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行農法VS慣行教育:你我都是這樣長大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農業有所謂的慣行農法,是指使用農藥及化肥在農田裡已經常態性的農業生產方式,而對應的教育是否也是成立?從9年國教到12年國教,原來已經成為行之有年常態性的教育,學生必須接受一貫性的內容,坐在教室裡吸收政府規定要教授的知識及邏輯?

這些知識及邏輯內容是否真的有益於學生?是由政府統一認定,而毋庸問學生是否真的需要?這與慣行的農法不問作物的需要,強加肥料及農藥一樣,慣行農法是一個農業的生產工廠,而學校的教育是否也一樣?要生產出品質及想法統一的學生或者國民?依照企業量身訂做的人才?抑或是國家所需要的國民素質?

體制外或者自學生走向了有機的教育或者自然農法與友善栽培的思維,考慮到孩子們真正的需要,及他們的自主認知,政府主導的教育從來不在乎學生的個別差異,也不在乎學生性向意願,旨在規劃政府需要的國民?在此我提出來的大哉問,天下的父母親你們為你的孩子準備了甚麼樣的未來?

如果你的孩子的未來是在工廠裡或者某個公司裡成為職員?或是在政府部門工作?抑或是你為他設想好的工作和出路,對於他們自己的未來是否存在著夢想或者期待?現實中越來越多躺平的青年,不是因為他們懶惰,而是他們根本沒有可以稱之為夢想或者期待的未來!

升學主義扼殺的夢想,國小6年、國中3年、高中3年,並沒有為他們規劃出未來的道路,不斷的考試不斷地補習,填補了每一個空缺的時光,每個孩子都把剩餘的零碎時間都奉獻給手機來逃避課業的壓力,和空虛的心靈,樣板的各種體驗並沒有把實質內涵帶給孩子,只有支出的高額費用帳單,顯示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培養和付出。

在城市裡的孩子沒有童年在鄉村裡的孩子沒有希望,教改30年究竟帶給了孩子甚麼?在鄉村長的大的父母親童年的經驗,是新一代孩子的神話,溪裡的小魚水溝裡的泥鰍,樹上的蟬、土地裡的蟋蟀這些在鄉村長大父母的記憶也都逐漸的模糊,下一代根本不會有這些東西,只剩下了3 C。

