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2025,一飛衝天:不是喝了再上,是做了再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簡介

奧贊·瓦羅爾(Ozan Varol),前火箭科學家,畢業於康乃爾大學天文物理學系,目前是美國路易克拉克大學法學院的終身教授。2003年,他加入了「火星探測漫遊者」計劃,並參與了「卡西尼-惠更斯」計劃,這是人類迄今為止最規模龐大、複雜度最高的行星探測器任務之一。他的經歷涵蓋了從火箭科學到法學的跨界,並在這些年中深入研究了火箭科學原理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火箭科學家有什麼特別?

 

火箭科學家的困難

火箭科學家的工作充滿了挑戰和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高度不確定性:火箭科學涉及許多未知領域,缺乏先例和參考資料。例如,登月計劃初期,人們對月球表面的性質、通訊系統的運作、甚至火箭發射軌道都缺乏了解。

2.     低容錯率:任何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任務失敗。例如,一次無人駕駛火箭因為提前發射而在20秒後墜毀。

3.     複雜性:火箭系統包括無數的子系統,這些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增加了故障的風險,類似於「科學怪人的縫合怪」。

4.     人員訓練:太空人的訓練極為嚴苛,必須模擬無數次的飛行場景,包括失重狀態下的操作,以確保他們能在極端情況下迅速反應。

火箭科學家的思維值得學習的原因

1.     發散性思維:火箭科學家常採用發散性思維來創造新點子,而不是局限於現有的經驗和選項。這種思維方式鼓勵我們在面對問題時,不拘泥於傳統方法,勇於探索新路徑。

2.     第一原理思維:他們透過第一原理來質疑和解放思考能力,從基礎原理出發,重新審視問題,找到創新解決方案。這種思維方式幫助我們突破思維的框架,找出問題的本質。

3.     探月思維:火箭科學家設立大目標,先行動再解決問題,類似於「探月計劃」。這種思維方式鼓勵我們在面對巨大挑戰時,勇敢設定目標,並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改進。

這些思維方式不僅適用於火箭科學,還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解決複雜問題,實現創新和突破。

 

發散思維

 

在書中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說明了發散思維的應用:

火箭科學家們為了解決世界上一些地理環境嚴峻或偏僻的農村地區沒有網路訊號的問題,他們創造了一個熱氣球網路。每個熱氣球裡面裝了多台靠太陽能供電的計算機,它們在海拔1.8萬米左右的平流層盤旋,當一隻熱氣球離開時,另一隻氣球就會取代它,把互聯網信號傳送到地面上。這個方法原來是來自於科幻小說《八十天環遊世界》

這個例子展示了發散思維的力量——科學家們不拘泥於傳統的解決方案,而是從意想不到的來源(如科幻小說)中汲取靈感,創造出了創新的解決辦法。這種不受限制的思維方式使他們能夠找到解決複雜問題的新方法。

 

第一原理

 

在書中,馬斯克運用第一原理思維的一個例子非常具有代表性。

當他創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時,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購買火箭的成本極其高昂。馬斯克回國的航班上,突然意識到他需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他運用第一原理思維,從物理定律出發,拆分火箭成為最基本的子部件,即基礎原料,如航空級鋁合金、鈦、銅和碳纖維。他查詢了這些材料在大宗商品市場上的價格,並研究是否可以透過採購二手設備,或是藉用其他產業的零件來降低部分的生產成本。

結果,他發現火箭的材料成本大約是市場通行價格的2%。這意味著,造火箭的巨大價格差異主要由航太工業的外包文化所造成。最終,馬斯克決定自己切割金屬,從零開始建造下一代火箭。

這個例子展示了如何運用第一原理來打破現有框架,重新審視問題,並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案。

 

探月思維:先做了再說

 

書中有一個關於阿波羅計劃的例子很好地說明了探月思維的概念。

1962年,甘迺迪總統宣布了美國在10年內將人類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的目標,這被稱為「登月計劃」。在當時,這個目標看似不可能實現,因為人類對月球的了解極其有限,相關技術也尚未成熟。

