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大家,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大學時候的經驗!
大學裡面總會有一些甜涼課可以修
以前的我,會聽到一種說法,認為每學期盡量塞多一點甜涼課,覺得這樣學期會比較輕鬆
但是後來,我發現,其實在選甜涼課時,這說法有一些需要調整的地方
1
有次我去跟系上教授的導生時間,談到研所推甄的時候,有些教授會提到他們會留意學生成績的變化
例如如果是,如果大一成績很好,但到了大二、大三下滑,這部份可能就會被教授提問
所以,如果把所有甜涼課都安排在大一,但是大二大三沒有分配,就可能會有這個效果,讓大二三成績看起來下滑
2
如果把甜涼課都集中在某一學期,可能會讓其他學期的壓力變得很大、很忙碌
舉例來說,大一上修了很多甜涼課,但到了大三上修課全都是難度高的課,這樣就會讓那學期的學習負擔很重
所以,把甜涼課分散到不同學期是一種比較平均的選擇。
在這裡我也分享一些我的選課小技巧,尤其是針對甜涼課的部分:
1 初選時多選
選課的初選階段,可以先大量把甜涼課排進來,盡可能選滿課表
這是因為初選只是選課的第一步,先爭取個可能有上的機會,到了加退選階段的時候,再來決定要加退選哪些、要修多少學分
2. 優先保留「難選」或「可能停開」的課
加退選時候,如果要退選甜涼課時候,有些甜涼課比較熱門難選,或者某些課程在未來季學期內會停開如果選到這些課,建議優先保留,因為機會難得;而某些好選上的甜涼課,接下來幾學期可以再來選
3. 考慮未來可能的課表衝突
如果已經知道未來某學期會有某時間的必修課,例如在大三的週四早上有一堂專業課,那麼大二選上一堂周四早上的甜涼課,就可優先保留,避免以後時間撞課,導致無法修
上面是一些技巧和觀念的分享
當然,每個人的選課考量都會不同
例如有些人會想大三四課少一點,只保留系上課程,那這時大一二選多點甜涼就是正常的
或例如,升上大二或大三後,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而想要去修更多系外課程,或者是拿學程或輔雙
或例如,如果學校裡的甜涼課很多且都比較容易選上,那也不一定要這樣分配
每個人選課考量的比重也不同,例如興趣、實用性、甜度、涼度等等
所以還是要做出符合自身情況的選擇,上面是一些經驗分享,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