了很大部分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在大學時期省時間的小技巧,特別適合用在寫報告或準備作業的時候 最近因為期末接近,很多課程都需要寫報告,這裡有一個很方法,就是運用「熟悉主題的多重應用」的技巧 比如說,有些課程會讓我們自行選擇報告的主題,有時是小組報告,有時是個人報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試著選擇一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大學上課覺得無聊的情況發生呢,我和身邊同學都常常會遇到這情況,想要列出幾點上課無聊可能的原因,以及寫出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法
【大學讀書沒動力】 上一篇文章裡面有提到對於大學讀書沒有動力的一些原因,後來又再繼續寫一些新方向,所以就想說可以分享,先把幾個原因給列出來 下面想先說一下3個認為讀書(包含考試和做報告)沒有動力的原因,接下來提出一些讓自己讀書比較有動力的方向
想要分享一個算是最近的體會吧 大學高年級後,在休閒時的自我批判和無盡壓力不斷出現,因為這時候會感覺學習好像已經不是眼前的分數結果,而是有關於未來職涯,會讓人陷入一種沒有止盡的焦慮 以前在高中時,基本上就是集中於課業,其他方面頂多學一些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識,然後休閒時候要做什麼其
這是一個我在大學的時候的問題,有時候要準備考試、寫報告,覺得提不起勁 然後,在高中以前促進自己讀書動力的方法,在大學之後有些可能便不太適用了,所以就想紀錄一下 下面想先說一下3個認為讀書沒有動力的原因,接下來提出一些讓自己讀書比較有動力的方向
「你覺得在台灣學習,是不是因為恐懼?」 之前跟一位朋友聊天時候,他問到了這個問題 當下讓我心裡一震,想想看,似乎真的是這樣 雖然不全然只是因為害怕,但不得不承認,在台灣學習,恐懼真的佔了很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