然而,火箭科學家們並沒有因為目標的困難而退縮。相反,他們採用了探月思維,即先訂定大目標,再逐步克服過程中的困難。從確立登月的目標開始,他們動員了大量資源,整合了各方人才,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不斷的實驗、測試和改進,最終在1969年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壯舉。

這個例子充分展示了探月思維的力量:即便目標看似不可能實現,只要有勇氣設定大目標,並在實踐中逐步解決遇到的問題,最終有可能成功。

 

結語:船到橋頭自然直

 

火箭科學家腦中的兩個「人」完美融合:一個充滿瘋狂創意,無拘無束;另一個則極度務實,專注於將這些創意轉化為現實。他們能夠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應對極端挑戰,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這與「船到橋頭自然直」的觀念非常契合。這句話提醒我們,只要勇敢前行,困難和障礙最終都會有解決之道。正如菲茨傑拉德所言:「真正的智慧在於能夠同時擁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依然能夠正常行事。」火箭科學家們正是這樣的典型代表。

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實踐精神不僅推動了科技的進步,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啟示。這些品質不僅在他們的專業領域中不可或缺,同樣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啟發我們勇於創新、應對挑戰、實現目標。總之,只要我們堅定前行,即便面對再大的困難,也能如同船到橋頭自然直般迎刃而解。 

