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記】離職系列的開始——我走過的現實與轉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準離職的日子,戲還沒落幕,但心已經走了
2025 年 1 月 31 日,是表定的離職日。但其實早在 1 月 13 日左右,我的心態已經進入「準離職」模式,開始倒數計時,甚至有點像站在舞台邊,等著最後一場戲演完就收工離場。
這次離職不是人生第一次,但整個過程充滿各種角力、談判、內外應對的戲碼,讓人覺得職場果然是個永遠不會無聊的修羅場。既然要離開,當然也想來個徹底的反思,順便用不同的角度,來聊聊這一路上看到的、學到的、踩過的坑,還有那些五味雜陳的心境轉折。
離職的契機開始離職系列的連載

離職的契機開始離職系列的連載


傳產的邏輯:保守求生存,風險能少則少

  待過幾間傳產,深刻體會到一個道理:只要公司還能活下去,它就不會冒太大的風險。這些企業有個共同點,就是比起什麼創新、轉型、突破,他們更在意的是:「這個決策會不會影響我們穩定獲利?」

  所以,你可以在開會時聽到主管們嘴上掛著「要改變、要創新、要突破」,但當你真的拿出計畫時,第一個問題永遠是:「那這樣成本要多少?能賺多少?」這時候你就知道,這場會議大概又是一場「想變又不敢變」的拉扯。

  有時候會覺得這種短視近利很讓人沮喪,但不得不承認,這種風險控管的生存哲學,確實讓這些企業能夠在市場上活那麼久,至少比那些衝過頭、賭一把結果掛掉的企業好得多。

  當然啦,要改變這種企業文化並不容易,因為真正能讓企業變革的通常是「上層的決心」,而不是基層員工的熱血。如果你有理想,當然可以努力試試,但現實是,多數時候會變成你在努力,而公司繼續「看看就好」。


職場政治: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走

  職場政治一直都在,重點只是你要不要參與。主管能坐在那個位子,絕對不是因為運氣好,而是因為他符合這間公司的遊戲規則。你覺得他不夠優秀、不會管理?但問題是,他的老闆覺得他可以,那你又能說什麼?

  所以,這種時候你有兩條路可以選:

  1. 玩政治,把他拉下來,換你上去。(但這條路需要時間、手腕,還得看你有沒有資源跟靠山。)
  2. 瀟灑離開,去找更適合自己的環境。(這條路看似簡單,但找到一個真正適合的地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說到底,職場沒有「好」或「不好」,只有適不適合。有些人擅長政治鬥爭,那這個環境可能會讓他如魚得水;有些人不想搞這一套,那就要接受自己的發展可能會受限,或者乾脆換個地方。


離職時,看清了人性

  離職前的最後幾天,反而是讓我看清一些人際關係的時候。平常沒什麼互動的同事,這時候忽然變得客氣起來,紛紛過來說些場面話:「以後有機會再合作!」、「要常回來看看喔!」聽起來很溫暖,但其實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離職之後,大家各自有各自的路,真的會再見面的,少之又少。

  最讓我感慨的是,是一位我曾經花最多時間提攜的後輩,卻是最快與我切割的人。我花了很多時間帶她,給她資源、教她東西,甚至幫助她在公司裡站穩腳步。表面上,我們的互動很好,但其實我一直都能感受到她的某些言行是帶著目的性的。

  在我確定要離職的時候,她私下來找我,說了一句話:「我要做一些因應未來需要上的表態與切割,希望你能理解。」當下我心裡只想說:「行,妳要演就演吧。」畢竟這是職場,她不是錯,只是選擇站在對自己最有利的位置

  這種情況說穿了也不奇怪,人都希望被認同,但又不想得罪任何人。如果切割能讓她在公司裡站得更穩,那她就會毫不猶豫地這麼做。這是職場的生存法則,只是這一次,我親身體會到而已。

  說到底,這算是一筆失敗的投資,但至少我認賠出場,下一次知道哪些人值得付出,哪些人不值得。


離職,才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這次離職,對我來說不只是換工作,而是一次真正的人生轉折。過去半年,發生了很多事,親人離世、摯友離開、感情上的變動,讓我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路,我到底想怎麼走?

