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自己嗎?從覺察到實踐:12本書帶你踏上自我覺察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自我覺察,是一輩子的功課,我們從誕生的那刻起,便不斷在尋找生命的意義,而覺察便是達到目的的方式。

自我覺察的方式有很多,書本是我的導師,我從所有讀過的、幫助我覺察的書籍中,挑選了12本,分享這些書對我最大的啟發是什麼,以及它如何幫助自我覺察?

邀請你一同踏上自我覺察之旅,這趟旅程最重要的元素,是你的意願,因為唯有你能夠改變自己,也只有你,能活出自己最想要的生命故事。

*每一本書都可以單獨閱讀,可以善用目錄,直接跳到有興趣的書籍喔!


▌自我覺察之臣服,與內在自我和解

raw-image

這4本自我覺察書籍教會我:放下原本對生命的抗拒,臣服並順應生命之流,重新學習如何和自己相處。


《臣服實驗》

麥克.辛格一輩子的臣服之旅,始於他20歲時渴望擺脫腦中吵雜的聲音,他毅然決然決定將一切交由生命做主,經歷了充滿奇蹟與奇幻冒險的人生。

「臣服」並不是消極、被動、遷就或放棄,它是要我們敞開自己、放下喜惡與執著,接受當下呈現在眼前的任何事物。

過去我也常和內心的小劇場拉扯,而這本書是我踏上覺察之旅的第一本,它提醒我在靈性和自我覺察的過程,要保有更多耐性並持續練習。


《覺醒的你》

「告訴自己別封閉,永遠保持開放。」

不論經歷何種痛苦或悲傷,你都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經歷事件的觀看者,你所能做的,只有看著它發生,然後放下;透過不斷練習,你將離自由越來越近,看見愛開始流動,而你逐漸不再被過去痛苦堵住。

是要終其一生,執著你所追求的一切而感到痛苦,或是接納並體驗生命的無限豐盛?

只有「你」才能決定。


《活出覺醒》

我們會感到不開心,但可能從沒深究:在意識中心的你「為什麼覺得不好?」

真正原因是心被堵塞了。

99.999%的不開心,其實都和外在世界無關,而是你與自己的關係不好,這本書會教你如何自處,和前兩本不同的是,書裡有一些自我覺察的實用技巧,例如書中多次提醒「放下、放鬆」,也建議靜心、正念,非常值得好好練習,。


《我可能錯了》

「理性是忠實的僕人,直覺是上天的恩賜。但我們創建的社會卻只尊崇這個僕人,忘記這項恩賜。」-愛因斯坦

內在小我使我們緊握著看似正確安妥的事物,不斷比較與鬥爭,但我們花最多力氣抓住的東西,往往對自己傷害最深;擔心憂慮的事物,時常從未發生過,而真正面臨到的困難,往往都出乎意料之外。

試著放下自己的念頭,使其自由流動,才能為心與感受騰出空間,我們需要仔細聆聽,接觸自己內心的沉靜時刻,那最深沉的智慧之聲才會浮現,你可以稱它是「直覺」,或如本書稱作「當下的智慧」

比約恩·納提科這本書的期間,我正好歷經一段低潮,讀完感覺就像把自己砸碎再重組,尤其最後的結局衝擊太強,大哭了一場,反而有種釋放感,讓我領略到:如果壓抑情緒,它不會消失,只會在無法承載時爆發出來。


▌自我覺察之突破,勇氣讓內心更強大

raw-image

覺察了,然後呢?通往幸福美好人生,絕不是舒適的路,為了改變,你會歷經很多不舒服,可能會發現,許多內在痛苦在生命不同經歷中重複出現,那可能是你最需要突破的課題。

我從這4本書學習到:生命的本質是「帶著覺知活著」,不要任由痛苦在我們腦中發生,而是要將自我覺察帶入生活,破碎原有的慣性,用新的行動,重新塑造一個新的自我。


《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冊》

靜心(冥想)是自我覺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各方對靜心、冥想的技巧眾說紛紜,我嘗試幾個不同的方法,覺得安迪.帕帝康這本書正好提供了一個時間短、成本低、容易執行的解方。

