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離職的時刻,除了辦公桌上有許多需要打包帶走的個人物品,在工作期間努力累積的客戶關係是否也能「合理」地打包帶走?面對可能來臨的新生活,會不會擔心與過去的人事物斷了聯繫?畢竟換工作,代表著重生,但也不是投胎重來!尤其是那些曾經並肩作戰的客戶們,離職後該如何維繫這層關係,進一步讓未來的職涯發展更順遂呢?

圖:交接前多花點時間研究既有的客戶關係,成為未來助力!
告別舊東家,人脈別斷線!
每一次的轉換跑道,都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特別是對25~35歲最容易面臨轉職的年輕人來說,這階段正值職涯發展的黃金時期,職場的經驗人脈都正在累積階段。
然而,離職並不代表要跟過去的一切斷絕關係,反而更應該把握機會,將過去累積的人脈轉化為未來的助力。特別是與客戶建立的關係,更是我們職涯中寶貴的資產。從雙方角度看離職:不只是員工的變動
離職,對公司和客戶來說,也代表著一種變動。因此,離職員工在處理與客戶的關係時,不僅要考慮到自身的發展,也要體諒公司和客戶的立場,以下是從不同身分看待離職可能的影響:
- 公司角度:公司需要確保業務的順利交接,並盡力留住重要的客戶。
- 客戶角度:客戶習慣了與特定窗口合作,突然的變動可能會讓他們感到不安或不適應。他們可能會擔心未來的服務品質是否會受到影響,或是需要重新適應新的合作模式。
簡而言之,公司在乎的應該只是在相關交接事項是否完善,對於既有客戶的維護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或作法;對個人而言,關鍵在客戶的觀點,因為這些是我們要繼續經營的重點所在。
離職前:漂亮轉身,留下好印象
對此,在正式離開前,幾個小動作可以讓你漂亮轉身,為後續的關係維繫打下良好基礎:
- 及早告知,釋出善意:盡早告知主管和重要客戶你的離職計畫,讓公司有時間安排後續工作,也讓客戶有心理準備。告知時,應以誠懇的態度表達感謝,並強調公司會妥善安排後續服務,讓客戶安心。
- 完善交接,展現專業:仔細整理手邊的工作,製作詳盡的交接文件,並主動向接替的同事說明工作內容和客戶狀況。若時間允許,可安排與客戶共同會面,正式介紹接替人選,協助客戶順利過渡。
- 真誠溝通,建立連結:在與客戶的互動中,除了工作上的交接,也可以適時分享一些個人想法,例如未來的職涯規劃,或對產業趨勢的看法。這有助於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為後續的關係維繫打下基礎。
案例一、預留伏筆的離職
Tiffany在一家廣告公司擔任業務,離職前,她不僅仔細整理了客戶資料,還主動安排時間與幾位重要客戶見面,向他們介紹接替的同事,並說明未來的服務流程。這樣貼心的舉動,讓客戶們都感到非常安心,也為她日後與這些客戶的合作埋下了伏筆。
案例二、服務不中斷的安心感
David在一家金融公司擔任理財顧問,他離職前不僅詳細交接了客戶的投資組合,還主動與每位重要客戶進行了單獨會面,說明他未來的規劃,並承諾即使離開公司,也會持續關注市場動態,提供必要的協助。這樣的舉動讓客戶們非常感動,即使David離開後,仍有許多客戶主動與他保持聯繫。
離職後:保持聯繫,但不打擾
離開公司後,該如何拿捏與前客戶的互動分寸呢?以下幾個原則提供給大家參考:
- 專業至上,避免批評:維持專業的態度,避免在言談中批評前公司。
- 適度關心,君子之交:在節慶時傳送問候訊息,或偶爾關心客戶的業務狀況,讓他們感受到你的關心。
- 區分關係,因人而異: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採取不同的互動策略。對於僅有工作關係的客戶,可以透過寒暄、資訊分享等方式保持聯繫,若僅止於工作上的關係,則應避免過於深入的私下互動;對於私交較好的客戶,則可以更頻繁地互動,例如相約聚餐、參加活動等。
- 提供價值,而非推銷:避免過度推銷自己的新公司或服務,而是以提供有價值的資訊或協助為主。例如,可以分享產業趨勢分析、提供專業建議等,讓客戶感受到你的專業和關心。
- 尊重客戶意願,保持彈性:尊重客戶的意願,不要強求對方與你保持聯繫。若客戶表示希望由新的窗口服務,應給予尊重和理解。
- 心態調適: 要明白並非所有客戶都會在你離職後繼續與你保持聯繫,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重要的是,你已經盡力做好該做的事,並從中學習和成長。
切記! 過度頻繁的聯繫可能會造成客戶的困擾,甚至讓他們覺得你別有用心。保持適度的距離,才能讓關係更長久。
客戶端的聲音:他們在意的是什麼?
避免過度打擾客戶,又希望跟客戶保持關係,重新設身處地,才容易拿捏分寸。對此,客戶面對你的離職通常會在意以下幾點:
- 服務的延續性:他們希望即使換了窗口,也能得到同樣優質的服務。
- 專業的可靠性:他們希望新的窗口也能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 溝通的順暢性:他們希望新的窗口能快速了解他們的狀況和需求。
因此,離職員工在與客戶互動時,應盡力消除他們的疑慮,讓他們感受到你的誠意和專業。
利益衝突?聰明應對不踩雷
如果你離職後從事與原公司相關的業務,就必須特別留意利益衝突的問題。
- 競業條款:若簽訂了競業條款,務必遵守相關規定,避免觸法。
- 良性競爭:即使沒有競業條款,也應避免惡性競爭,例如挖角原公司的客戶或員工。
- 誠信經營:以誠信的態度經營事業,用專業和服務贏得客戶的信任。
- 避免負面言論:切勿在客戶面前批評前公司,這不僅不專業,也可能損害你自身的形象。
過來人經驗談
我曾輔導過一位創業家,他離開原本的公司後,成立了一家類似的公司。為了避免與前公司產生衝突,他選擇了不同的市場區隔,並提供更客製化的服務。這樣的策略不僅讓他成功開創了自己的事業,也與前公司維持了良好的關係。
同場加映:給25~35歲的你,人脈是職涯的寶藏
對正值職涯發展關鍵期的我們來說,經營人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經營自己。不斷提升專業能力、拓展人脈網絡、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在職場上走得更長遠,也能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優雅轉身的關鍵
離職是職涯中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只要用心經營,就能將過去的人脈轉化為未來的助力,在職涯道路上越走越寬廣,統整本篇的重點如下:
- 離職前做好交接,留下好印象,並做好萬全準備,建立信任關係。
- 離職後保持適度聯繫,展現專業與關心,提供有價值的互動。
- 面對利益衝突,謹慎應對,避免踩雷。
- 經營人脈,更要經營自己,畢竟職場是一時的,人生才是自己的。
離職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善用這些小撇步,不讓轉職中斷我們經營的人際關係,讓人脈存摺越存越多,在職場上走得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