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療癒與找回真我的旅程

DITE 戴特-avatar-img
發佈於簡單生活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開始寫作的契機


一年半前,我離開待了四年的職場;半年前,離開待了十幾年的信仰社交圈。

這兩個決定,都不是容易的,只是心裡面有一個渴望,希望知道自己是誰。

在反覆思考之後,我知道如果繼續待在原本的環境,在必須服從的狀態下,很難長出自我意識。


曾經想過也嘗試過,既不離開這兩個地方,又能找到自我的方法,但最後發現,實際上是有困難的。如同被關在籠子裡面的小鳥,看著無邊的藍天,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展翅翱翔,卻有人告訴他,這個籠子很安全,待著不要出去,若是跨出去飛向空中,可能會遇到老鷹,遇到颳風下雨。

曾經有人勸我,不要離開你現在的職場,因為你所累積的人脈、以及這個職場帶來的便利性,通通會消失;也有很多人勸我,不要離開原本的信仰社交圈,會失去保護與遮蓋,以及無可避免地與原本某些朋友們漸行漸遠。這些其實我都知道,只是最終我發現,籠子固然提供了保護的作用,它也同時帶來種種的限制與框架,不僅身體上的活動範圍受限,我的思想與時間也受到束縛,它讓我失去開展視野、思想和支配時間的自由。


我渴望長大,變得成熟與強悍,我希望自己具備在社會上立足的能力,所以決定跨出這一步。


然而,以前職場和信仰社交圈佔了我生活的九成,其實離開這些熟悉的人事物,對我來說是蠻大的損耗。不管是身體或心靈,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修復、重整。同時,不僅要一邊向內修復與充實自我,還要一邊向外探索,找尋新的工作場所,找尋新的社交圈,與新的人彼此磨合



在這段尋找自我的旅途中,我覺得閱讀和寫作拯救了我。


✏閱讀心理學的書,同時每天敘寫生活瑣事、自己的感受和體悟,讓我重新建構對自己的認識

✏篩選有興趣的書籍,如:自我成長、自我管理和理財的書,吸收其中的智慧與精華慢慢內化這些知識成為生活的方針,同時,也把這些內容化為文字整理、輸出成一篇篇的文章,不斷反思與規劃自己對於理想生活的藍圖

✏有時看看各位格友、前輩們的文章,從不同人的眼光看世界,常常會發現新大陸,眼界和思維都被打開了。

✏有時看YT影片,或是出去走走、造訪新的地方,嘗試新的體驗、遇見新的人。將這些所見所聞吸收進入自己的心裡面,成為心理的養分,讓自己慢慢成長



流浪的日子裡,我覺得自己重新活了過來,按照自己的意志在生活。




寫作對我的意義

抒發情緒帶來深度療癒

偶爾夜深人靜時,會想起以前的種種經歷和感受,紀錄在電腦裡面,即使沒有人看的到,即使沒有得到回應,也能帶來深度療癒的作用。

透過記錄事件發生經過,覺察自己的感受,並且書寫下來,就好像自己重新回到當時,旁觀著曾經發生過的一切,重新去理解、安撫、鼓勵當時挫折的自己。


以前看到日本文豪太宰治《人間失格》裡面的一句話,總會非常有感觸,它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當年內心有多麼破碎,有多麼需要被療癒,如今看著同樣一段文字,心中浮現的卻是感激之情:「生而為人,我很幸運。」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能享受在美景、美食、美好的文字當中,能夠體驗不同的感受,真的由衷地感到幸福。



敘寫生活與體悟,幫助我整理思緒,更認識自己

從一開始坐在電腦前,嘗試寫些什麼卻毫無想法,到後來變成一坐下來,腦中便自動浮現各種畫面與感受,這當中的轉變,或許正是「自我」逐漸形成的跡象之一。

寫作能讓生活經驗與感受逐層堆疊起來,連同從書籍、文章中所吸收的見解,一起重新整合成為對自己的認識,也產生新的思考方式、對人事物的新解讀。

似乎在這樣敘寫生活的過程中,生活經驗逐漸變的有脈絡、成為一個有主角的故事;反過來說,主角也因著各式各樣的經歷而變的有血有肉、立體而飽滿。

而這個主角,便是我們自己。



透過寫作帶動生活步調的改變,帶動自己尋找新的生活方式

寫作真的很神奇,一開始只是將自己的生活和各樣想法記錄下來,漸漸的,便會有種動力想要吸收更多的知識,因而開始向外探索。

之前曾聽過有人分享,當你感到迷惘的時候,先向內觀察自己的心,接著再向外探索。

我覺得這當中真的有幾分道理,先觀察自己的感受,書寫出自己的想法與情感時,「自我」就會變的越來越清晰、有輪廓,會開始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而當「自我」逐漸成熟時,便會想成長,因此會開始向外尋找與摸索,透過嘗試新的事物來滋養自己的心靈。