  結果,我決定放下傳產的世界,轉向自己真正有興趣的領域——AI與教育,開始自由接案的生活。這不只是換個跑道,而是換個人生模式,從「企業內部的一份子」,變成「自己人生的掌舵者」(偉大航道出發前總要發個豪語是吧?)。

  這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但也是一個不得不做的決定。因為如果再不改變,我可能會在同樣的職場遊戲裡耗掉接下來的十年,然後再回頭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試試看?」


主播台的小結

  嘗試透過這篇文章,記錄我的離職歷程,也記錄過去對職場現實的反思。如果你也跟我依樣曾經/或正在職場中掙扎,整理了一下這篇文章的重點分享:

  • 傳產不容易改變,不要奢望它會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 職場政治無處不在,玩得起就玩,玩不起就趕快走,不要拖。
  • 同事情誼未必能經得起時間考驗,誰才是真正的朋友,離職後才會知道。
  •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離職不代表結束,反而是另一種開始。

  這一次,我選擇轉身,迎向新的可能。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驗,歡迎留言分享,讓我們一起在這條路上,走得更明白、更灑脫(這個場景該搭配一種愴然的BGM)。


已經發布的【離職】系列

【離職】年前轉(離)職的決定

【離職】真心不騙?離職期間的微妙人際槓桿

【離職】離職後的莫須有:都是你的錯!

【離職】離職不失聯!如何優雅維繫客戶關係,讓職場人脈變資產

【離職】翻不過這個年?年前被資遣,如何守住你的客戶江山?

【離職】離職後,前下屬的真心話大冒險:一杯冷掉的美式咖啡如何優雅回沖

【離職】離職不是斷聯:聰明人都這樣經營與前上司的關係

【離職】離職不斷電:打造你專屬的廠商資源池

avatar-img
4會員
17內容數
用純粹主觀的方式深入解析曾經發生但現在還看得見的教育現場、時事觀察與可能是所謂「創新」商業或職場議題。 一切都是Jia's Talk,Just Tal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Thumbnail
如同標題所示,今天是我離職的前三天。 心境上有些微妙,於是決定寫下來此時此刻的想法。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算起來今天是離職後的第5天, 因為是突然性的提出離職,即便經過了近4個月 所有都還是按照工作的需求在過每一天,在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狀況, 離職的感覺其實很淡很淡,真的要說大概就是刻意被拔出來吧!! 剛整理這裡的文字,在歸類的同時也感到很迷惘 畢竟文字是我認為最真實的表達,又或是在這裡、我用的文字強度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提出辭呈那刻,意識到自大學開始,無論兼職、全職工作了超過10年;與文字打交道的日子裡,多少遇過、聽過了上萬種故事,平凡到你周遭也會發生,獨特到你罕有耳聞。歡迎你2024陪伴我,開始掏心掏肺掏記憶,分享跨域、跨年齡的生活故事。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Thumbnail
如同標題所示,今天是我離職的前三天。 心境上有些微妙,於是決定寫下來此時此刻的想法。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算起來今天是離職後的第5天, 因為是突然性的提出離職,即便經過了近4個月 所有都還是按照工作的需求在過每一天,在只有自己才知道的狀況, 離職的感覺其實很淡很淡,真的要說大概就是刻意被拔出來吧!! 剛整理這裡的文字,在歸類的同時也感到很迷惘 畢竟文字是我認為最真實的表達,又或是在這裡、我用的文字強度
Thumbnail
離開公職、自由工作兩年,最近準備重回職場的我,如何整理、摘錄及定義這段自由時光,我又是為何離開自由工作身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