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告知老師,等待老師回覆如何處理。曾經和同學發生了什麼事?是個重點。
有孩子天生擅長人際應對,或個性剛好較符合普遍的社會期待;有的則剛好相反,而較擅長其他方面。所以應對人際需要練習,就像不擅長數學的人需要多練習數學、不擅長英文的需要多練習英文、不擅長體育的人需要多練習體能......是一樣的,我們大人也是一直在練習著。
學校就是個小型社會,所以人際和學業,應該是一樣重要,除非離開學校後足不出戶、不接觸社會,否則低分的人際,可能會比低分的學業,容易帶來更多意料之外、難受的日子。
如果孩子很有主見,這種特質很棒;然而一體兩面,這樣的孩子,包容異己和察顏觀色的程度,可能較低。遇到隨和的同學,沒事,說不定同學還會很樂意跟著他走;但遇到地盤性很強的同學,可能就容易發生衝突而演變成被孤立的情形。
但發生衝突,很多時候反而是好事,能讓事情明朗,更了解彼此;所以,不用要求他們用忽略或忍耐來避免衝突。他們或許比較適合練習坦蕩、心平氣和、尊重別人的想法,來幫自己在人際上加分。
即使年紀小、即使剛開始人際關係不太好,沒關係,只要有時時去思考,遇到衝突時,真正打開耳朵和眼睛去了解別人的感受,練習處理衝突,也能逐漸有很不錯的人緣。
人際應對並不容易,連我們大人也會遇到人際煩惱,更何況是孩子。陪孩子多思考、有意識地去練習,就會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