寫作,是一個整合自我的過程


非常喜歡武志紅心理師的書,他在《自我的誕生》這本書裡有一段話這樣說──


個體化的自我,非常寶貴,人活在這世界上,不是生來就要順從的。


以前我最害怕別人問我:「你覺得怎麼樣?」「你喜歡什麼東西?為什麼?」

一直以來,因為害怕衝突、過於聽話和順從,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知道自己感受、也無法說出自己的想法。但即使是這樣的我,在慢慢的療癒之下,有一天也能自在的去認識新的人,嘗試新的事物,自由的表達。

願每一個人,都能找回生而自由且真實的自我。





✒覺得寫感謝的文字很肉麻,但是年末回顧寫到這裡,心裏湧現滿滿感激

來到方格子雖然還不到兩個月,但依然能感受到這裡友善與熱情的氛圍🥰。

非常感謝曾經留言、按愛心與追蹤的格友們,因為你們的支持,讓我在這條自我療癒的路上不孤單。也想跟每一位格友說,你們所寫下的文字,深深的幫助了我。


祝福大家有個美好的跨年夜,迎接嶄新的2025年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祝DITE大 新年快樂~~🥰
DITE 戴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1
跳鼠飛行日記 也祝跳鼠大 新年快樂😆🎉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1/04
謝謝您的分享❤️
DITE 戴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4
旅人小萌 謝謝小萌支持留言~~❤
Claydee-avatar-img
2025/01/03
謝謝你來到方格子,一起透過寫作整合自我吧🥰
DITE 戴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4
Claydee 謝謝Claydee~~一起加油!🥰
Shelly 雪梨-avatar-img
2025/01/01
你所做的決定真的要很大的勇氣,恭喜你踏出找尋自己的一步!踏出熟悉的環境真的會有很多不安跟迷惘,但我想在重新認識自己、感受世界的路上也會收穫滿滿,長出自己的力量💪一起加油~~
DITE 戴特-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1
Shelly 雪梨 謝謝雪梨的鼓勵!真的一邊迷惘著摸索,一邊有新的收穫😊加油加油!
avatar-img
勇敢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23會員
83內容數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2025/04/26
我非常喜歡一位心理師──武志紅,他所寫的書《自我的誕生》《深度關係》這兩本都非常推薦,透過各種比喻、精準的詞彙,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描寫的很好理解。
2025/04/26
我非常喜歡一位心理師──武志紅,他所寫的書《自我的誕生》《深度關係》這兩本都非常推薦,透過各種比喻、精準的詞彙,將晦澀難懂的心理學描寫的很好理解。
2025/04/12
自從二月發布完文章後,沉澱了一段時間 整整兩個月,專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每天注意飲食、充足睡眠,遇到壓力定期出去走走、看喜歡的書、追喜歡的劇 讓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的 工作上也不強求一定要怎麼樣 做好基本盤,剩下的有力氣就多做,沒辦法的時候選擇先放過自己 沒想到這樣實行兩個月
2025/04/12
自從二月發布完文章後,沉澱了一段時間 整整兩個月,專注於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每天注意飲食、充足睡眠,遇到壓力定期出去走走、看喜歡的書、追喜歡的劇 讓自己每天開開心心的 工作上也不強求一定要怎麼樣 做好基本盤,剩下的有力氣就多做,沒辦法的時候選擇先放過自己 沒想到這樣實行兩個月
2025/02/09
探討近期臺灣YouTube界熱議的心靈成長課程爭議,分析課程中潛藏的操控手法,例如不知情同意陷阱、人格貶低、先貶後褒的心理操縱,以及造成類似躁鬱症的症狀。文中提出自我保護的方法,強調尊重自身感受、辨別偽善的「為你好」要求,及避免過度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呼籲讀者重視心理健康,並在安全環境中追求自我成長。
