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潛藏在教育中的兩難議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小時候,許多父母常對孩子說:「你是我的小公主」、「你是我的小王子」。在年幼時期,或許因為受到長輩的疼愛,孩子真的會感受到這樣的特別待遇。然而,如果父母在管教上缺乏適當的引導與規範,孩子可能真的會內化這種「小公主」或「小王子」的心態,進而影響其價值觀與行為,最終導致一系列框架與適應問題。最近在撰寫專業倫理的教材時,我發現許多問題的解決方式,往往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與選擇。例如,在課堂上是否能夠吃雞腿?有些人認為可以,因為上課本來就應該享有一定的自由;但也有人認為不行,因為上課是一個公共場域,雞腿的香氣可能會影響到其他人。這類看似微小的選擇,實際上反映了個體對於倫理與社會規範的不同理解,也展現了價值觀的多元性與衝突。

量大自然變成主流

在過去的社會脈絡中,我們強調多元尊重,因此相關的配套措施與制度也隨之發展。然而,倫理觀念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的演進不斷調整與變化。例如,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婚姻是家族的一部分,具有承擔家族責任的意義,而現今的觀念則逐漸轉向個人選擇的自由。當婚姻出現問題,若雙方無法有效溝通,離婚便成為合理的選項。這種變化或許與個體意識的崛起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當我們在當代討論「利他自益」的概念時,會發現這樣的脈絡對於學生或 Z 世代而言,並不一定能夠立即產生共鳴。許多長輩或許會覺得年輕人越來越不懂事,而筆者認為,這樣的倫理議題並不能單純以「對錯」來評判,而是時代環境變遷所造成的不同價值觀。在任何時代,當某個群體成為社會的主流,自然會主導社會價值與規範,影響政策與倫理觀念。而隨著新的主流興起,原有的主流可能會逐漸邊緣化,甚至因高齡社會的來臨,使得原本已退休的勞動力重新參與社會,這也導致了現今社會在價值觀、政治正確與世代衝突等議題上的不斷碰撞與衝突。

當倫理變遷應運於家庭

兄弟姊妹之間可能因成家後的利益考量,而產生不同的觀念。在這樣的情境下,原本理所當然的事情,有時候需要更深入地思考。當討論涉及金錢或利益的範疇擴大時,各方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見解,進而影響彼此的關係。這種狀態也可能因為某個人在處理方式上的偏差,而導致利益失衡,進一步引發連鎖效應。

舉例而言,當某人原本應該分配到特定的時間或資源,但因為他人過度占用,導致其他人的權益受到影響,這種變化往往不容易被察覺,卻會逐漸累積成衝突。而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討好型人格的人,原本可能被認為是擁有較高的適應力,但隨著時代變遷,他們的優勢也可能逐漸消失,因為當代的個人主義與權利意識日益強烈,導致個體的主權意識不斷擴張。