觀點: 我希望帶給人們省思這一切,我們這一代還來得及,改變教育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有機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友善的教育,把孩子的希望找回來。(下一章自然的教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4會員
448內容數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邀請你走進這片田埂,與我一起思辨、耕作、共創。 這不只是頻道,而是一種可以參與的哲學場域。 願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智慧。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2/10
自古以來,人類從自然崇拜轉向創造神祇,試圖透過信仰解釋世界。然而,這些「人造的神」並非永恆存在,而是隨著歷史與文化的演變而誕生、塑形、甚至消逝。東方神祇依賴香火祭祀,西方神則以信仰與愛為養分,這些現象揭示了神祇的能量來源於人類的信念。本文帶領讀者重新審視神祇的來源與信仰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2/10
自古以來,人類從自然崇拜轉向創造神祇,試圖透過信仰解釋世界。然而,這些「人造的神」並非永恆存在,而是隨著歷史與文化的演變而誕生、塑形、甚至消逝。東方神祇依賴香火祭祀,西方神則以信仰與愛為養分,這些現象揭示了神祇的能量來源於人類的信念。本文帶領讀者重新審視神祇的來源與信仰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2/03
「我」是由身體、思想與記憶暫時組成的載體,終將隨時間變化與消散。我們身體來自自然,思想受環境影響,記憶非恆定,這些都無法構成真正的「我」。唯有放下對「我」的執著,才能超越生死得失,回歸真正的自在與圓滿。正如釋迦牟尼所說:「諸法無我,是名涅槃。」當我們明白無我之理,才能真正解脫,達到無私的智慧與慈悲。
Thumbnail
2025/02/03
「我」是由身體、思想與記憶暫時組成的載體,終將隨時間變化與消散。我們身體來自自然,思想受環境影響,記憶非恆定,這些都無法構成真正的「我」。唯有放下對「我」的執著,才能超越生死得失,回歸真正的自在與圓滿。正如釋迦牟尼所說:「諸法無我,是名涅槃。」當我們明白無我之理,才能真正解脫,達到無私的智慧與慈悲。
Thumbnail
2025/01/31
佛陀的核心教義之一就是「我執」是痛苦的根源。而「我執」的本質,正是我們對「我的觀念」的執著——不論是對自我的認同、對世界的理解,還是對宗教、哲學、甚至科學的信念,只要我們深信某種固定的觀點是「絕對真理」,就會陷入執著,進而帶來痛苦。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如此執著於「我的觀念」? 恐懼與不確定性
Thumbnail
2025/01/31
佛陀的核心教義之一就是「我執」是痛苦的根源。而「我執」的本質,正是我們對「我的觀念」的執著——不論是對自我的認同、對世界的理解,還是對宗教、哲學、甚至科學的信念,只要我們深信某種固定的觀點是「絕對真理」,就會陷入執著,進而帶來痛苦。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如此執著於「我的觀念」? 恐懼與不確定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行行出狀元」這五個字相信大家不陌生,通常跟它搭配的就是技術,也就是說如果你/妳今天不喜歡讀書,沒有好的讀書能力,那麼就去學習一門技術吧,至少這個技術可以讓你/妳生活不必太擔憂,還可能因此在產業裡面有著自己的一片天。
Thumbnail
「行行出狀元」這五個字相信大家不陌生,通常跟它搭配的就是技術,也就是說如果你/妳今天不喜歡讀書,沒有好的讀書能力,那麼就去學習一門技術吧,至少這個技術可以讓你/妳生活不必太擔憂,還可能因此在產業裡面有著自己的一片天。
Thumbnail
孩子們每天都在吃白飯,那麼知道白飯怎麼來的嗎?僅有那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讓我們留下印象,但實際上有多辛苦?經歷米飯、蔬菜、水果從無到有再到餐桌上料理的過程,才能真正讓人體會到食物的可貴。 很推薦大家帶著孩子看這部紀錄片 《孩子們的菜園農場》 很多孩
Thumbnail
孩子們每天都在吃白飯,那麼知道白飯怎麼來的嗎?僅有那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讓我們留下印象,但實際上有多辛苦?經歷米飯、蔬菜、水果從無到有再到餐桌上料理的過程,才能真正讓人體會到食物的可貴。 很推薦大家帶著孩子看這部紀錄片 《孩子們的菜園農場》 很多孩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教育很重要,教育很重要,教育比社會事更重要。 在前一篇文章裡提到:「教育理念違背人性,終究毀在人性!」現在繼續來談談教育怎麼毀在人性!
Thumbnail
最大的困難是家長認不認同,很多孩子自己想自學但是家長不認同,但是18歲之前一定要家長同意,很大的世代差異,就像用手機一樣,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3C時代,但家長不是這樣長大的,家長就會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小孩身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長大的為什麼你不可以?但是世代變化太大了不應該這樣類比。
Thumbnail
最大的困難是家長認不認同,很多孩子自己想自學但是家長不認同,但是18歲之前一定要家長同意,很大的世代差異,就像用手機一樣,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3C時代,但家長不是這樣長大的,家長就會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小孩身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長大的為什麼你不可以?但是世代變化太大了不應該這樣類比。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身為高中生的我,不停顧慮自己的未來,顧慮自己考試的考試分數,先前回去國中和老師敘舊時,聽到慘不忍睹的成績,我總是默默的一句「屁孩」帶過。然而,最近回去國中時,看到了他們的成語填空:花枝(招展)竟填入花枝(魚排);看到了他們沒辦法分清楚鄭成功和鄭芝龍,隨著老師的嘆氣聲,我決定要找出問題的解答。
Thumbnail
如果你是學生,不知道你是否曾懷疑過,自己為什麼要像現在這樣生活?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與體制裡,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必須花在所謂的「課業學習」上,在這個普遍的遊戲規則中,那似乎就是我們最大的義務,無論如何也要把它做好,或者就算沒有辦法做得很好,也要盡所有努力去做。多數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早已被成堆的任
Thumbnail
如果你是學生,不知道你是否曾懷疑過,自己為什麼要像現在這樣生活?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與體制裡,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必須花在所謂的「課業學習」上,在這個普遍的遊戲規則中,那似乎就是我們最大的義務,無論如何也要把它做好,或者就算沒有辦法做得很好,也要盡所有努力去做。多數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早已被成堆的任
Thumbnail
 別強迫鳥學習游泳,別強迫魚學習飛翔。 你有沒有發現這種「發現自己」的雞湯文好多?我們看到時都說:「對呀對呀!我以前就是太在乎別人的想法了,要不然我......」 奇怪的是,人類雖然天生自私,但對自己喜好卻不堅持。 把無奈傳下去的學校教育 身為一個每天一早把孩子送去學校、天黑接回來的父母,你是否覺得
Thumbnail
 別強迫鳥學習游泳,別強迫魚學習飛翔。 你有沒有發現這種「發現自己」的雞湯文好多?我們看到時都說:「對呀對呀!我以前就是太在乎別人的想法了,要不然我......」 奇怪的是,人類雖然天生自私,但對自己喜好卻不堅持。 把無奈傳下去的學校教育 身為一個每天一早把孩子送去學校、天黑接回來的父母,你是否覺得
Thumbnail
「農法」與「教育」本身就是一種介入,期待無法避免。自然農法的自然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觀察作物,了解作物在環境中的生長,然後視情況調整耕作方式──我覺得套用在自學教育上也很適用。認清自己有所期待,同時記住孩子本身就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然後不斷觀察孩子學習的反應,然後再思考、再調整。
Thumbnail
「農法」與「教育」本身就是一種介入,期待無法避免。自然農法的自然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觀察作物,了解作物在環境中的生長,然後視情況調整耕作方式──我覺得套用在自學教育上也很適用。認清自己有所期待,同時記住孩子本身就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然後不斷觀察孩子學習的反應,然後再思考、再調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