raw-image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津涔-avatar-img
2025/01/01
很有動力! 新年快樂😁
艾螽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1
津涔 新的一年就是要活力滿滿啊💪
心18-avatar-img
2025/01/01
路雖遠 行則將至 事雖難 做則必成
艾螽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1
心18 超讚的註解🤩原來荀子老早就寫下這個道理了👍👍👍
艾螽斯-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5
大家都在看!恭喜你的〈《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2025,一飛衝天:不是喝了再上,是做了再說〉入選即時精選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211會員
222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2025/04/24
這篇文章介紹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充滿趣味的人生故事與獨特的學習方法,並以「生成式AI」為例,示範如何運用費曼學習法。文章涵蓋費曼的奇聞軼事、父親的教育理念,以及費曼學習法的步驟與優點,旨在啟發讀者培養主動學習、深度思考與樂在學習的態度。
Thumbnail
2025/04/24
這篇文章介紹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充滿趣味的人生故事與獨特的學習方法,並以「生成式AI」為例,示範如何運用費曼學習法。文章涵蓋費曼的奇聞軼事、父親的教育理念,以及費曼學習法的步驟與優點,旨在啟發讀者培養主動學習、深度思考與樂在學習的態度。
Thumbnail
2025/04/22
《六頂思考帽》提供一套結構化思考框架,幫助個人或團隊做出更周全的決策。文章詳細解釋六種帽子(白、紅、黃、黑、綠、藍)各自代表的思考維度,並輔以生活化例子與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創業決策、作家轉型等,說明如何避免思維混亂,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平衡。此外,文章比較了六頂思考帽與SWOT分析法的異同。
Thumbnail
2025/04/22
《六頂思考帽》提供一套結構化思考框架,幫助個人或團隊做出更周全的決策。文章詳細解釋六種帽子(白、紅、黃、黑、綠、藍)各自代表的思考維度,並輔以生活化例子與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創業決策、作家轉型等,說明如何避免思維混亂,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平衡。此外,文章比較了六頂思考帽與SWOT分析法的異同。
Thumbnail
2025/03/2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在於,管理者應該先管理好自己,才能有效管理他人和組織。文章從自我管理、時間管理和決策三個方面闡述了德魯克的管理思想,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避免重複性危機、提升決策效率、以及從系統性角度解決問題,避免流於表面的忙碌。
Thumbnail
2025/03/2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在於,管理者應該先管理好自己,才能有效管理他人和組織。文章從自我管理、時間管理和決策三個方面闡述了德魯克的管理思想,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避免重複性危機、提升決策效率、以及從系統性角度解決問題,避免流於表面的忙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火箭科學家的思維值得學習的原因: 1. 發散性思維:火箭科學家常採用發散性思維來創造新點子,而不是局限於現有的經驗和選項。 2. 第一原理思維:從基礎原理出發,重新審視問題,找到創新解決方案。 3. 探月思維:火箭科學家設立大目標,先行動再解決問題,類似於「探月計劃」。
Thumbnail
火箭科學家的思維值得學習的原因: 1. 發散性思維:火箭科學家常採用發散性思維來創造新點子,而不是局限於現有的經驗和選項。 2. 第一原理思維:從基礎原理出發,重新審視問題,找到創新解決方案。 3. 探月思維:火箭科學家設立大目標,先行動再解決問題,類似於「探月計劃」。
Thumbnail
如何養成主動又深入的思考? 首先是要能定義問題。 再來是架構問題,找出最核心最根本的邏輯與規則,一層層剝開事物表現,看到本質後,再一層一層往上架構,比如馬斯特研發電池與太空船,就是所謂回到最根本的物理法則重新思考,不在原本或許是錯誤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第三是洞察與發現別人所未見
Thumbnail
如何養成主動又深入的思考? 首先是要能定義問題。 再來是架構問題,找出最核心最根本的邏輯與規則,一層層剝開事物表現,看到本質後,再一層一層往上架構,比如馬斯特研發電池與太空船,就是所謂回到最根本的物理法則重新思考,不在原本或許是錯誤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第三是洞察與發現別人所未見
Thumbnail
在《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書中,盧希鵬教授呼籲企業經營者善用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為企業找出的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而我也第一次嘗試運用兩種理論來檢視自身目前工作與生活的現況。對於職涯與人生的規劃,知道這兩個理論都讓我感到受用無窮。 談到創業,T
Thumbnail
在《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書中,盧希鵬教授呼籲企業經營者善用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為企業找出的第二曲線(The Second Curve),而我也第一次嘗試運用兩種理論來檢視自身目前工作與生活的現況。對於職涯與人生的規劃,知道這兩個理論都讓我感到受用無窮。 談到創業,T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給想要踏出創新舞台的你。 在你的創新之旅中,你可能面臨許多不確定的問題,或是缺乏具體的創新方向。這篇文章將為你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我將分享我在創新旅程中,結合科學、工程與營運三大元素的洞見,這也是我在這場創新旅程中獲得的三個重要體悟。 體悟1 - 學習科學家的探索精神:科學家的工作就是減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給想要踏出創新舞台的你。 在你的創新之旅中,你可能面臨許多不確定的問題,或是缺乏具體的創新方向。這篇文章將為你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我將分享我在創新旅程中,結合科學、工程與營運三大元素的洞見,這也是我在這場創新旅程中獲得的三個重要體悟。 體悟1 - 學習科學家的探索精神:科學家的工作就是減少
Thumbnail
有想像力的人,才有實踐夢想的創造力兒子因為圖書館的一本描述火箭發射的故事書 愛上了一切有關火箭的事物 包含也介紹了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正在研發新型態的火箭 雖然以四歲的孩童而言,航太知識連大人都很難理解 只能盡自己所知的一切,帶給孩子無限的想像力 很多人說 學齡前的孩童常處在現實與想
Thumbnail
有想像力的人,才有實踐夢想的創造力兒子因為圖書館的一本描述火箭發射的故事書 愛上了一切有關火箭的事物 包含也介紹了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正在研發新型態的火箭 雖然以四歲的孩童而言,航太知識連大人都很難理解 只能盡自己所知的一切,帶給孩子無限的想像力 很多人說 學齡前的孩童常處在現實與想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分享關於我在看書時,關注到自己的思維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會分享關於我在看書時,關注到自己的思維方式。
Thumbnail
從1960年開始,科學家們就不斷地嘗試做出可以回收的火箭。而他們當時所設下的限制是: 1. 火箭的回歸必須依靠空氣力學的升力 2. 減緩火箭的下降速度 只可惜,這條限制反而讓他們無法思考沒有機翼的解決辦法。一直到馬斯克建立思考框架時…
Thumbnail
從1960年開始,科學家們就不斷地嘗試做出可以回收的火箭。而他們當時所設下的限制是: 1. 火箭的回歸必須依靠空氣力學的升力 2. 減緩火箭的下降速度 只可惜,這條限制反而讓他們無法思考沒有機翼的解決辦法。一直到馬斯克建立思考框架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