然而,當個人權益的意識與實際行動脫節時,可能會形成一種社會上的錯位現象,使整體社會進入向下螺旋的沉淪。而這種沉淪往往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發生的,因為人們可能只關注自身的權利,而忽略了整體的平衡與長遠發展。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過年的省思與一則理性男的故事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相互拜年,初二則是女性回娘家的日子。在這段時光裡,或許也是一個讓自己停下來回顧過往、重新思考的好時機。筆者在這期間聽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像是帶有寓言色彩的「神話」。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男性作者,我們姑且稱他為理性男。十年前這位男生在課堂上很少表達自己
利他與自我成長的交匯點 從小,師長們經常教導我們要多行善事,例如幫助老婆婆過馬路、捐發票,或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些話從許多長輩口中時常聽到,但這些行為究竟能帶來什麼幫助呢? 對我而言,或許有幫助,或許沒有。然而,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些行動能成為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積累底氣的戰績
和之國的體驗與運用 旅者作為一名從事戶外活動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這次特意前往和之國進行了一次爬山的體驗之旅。此行的第一站是擁有百年歷史的淺間神社。 神社的訪客中,和之國當地人並不多,這或許與今天是上班日有關,而大部分訪客則是來自大唐語系的旅人。在這裡,旅者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協力費制度——鳥
今天旅者陪伴家人前往衣服市場購物,這主要是因為和之國的天氣不穩定,原計畫中的著名景點因天候不佳而被雲霧遮住一半,因此臨時更改行程,改到特價商場進行採購。父親對於鞋子有特別的熱愛,於是專程去了他最喜歡的兩家店挑選心儀的鞋款。 結束鞋子的選購後,一家人又前往服飾店購買衣物。對於父親來說,挑選衣物和
富士山之所以令人稱道,絕非沒有理由。孔子周遊列國,或許並不僅僅是為了說服君王,更是透過與當地商家和居民的交流,汲取不同的見解。 旅人騎著駿馬來到山區,發現這裡有連接兩地的空中纜車,但因地形關係,部分路段受到限制,原本計畫中的地點也因此做了調整。旅人的特點在於,他們不像私塾的學子那般受到約束,而
浪人屬性~~看似簡單的旅行, 「人生」當中在各時代有著屬於其「時間贈禮」, 故事的序幕, 到了和之國,到了東市租了一台不錯的駿馬, 與旅者所屬國家的騎馬規則不同, 在夾長的山谷中,因綿綿密密的山路, 馬兒撞上城鎮燈籠, 馬兒租借有的其保險的契約, 需要先與租借中心先說明發生事件,
過年的省思與一則理性男的故事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相互拜年,初二則是女性回娘家的日子。在這段時光裡,或許也是一個讓自己停下來回顧過往、重新思考的好時機。筆者在這期間聽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像是帶有寓言色彩的「神話」。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男性作者,我們姑且稱他為理性男。十年前這位男生在課堂上很少表達自己
利他與自我成長的交匯點 從小,師長們經常教導我們要多行善事,例如幫助老婆婆過馬路、捐發票,或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些話從許多長輩口中時常聽到,但這些行為究竟能帶來什麼幫助呢? 對我而言,或許有幫助,或許沒有。然而,從個人成長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些行動能成為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積累底氣的戰績
和之國的體驗與運用 旅者作為一名從事戶外活動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這次特意前往和之國進行了一次爬山的體驗之旅。此行的第一站是擁有百年歷史的淺間神社。 神社的訪客中,和之國當地人並不多,這或許與今天是上班日有關,而大部分訪客則是來自大唐語系的旅人。在這裡,旅者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協力費制度——鳥
今天旅者陪伴家人前往衣服市場購物,這主要是因為和之國的天氣不穩定,原計畫中的著名景點因天候不佳而被雲霧遮住一半,因此臨時更改行程,改到特價商場進行採購。父親對於鞋子有特別的熱愛,於是專程去了他最喜歡的兩家店挑選心儀的鞋款。 結束鞋子的選購後,一家人又前往服飾店購買衣物。對於父親來說,挑選衣物和
富士山之所以令人稱道,絕非沒有理由。孔子周遊列國,或許並不僅僅是為了說服君王,更是透過與當地商家和居民的交流,汲取不同的見解。 旅人騎著駿馬來到山區,發現這裡有連接兩地的空中纜車,但因地形關係,部分路段受到限制,原本計畫中的地點也因此做了調整。旅人的特點在於,他們不像私塾的學子那般受到約束,而
浪人屬性~~看似簡單的旅行, 「人生」當中在各時代有著屬於其「時間贈禮」, 故事的序幕, 到了和之國,到了東市租了一台不錯的駿馬, 與旅者所屬國家的騎馬規則不同, 在夾長的山谷中,因綿綿密密的山路, 馬兒撞上城鎮燈籠, 馬兒租借有的其保險的契約, 需要先與租借中心先說明發生事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越來越多經濟條件好、高消費力的家長群渴求此類人才,少子化的情況下,大家追求的是更優質、精準的教育模式,只要能讓小孩體會更有趣、溫馨、充滿刺激與樂趣的學習與生活方式,他們願意花錢投資。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對孩子來說,大多期待自己能趕緊成年,離開原生家庭獨立生活,因為那是自己成長的證明,也是開始能掌控自己人生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等到出社會一段時間,也許碰到情投意合的另一半,成立屬於自己的家庭,在雙方步入禮堂的那一刻,相信每一對新人都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未來會像童話故事裡的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每回出門,大家都稱讚我把兩個女兒教的很好,實際上,兩個女兒的教育是我人生最大的挫敗! 從小我就看出大女兒很女性,不論優缺點;小女兒就是大喇喇的。所以很早我就用養大俠的方式去養大女兒,用養公主的方式來培育小女兒。結果公主還是公主、大俠依舊是大俠。 後來我發現了,孩子想長成什麼樣子,早就註定好了。我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對一位十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所接收到的,往往就是「對事『也』對人」,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壞的,孩子會認為「我是壞的」,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不好的,孩子會認為「我是不好的」。
Thumbnail
這是我探索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生活系列的第三篇,繼續分享給各位: 🟡 寶劍侍者(學習、思考、表達、溝通) 在高中以前都算是資優生,在眾人眼中是個自動自發的乖乖牌,爸媽也會灌輸我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導致在金錢、生活或其他方面都是小白),我也表現不錯。前面提到,我很需要外在的認同,因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越來越多經濟條件好、高消費力的家長群渴求此類人才,少子化的情況下,大家追求的是更優質、精準的教育模式,只要能讓小孩體會更有趣、溫馨、充滿刺激與樂趣的學習與生活方式,他們願意花錢投資。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對孩子來說,大多期待自己能趕緊成年,離開原生家庭獨立生活,因為那是自己成長的證明,也是開始能掌控自己人生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等到出社會一段時間,也許碰到情投意合的另一半,成立屬於自己的家庭,在雙方步入禮堂的那一刻,相信每一對新人都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未來會像童話故事裡的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每回出門,大家都稱讚我把兩個女兒教的很好,實際上,兩個女兒的教育是我人生最大的挫敗! 從小我就看出大女兒很女性,不論優缺點;小女兒就是大喇喇的。所以很早我就用養大俠的方式去養大女兒,用養公主的方式來培育小女兒。結果公主還是公主、大俠依舊是大俠。 後來我發現了,孩子想長成什麼樣子,早就註定好了。我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對一位十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所接收到的,往往就是「對事『也』對人」,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壞的,孩子會認為「我是壞的」,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不好的,孩子會認為「我是不好的」。
Thumbnail
這是我探索內在小孩-回顧童年生活系列的第三篇,繼續分享給各位: 🟡 寶劍侍者(學習、思考、表達、溝通) 在高中以前都算是資優生,在眾人眼中是個自動自發的乖乖牌,爸媽也會灌輸我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讀書(導致在金錢、生活或其他方面都是小白),我也表現不錯。前面提到,我很需要外在的認同,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