正念,指的是專注當下、不分心,讓心智停留在自然的覺察狀態。雖然它源自於佛教的靜坐冥想,但本質上不帶宗教性,它與生活非常貼近,任何情境都可以學習。

「冥想不分好壞,只有分不分心,覺察未覺察。」這本書將手把手教你正念冥想,包括基礎定義、練習技巧、如何融入日常生活,都有非常詳實的建議,每天只需要10分鐘。

這本是比爾.蓋茲認證2018年推薦書單,也可參考Headspace出的APP和Netflix冥想指南影集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

以冰山理論為基礎,透過自我覺察與練習,慢慢轉化自己的行為模式,讀過很多和情緒有關的書籍,覺得這本最直接、系統化,又非常淺顯易懂,很多實例說明。

如果你想更認識自己的情緒、觀點、渴望與期待,對你的行為有什麼影響,又該如何克服慣性,這本是值得一讀的工具書。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

這本也是工具書,以實作技巧告訴你:怎麼和腦中的你和平共處,怎麼應對腦中永遠不會停止的聲音。

在突破這個階段,你可能像我一樣,要靠很多自我覺察的練習來停止內耗,那這本真的會是很好的幫手,它同時也提到支持他人的具體方式。


《被討厭的勇氣》

突破需要勇氣,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心理學,每個人都能擁有變得幸福的勇氣。

這本書對我最有幫助、最重要的提醒:「課題分離」,我們需要辨別「可以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才能不被過去束縛,向未來前進。

阿德勒也提到:人的煩惱,都與人際關係有關,遇到困難時,不是埋怨「可憐的我」,就是責怪「可惡的他」,但要改變當下的狀態,重要的是問自己:「今後該怎麼辦?」

這就如「受害者」與「負責任」心態,別再責怪外在因素,請有意識地做出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


▌自我覺察之創造,成就美好人生

raw-image

這4本書讓我學到:相信,就會看見。

這趟自我覺察之旅,請勇敢踏出你的舒適圈,向和你不同維度的前輩請益、向書本學習,培養自己的多元思維,接著持續輸出,不僅做自己的教練,也做別人的導師,你會是受益最多的人。


《心念的力量》

大衛·羅布森用實例驗證:期望效應對生活、人際關係、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可能超乎想像,當我們對同一件事的解讀不同,感受也跟著轉變,我們可以選擇以正向角度來解讀負面情境,也就是書中提到「觀念重塑」。

心念能強化生活中各種能力:飲食、運動、學習、壓力、意志力等,每一章節都有日常練習題,淺顯易懂、實用性超級高的一本寶典!


《臣服之享》

意識能量學大師大衛.霍金斯經典之作,其實靈性比想像中更貼近生活,存在於每一個情緒與感受之中,這本書以科學角度說明,正面與負面情緒有著高頻至低頻能量,佐以霍金斯博士長期的研究支持,最重要的核心概念:透過有意識地持續臣服,心智將逐漸強大。


《科學證實你想的會成真》

一個人的心念能創造實相。

透過培養、練習、以及保持正向情緒,讓我們進入心腦諧振的狀態,情緒、精神與生理都會變得更好,心境將進而影響物質,朝更美好的方向前進。

生活五大面向:工作、愛情、金錢、健康、心靈。雖然我們可能輕鬆成為某一面向的大師,卻不能保證在另一個領域能稱心如意,透過不斷自我覺察練習,以及借助其他群體的正向力量,主動創造美好的人生。


《內在成就》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追求幸福,愛瑞克對內在成就的定義有二:

