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與釋放:「粘り強い」-從煩躁到堅持完成練習的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早的阿斯坦加瑜伽練習,意外地成了一場心靈與雜念的拉鋸戰。

從一開始,我的注意力便似乎無法安穩地停留在當下。呼吸的節奏忽快忽慢,動作也顯得僵硬不協調。我努力告訴自己要專注,但滿腦子卻充滿了胡思亂想:待辦事項、生活中的小煩惱,甚至毫無意義的片段念頭都蜂擁而至。我不禁開始懷疑,自己今天真的能完成這堂課嗎?隨著練習的序列進行,我的心更是被那種對時間流逝的焦躁感填滿。「什麼時候才會結束?」這句話在腦海裡不斷盤旋。每個動作都像是拉長了時間,讓我覺得課程無限漫長。

然而,就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卻選擇不放棄,「粘り強い」。聽著老師的指令,不去比較與周圍同學的動作差異,一步步完成所有的動作。當課程進入中後段,我開始感覺到雜念不再那麼凌亂,呼吸也漸漸穩定下來。也許是身體記住了這些序列的節奏,也許是我的意志終於拉回了一些專注力。

隨著最後一個序列結束,我和老師說了聲「新年快樂」。心想終於下課了~ 耶!!!

回到家後,坐在沙發上,我閉上眼睛,筋骨間的酸軟提醒著我剛剛經歷的瑜珈練習,但更多的是一種從內到外的放鬆感。身體彷彿變得輕盈,而那些腦中雜念,也被一一釋放。即使這堂課程曾讓我感到漫長難熬,我慶幸自己沒有選擇逃避,(說實話,我真心覺得我沒辦法做完…我想躺平休息😴🤣)而是全程堅持下來。這不僅僅是身體的鍛煉,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洗滌。

生活中總會有那些看似難熬的時刻,但當我們選擇堅持,或許就能在過程中找到釋然與平靜。這不只是身體的舒展,還有對生活的重新連結。而這種感受,正是這次瑜伽練習帶給我的禮物。