Thumbnail
2025/02/09
探討近期臺灣YouTube界熱議的心靈成長課程爭議,分析課程中潛藏的操控手法,例如不知情同意陷阱、人格貶低、先貶後褒的心理操縱,以及造成類似躁鬱症的症狀。文中提出自我保護的方法,強調尊重自身感受、辨別偽善的「為你好」要求,及避免過度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呼籲讀者重視心理健康,並在安全環境中追求自我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他問我:「為什麼想要被認同,為什麼想要被稱讚、被理解,為什麼這麼想要被愛?」我才明白,或許我沒有真的感受到所謂被愛的實體。 因為書寫了,所以存在了, 文字留下了之後,或許成為了解、梳理、療育自我的繩索, 如此這般,點點可能積累成為面對自身的勇氣,漸漸找到所謂生活的樣貌。
Thumbnail
他問我:「為什麼想要被認同,為什麼想要被稱讚、被理解,為什麼這麼想要被愛?」我才明白,或許我沒有真的感受到所謂被愛的實體。 因為書寫了,所以存在了, 文字留下了之後,或許成為了解、梳理、療育自我的繩索, 如此這般,點點可能積累成為面對自身的勇氣,漸漸找到所謂生活的樣貌。
Thumbnail
📍前言 離職的當下,如被逐出禁錮之國,錯愕與狂喜參半,一開始還有點不適應這全面性的自由,恍如隔世。 於是我賦予這段自由為人生空白期的實驗。 漸漸回神久違的自由之感後,第一時間開始積極又小心翼翼反覆思索,我的迫切、渴望想做的事是什麼? 那我究竟要做些什麼? 要如何實踐? 從漆
Thumbnail
📍前言 離職的當下,如被逐出禁錮之國,錯愕與狂喜參半,一開始還有點不適應這全面性的自由,恍如隔世。 於是我賦予這段自由為人生空白期的實驗。 漸漸回神久違的自由之感後,第一時間開始積極又小心翼翼反覆思索,我的迫切、渴望想做的事是什麼? 那我究竟要做些什麼? 要如何實踐? 從漆
Thumbnail
大學提早畢業,結束三份實習,踏上考研之旅。 在忙碌中感受生活,透過書寫療癒生活。
Thumbnail
大學提早畢業,結束三份實習,踏上考研之旅。 在忙碌中感受生活,透過書寫療癒生活。
Thumbnail
生活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人們仍能以自己熱愛的方式與靈魂重新連結,並點亮心中的星辰。曾經的我,非常努力地變成"他人希望的樣子"。然而,我卻不喜歡成為"那樣子"的自己。這樣的心態,就像是一座禁錮靈魂的牢籠,將我困在黑暗的谷底。在一次逆境中的轉變,驅使我走向創作之路,重新發現那個真實璀璨
Thumbnail
生活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人們仍能以自己熱愛的方式與靈魂重新連結,並點亮心中的星辰。曾經的我,非常努力地變成"他人希望的樣子"。然而,我卻不喜歡成為"那樣子"的自己。這樣的心態,就像是一座禁錮靈魂的牢籠,將我困在黑暗的谷底。在一次逆境中的轉變,驅使我走向創作之路,重新發現那個真實璀璨
Thumbnail
我猜,我實在太想要變得穩定,也太想要變得強悍,以至於不再願意進入深度寫作時那種柔弱與柔軟。
Thumbnail
我猜,我實在太想要變得穩定,也太想要變得強悍,以至於不再願意進入深度寫作時那種柔弱與柔軟。
Thumbnail
時間確實過得很快(要是選擇荒廢掉的話),裝聾作啞兩年便流逝。 寫第一篇文章的時候還在唸中學,寫這一篇正在GAP YEAR。我這兩年不寫,是找不到寫作的意義,現在回來是因為我找到了,就是想透過公開的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一開始使用方格子是想訓練自己寫作賺錢,可又無事可寫;自己每天寫的都是日記類的東西,
Thumbnail
時間確實過得很快(要是選擇荒廢掉的話),裝聾作啞兩年便流逝。 寫第一篇文章的時候還在唸中學,寫這一篇正在GAP YEAR。我這兩年不寫,是找不到寫作的意義,現在回來是因為我找到了,就是想透過公開的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一開始使用方格子是想訓練自己寫作賺錢,可又無事可寫;自己每天寫的都是日記類的東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