1. 自我實現 2. 幫助他人。

即使每個人自我實現的實踐方式都不一樣,但我們都可以從自己有熱忱又有能力的事情上,創造由內而外的幸福感與自我價值,進而轉換成能幫助到他人的能力。


▌啟程:自我覺察是一輩子的功課


2020-2024年,我讀了100本書,其實還有很多遺珠之憾,要選出12本真的很不容易😂

但是回到這篇文章的初衷,我想透過我對「自我覺察」的理解與體驗,盡可能地寫下我走過的旅程,算是給自己五年來的小鼓勵和總結,也期待這些書能成為你的養分,從閱讀覺察自我,體驗生命的美好與豐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良-avatar-img
2025/01/01
這是2025首日看到最棒的分享文;從閱讀、理解、內化、篩選、整理、精煉、書寫,這12本推薦摘要如同粒粒珍珠. 我自己最喜歡「被討厭的勇氣」,它是一本馬上可用的、實用的,針對「人」這個世界會面臨的所有煩惱根源,告訴你該如何正確面對以及讓你自己能夠生出足夠勇氣的一本書.如果到今天為止我只能推薦一本必讀之書,那非它莫屬.
Su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3
良 新年快樂~謝謝鼓勵和一直以來的支持! 被討厭的勇氣對我的啟發也非常深刻,必讀好書😍
小雪陳-avatar-img
2025/01/04
《臣服實驗》、《覺醒的你》、《我可能錯了、科學證實你想的會成真》 都是我很愛的書!帶給我的影響是閱讀完後還需要好好沈澱跟思考,讓子彈再飛一下的感覺
Su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4
小雪陳 完全認同!每本書經過反芻,會有更多體悟,一段時間之後回去重讀,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喔😍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5/01/03
感謝 Sun 系統性地分享與覺察相關的書籍👏🏻 有幾本書很有共鳴,有幾本書因為你的分享而想要去誠品試讀翻閱,例如《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笑)。
Su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3
閒人|Kuiza 太棒了👏 不枉費我精心挑選🥹 祝福您有豐盛的閱讀體驗🫶
avatar-img
Sun☀晴感談心室
40會員
28內容數
自我成長|生活覺察|伴侶關係
Sun☀晴感談心室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當低潮來臨時,閱讀這本書,彷彿找到一盞明燈,引導我重新審視情緒與自我。文章探討悲傷、痛苦與抗拒的議題,並從書中學習到接納與放下,在理解與接納中,找回內在平靜。
Thumbnail
2025/04/23
當低潮來臨時,閱讀這本書,彷彿找到一盞明燈,引導我重新審視情緒與自我。文章探討悲傷、痛苦與抗拒的議題,並從書中學習到接納與放下,在理解與接納中,找回內在平靜。
Thumbnail
2025/03/17
這篇文章談論成長,基於Adam Grant的《隱性潛能》一書,分享三個釋放潛能的方法:接納不適感、成為主動的海綿、搭建鷹架。強調成長來自於在不適中持續前進,並鼓勵讀者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尋求適當的支持。
Thumbnail
2025/03/17
這篇文章談論成長,基於Adam Grant的《隱性潛能》一書,分享三個釋放潛能的方法:接納不適感、成為主動的海綿、搭建鷹架。強調成長來自於在不適中持續前進,並鼓勵讀者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尋求適當的支持。
Thumbnail
2024/12/18
閱讀是一輩子值得的投資,分享三本必讀自我覺察書籍以助於成長。文章同時強調閱讀的好處:不僅可提升職場能力,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並透過文字輸出重建自我思想,活得更豐盈自在。