要迎接農曆年了,也祝福自己還有各位瑜伴們「新年快樂」 「身體健康」「心想事成」囉🥰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瑜伽對我而言,不僅是一種身體鍛鍊,更是尋找內心平衡的美好旅程。而閱讀,則為我打開了心靈成長的大門,特別是關於哲學、身心靈、語言學習及日本療癒系與心理成長系類的書籍,都能帶給我無窮的靈感與啟發。同時我很喜歡跟朋友們分享讀後的感想,探索並討論如何將將書籍的智慧實踐於日常生活,實現身心、工作與經濟的平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ogacatxcat 的其他內容
近一年了,重新回到空中ヨガ的練習,我發現自己跟上一次練習在心情上/肌肉上的壓力都減輕了很多,整體是順暢平靜的。 休養這段時間,我每天都練習冥想與身體的對話,不但增加覺察能力,更讓我認識自己。 這次我懸掛在空中的那一刻,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肌肉的用力和身體的掌控。這跟之前的心理恐懼不安成了強烈對比。
培養內心的平靜與自由,擁有鬆弛感「心のゆとり」,需要從減少內心負擔、練習放鬆、留白、培養感恩、學會拒絕、與自己對話及享受小確幸等方面著手,並持續練習,才能在生活中建立緩衝區,感受更多平靜與自由。
近一年了,重新回到空中ヨガ的練習,我發現自己跟上一次練習在心情上/肌肉上的壓力都減輕了很多,整體是順暢平靜的。 休養這段時間,我每天都練習冥想與身體的對話,不但增加覺察能力,更讓我認識自己。 這次我懸掛在空中的那一刻,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肌肉的用力和身體的掌控。這跟之前的心理恐懼不安成了強烈對比。
培養內心的平靜與自由,擁有鬆弛感「心のゆとり」,需要從減少內心負擔、練習放鬆、留白、培養感恩、學會拒絕、與自己對話及享受小確幸等方面著手,並持續練習,才能在生活中建立緩衝區,感受更多平靜與自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實踐瑜伽修行後,感覺自己的感知更為敏銳了,內心的視覺畫面也逐漸擴大與深廣,外貌上似乎眼睛更加明亮且綻放(沒有鬆垮、懶惰眼⋯) 一個人照顧家庭,有時很難固定進行身體的瑜珈練習:有時是下午、有時是睡前,這是目前摸索出來可以進行的時間。 🔹南懷瑾 講述《瑜伽師地論》p.26 據
Thumbnail
因為一輩子很長,這中間會發生很多很多事情,我們控制得了的、我們控制不了的,但無論怎麼樣的轉變,都願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好好和自己相處,用無條件的愛去滋養自己。
Thumbnail
在瑜珈課裡,有時動作無法以語言仔細描述,要能順利完成體式,「心領神會」這四個字很重要。
在瑜珈課上,透過身體的感受和專注當下的練習,讓人能夠放下煩惱,感受身體的流動和與自己對話的方式。這篇文章描述了上完瑜珈課後的舒緩感受和對下次上課的期待。
2024/4/3是艾揚格協會(是瑜伽派系),邀請印度的Raya老師來台做分享教學的第一天。 想著連續五天瑜伽課,可能無法抽出時間好好錄影,於是清晨六點半,不清醒的我努力睜開還黏著的眼皮,爬起身洗漱,表定7:30-40預計出門,8:30必須報到,領購買的輔具包,沒想到出現了第一個意外,過度疲憊讓我遲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這兩日比較忙碌,但還是有堅持下來繼續做瑜珈,希望哪天變成柔軟度超好的人,物理上,至於社會學的部分就留待時間磨練。 目前程度還停留在小小伸展,不過是更加瞭解自己身體的一段小時光。 執行自己的儀式感,點開影片,在輕柔和緩音樂中,進行睡前瑜珈來段身心對話,聽身體告訴你自己哪裡緊繃、哪裡痠痛,又或者是做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實踐瑜伽修行後,感覺自己的感知更為敏銳了,內心的視覺畫面也逐漸擴大與深廣,外貌上似乎眼睛更加明亮且綻放(沒有鬆垮、懶惰眼⋯) 一個人照顧家庭,有時很難固定進行身體的瑜珈練習:有時是下午、有時是睡前,這是目前摸索出來可以進行的時間。 🔹南懷瑾 講述《瑜伽師地論》p.26 據
Thumbnail
因為一輩子很長,這中間會發生很多很多事情,我們控制得了的、我們控制不了的,但無論怎麼樣的轉變,都願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好好和自己相處,用無條件的愛去滋養自己。
Thumbnail
在瑜珈課裡,有時動作無法以語言仔細描述,要能順利完成體式,「心領神會」這四個字很重要。
在瑜珈課上,透過身體的感受和專注當下的練習,讓人能夠放下煩惱,感受身體的流動和與自己對話的方式。這篇文章描述了上完瑜珈課後的舒緩感受和對下次上課的期待。
2024/4/3是艾揚格協會(是瑜伽派系),邀請印度的Raya老師來台做分享教學的第一天。 想著連續五天瑜伽課,可能無法抽出時間好好錄影,於是清晨六點半,不清醒的我努力睜開還黏著的眼皮,爬起身洗漱,表定7:30-40預計出門,8:30必須報到,領購買的輔具包,沒想到出現了第一個意外,過度疲憊讓我遲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這兩日比較忙碌,但還是有堅持下來繼續做瑜珈,希望哪天變成柔軟度超好的人,物理上,至於社會學的部分就留待時間磨練。 目前程度還停留在小小伸展,不過是更加瞭解自己身體的一段小時光。 執行自己的儀式感,點開影片,在輕柔和緩音樂中,進行睡前瑜珈來段身心對話,聽身體告訴你自己哪裡緊繃、哪裡痠痛,又或者是做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