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老師的路上,教檢必考的教育哲學,在開始工作之後就鮮少有人提及。
往往我們花費許多心力思考課程該如何規劃、焦頭爛額於處理班上發生的各種狀況,乃至於行政鋪天蓋地需要完成的任務。
教育哲學漸漸從我們的生命中遠離。
最近在讀黃武雄的《童年與解放》
,卻忽然再次感受到教育哲學的威力。
黃武雄老師在描述現代教育中他所看到的現象後,梳理歐洲哲學與教育之間的互動歷程——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漸漸從自然中剝離,「理性」成為普世的追求。
但是哲學家們不滿意這樣的狀態,十八世紀前後,自然主義者紛紛重新討論
「人」到底是什麼?
理性有沒有可能不是身而為「人」的最高準則?
而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出所謂完整的人?
以上種種,在教育現場工作幾年後,讀起來頗有驚心動魄之感。
因為,所有關於「我」希望怎麼規劃課程、「我」想要如何對待學生、「我」冀盼學校成為什麼樣子、……通通都根植於「我們如何理解人的存在」,這正是教育哲學背後的大前提。
再往外延伸,「我們期待自己被如何對待」、「我們相信社會可以成為什麼樣子更加美好」可成為教育者思考的依歸,而這些問題最後都可以再拉回「『我』是什麼樣的教育工作者」這個大哉問——自己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了嗎?我的行動是否回應到我的信念?
我們常常想要找到某些工具方法解決在教育現場的問題,卻在過程中忘記了和自己好好對話。自然主義悄聲提醒著: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我所工作的對象也是一個完整的人。
教育哲學很重要,它帶領我們在前人的肩膀上,看看許多我們在社會行走的前提假設或許不是那麼理所當然,找到漫漫歷史之中與自己想法共振的巨大聲響,以及堅定自己的相信、在自己的相信之下行事。
於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將一次次為自己該怎麼走下去找到當下的答案,實踐,然後調整。
#教育哲學 #課程規劃 #師生關係 #人本 #教育工作者
(#7編)
關於我們是誰:
尋路教育工作室是由四個關注「如何成為自己喜歡模樣」的老師共同組成,正嘗試挑戰突破過往經驗的桎梏,自己也踏上「成為自己喜歡模樣」的路上。
我們深耕「內在探索、生涯規劃、自主學習」相關主題,持續開發系列課程、工作坊、講座,以及建構「陪跑諮詢系統」,提供「一對一個人化」與「小團體共學」兩種機制的服務,希望陪伴中學生在「尋路」的過程,不僅看見世界的精采,更能看見自己的真實與獨特,用自己喜歡的姿態與變化萬千的世界共處。
我們會陸續整理撰寫與「內在探索、生涯規劃、自主學習」相關的文章,歡迎追蹤我們的沙龍!
若想即時獲得我們的資訊,歡迎追蹤
臉書:尋路教育工作室
IG:尋路教育工作室
若有進一步合作的需求,歡迎信箱聯絡:pathseekers.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