Thumbnail
2024/12/18
閱讀是一輩子值得的投資,分享三本必讀自我覺察書籍以助於成長。文章同時強調閱讀的好處:不僅可提升職場能力,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並透過文字輸出重建自我思想,活得更豐盈自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覺得身心俱疲,渴望改變,渴望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渴望體驗更完整的生命。 ​現在,我邀請你,信任你的直覺和感覺,打開心扉,進行一次美好的內在旅程。 如何才能找回內在的力量? 如何成為內外兼修,內心平靜的人? 如何找回真正的自己? 如何活出靈性的人生? 每個人的內在都具有強大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覺得身心俱疲,渴望改變,渴望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渴望體驗更完整的生命。 ​現在,我邀請你,信任你的直覺和感覺,打開心扉,進行一次美好的內在旅程。 如何才能找回內在的力量? 如何成為內外兼修,內心平靜的人? 如何找回真正的自己? 如何活出靈性的人生? 每個人的內在都具有強大
Thumbnail
從隱居者到上市公司執行長,放手讓生命長多的旅程,作者是麥克辛格 試著不要左右之生的命運走向,讓生命掌舵,怎麼樣呢?作者透過長達40年的親生實驗,當一個人選擇放手之後,人生可能出現種種的奇蹟。 臣服可能會讓我們聯想到被動消極,曲意遷就,但他不是懦弱,不是委屈求全,不是消極的隨風逐流。真正
Thumbnail
從隱居者到上市公司執行長,放手讓生命長多的旅程,作者是麥克辛格 試著不要左右之生的命運走向,讓生命掌舵,怎麼樣呢?作者透過長達40年的親生實驗,當一個人選擇放手之後,人生可能出現種種的奇蹟。 臣服可能會讓我們聯想到被動消極,曲意遷就,但他不是懦弱,不是委屈求全,不是消極的隨風逐流。真正
Thumbnail
不知道身邊有多少人聽過這本書。作者是Michael A Singer,他的另一本書叫做「覺醒的你」,封面是黃澄澄的亮金色,去年第一次看時便深感震撼,而且出乎意料地竟能夠輕易理解作者說的文字內容,以及那些文字無法轉譯、關於心智以外的意識體驗;過了一年之後,我才終於又看了作者的第二本書:「臣服實驗」。
Thumbnail
不知道身邊有多少人聽過這本書。作者是Michael A Singer,他的另一本書叫做「覺醒的你」,封面是黃澄澄的亮金色,去年第一次看時便深感震撼,而且出乎意料地竟能夠輕易理解作者說的文字內容,以及那些文字無法轉譯、關於心智以外的意識體驗;過了一年之後,我才終於又看了作者的第二本書:「臣服實驗」。
Thumbnail
不同於「覺醒的你」,作者麥克‧辛格的這本書「臣服實驗」鉅細靡遺地講述了自己的覺醒之路,關鍵時刻和重大的事件,以及他如何把握每一次機會不斷練習臣服。 生命很少以我們希望的方式開展。宇宙已經存在了一百三十八億年,如果你用宇宙的角度來看人生,無論甚麼樣的成就都只是滄海一粟。
Thumbnail
不同於「覺醒的你」,作者麥克‧辛格的這本書「臣服實驗」鉅細靡遺地講述了自己的覺醒之路,關鍵時刻和重大的事件,以及他如何把握每一次機會不斷練習臣服。 生命很少以我們希望的方式開展。宇宙已經存在了一百三十八億年,如果你用宇宙的角度來看人生,無論甚麼樣的成就都只是滄海一粟。
Thumbnail
這篇是閱讀完《覺醒的你》這本書之後做的想法心得與書本摘要,但談不上書評。如果真的要評的話,我會覺得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在體驗不同的生活感受,如果你也想來趟生命之旅,看看《覺醒的你》或許你也會搭上一段屬於你的生命之旅。
Thumbnail
這篇是閱讀完《覺醒的你》這本書之後做的想法心得與書本摘要,但談不上書評。如果真的要評的話,我會覺得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在體驗不同的生活感受,如果你也想來趟生命之旅,看看《覺醒的你》或許你也會搭上一段屬於你的生命之旅。
Thumbnail
#好書推薦_《覺察》 自我中心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自我中心; 身處在高壓及強迫中的人,不知道自己身處在高壓和強迫裡; 陷入在極端偏執思維的人,不知道自己深陷極端中; 處於內心情感凍結的人,不知道自己情感凍結; 淹沒在激烈情緒擺盪的人,不知道自己被情緒淹沒; 不知道即是無法覺察....
Thumbnail
#好書推薦_《覺察》 自我中心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自我中心; 身處在高壓及強迫中的人,不知道自己身處在高壓和強迫裡; 陷入在極端偏執思維的人,不知道自己深陷極端中; 處於內心情感凍結的人,不知道自己情感凍結; 淹沒在激烈情緒擺盪的人,不知道自己被情緒淹沒; 不知道即是無法覺察....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臣服實驗 作者: 麥克‧辛格 譯者: 劉嘉路 出版日期: 2017/02/01 出版社:方智 如果有本書 能為當下所有徬徨之人指出一條明路 那絕對非臣服實驗莫屬了 所謂臣服 是以【敞開】的心胸【接受】眼前發生的一切 並【信任】事件的引導 作者將己身經歷的所有紀錄下來 撰寫成類似自傳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臣服實驗 作者: 麥克‧辛格 譯者: 劉嘉路 出版日期: 2017/02/01 出版社:方智 如果有本書 能為當下所有徬徨之人指出一條明路 那絕對非臣服實驗莫屬了 所謂臣服 是以【敞開】的心胸【接受】眼前發生的一切 並【信任】事件的引導 作者將己身經歷的所有紀錄下來 撰寫成類似自傳 
Thumbnail
從七月開始,我早上都會有20分鐘左右的冥想時間。跟隨社團帶領人的聲音,在早上讓自己靜心。 我是一個開始進行什麼活動,就會忍不住想找書來看的人。《臣服實驗》是在另一個人類圖的社團中,看到有人提問而列入書單的書籍。在疫情降級,圖書館開放後,去借書時赫然發現它就在架上一個顯眼的位置。 或許,這是一種命中
Thumbnail
從七月開始,我早上都會有20分鐘左右的冥想時間。跟隨社團帶領人的聲音,在早上讓自己靜心。 我是一個開始進行什麼活動,就會忍不住想找書來看的人。《臣服實驗》是在另一個人類圖的社團中,看到有人提問而列入書單的書籍。在疫情降級,圖書館開放後,去借書時赫然發現它就在架上一個顯眼的位置。 或許,這是一種命中
Thumbnail
認識自己的靈性能量,活出生命的自由 作者麥克‧辛格在攻讀博士班時,無意間走上了靈性追尋之路。他計畫隱居林間潛心修行,過程中漸次了悟許多學校教育從沒提過的生命真相。憑著自身的領悟,他展開長達40年的臣服實驗,意外讓自己從一名隱居者一路成為上市公司的執行長
Thumbnail
認識自己的靈性能量,活出生命的自由 作者麥克‧辛格在攻讀博士班時,無意間走上了靈性追尋之路。他計畫隱居林間潛心修行,過程中漸次了悟許多學校教育從沒提過的生命真相。憑著自身的領悟,他展開長達40年的臣服實驗,意外讓自己從一名隱居者一路成為上市公司的執行長
Thumbnail
放開自以為是的好惡,讓內在生命的靈性做主 本書作者是麥克.辛格。1971年取得佛羅里達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繼續攻讀博士,期間有過一次深刻的內在覺醒,之後就閉關,專注於靈修。1975年創立「宇宙聖堂」,這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瑜伽與靈修中心,任何宗教或信
Thumbnail
放開自以為是的好惡,讓內在生命的靈性做主 本書作者是麥克.辛格。1971年取得佛羅里達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繼續攻讀博士,期間有過一次深刻的內在覺醒,之後就閉關,專注於靈修。1975年創立「宇宙聖堂」,這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瑜伽與靈修中心,任何宗教或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