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從心理支持到職涯轉型——EAP在員工離職中的全方位應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職場分手」也能好聚好散,企業如何靠EAP把離職變成一門藝術?
EAP讓企業將離職變為一門藝術

EAP讓企業將離職變為一門藝術


離職,一場比分手更複雜的「職場愛情劇」

  「親愛的,我們分手吧。」這句話若出現在辦公室,殺傷力可能不亞於情侶間的告別。某科技公司員工小張在遞出辭呈時,精心策劃了一場「離職儀式」——桌上擺著寫滿抱怨的千字文、電腦螢幕貼著「老子不幹了」的便利貼,甚至自製了一張「離職證明書」塞進主管抽屜。然而,這齣「職場分手大戲」的結局卻是:公司被他在Dcard上的「血淚控訴」洗版,品牌形象瞬間崩成渣渣。

  這不是特例。當Z世代把離職當成「日常任務」,企業若還在用「冷處理」或「塞紅包」的老招,簡直像用翻蓋手機回覆IG限動——過時又尷尬。好在,歐美企業早已練就一套「優雅分手術」:員工援助計劃(EAP),讓離職從「撕破臉」升級成「雙向奔赴」的轉型契機。


離職焦慮退散!EAP的心理急救包

「被裁員不是世界末日,但崩潰可能是。」

  當企業宣布裁員時,員工的情緒反應堪比「分手五階段」:否認(「不可能是我!」)、憤怒(「憑什麼裁我!」)、討價還價(「再給我一次機會!」)、抑鬱(「我的人生完了……」),最後才是接受。EAP在此時扮演「情緒防護罩」,透過三階段介入:

  1. 裁員前的「心理體檢」
    透過專業量表篩選高風險員工(如易怒、高自殺傾向者),並提前進行心理疏導。例如,某企業在裁員前舉辦「壓力管理工作坊」,教員工用「番茄鐘呼吸法」冷靜,結果當天零衝突5。
  2. 面談日的「情緒拆彈專家」
    EAP專家建議主管避免說「公司也是不得已」這類廢話,改以「你的技能在市場很搶手」等正向話術,並在現場設置「心理急救站」。曾有員工聽聞被裁後衝上15樓窗台,EAP專家靠兩小時傾聽與安撫,成功阻止悲劇。
  3. 離職後的「持續療癒」
    一位被裁員的工程師每天假裝上班,躲到公園發呆,直到EAP顧問引導他參加「職涯轉型營」,才重拾自信。企業若放任離職員工「自生自滅」,等於放任品牌形象被負評轟炸。

離職不是終點,EAP幫你「職涯轉型」開外掛

「與其送他離職金,不如給他一份『未來地圖』。」

  EAP的終極目標,是讓員工「帶著感恩離職,甚至變成合作夥伴」。例如:

  • 技能盤點與市場對接
    某零售業透過EAP為離職員工提供「技能鑑定報告」,並媒合至合作企業。一位櫃姐因「客戶安撫術」被推薦至公關公司,反而開啟事業第二春。
  • 創業輔導與資源連結
    矽谷新創公司為裁撤的工程師開設「創業加速器」,提供法律諮詢與天使投資人資源,結果3年內孵出5家估值破億的新創,離職員工反而成了生態圈盟友。
  • 心理資本充值站
    EAP的「轉職馬拉松計畫」包含模擬面試、LinkedIn履歷健檢,甚至「失敗療癒小組」。數據顯示,參與計畫的員工平均求職週期縮短40%,且對前東家的好感度提升60%。

成功案例——那些靠EAP把「離職危機」變「品牌加分題」的企業

  1. 谷歌:裁員也能裁出幸福感?
    谷歌在2024年裁撤AI部門時,不僅提供6個月EAP心理諮詢,還開設「AI技能轉型營」,協助員工銜接醫療、金融等新領域。結果離職員工在Glassdoor上的公司評分不降反升,更吸引大批人才主動投履歷。
  2. 萬科:綠色離職方程式
    這家地產巨頭將EAP與ESG結合,為離職員工提供「綠色職涯諮詢」,例如輔導轉型至永續建築領域,並舉辦「校友交流會」。離職員工參與環保專案的比例增加35%,企業形象獲《財星》評為「最友善前雇主」。
  3. 武漢地鐵:離職員工變品牌大使
    透過EAP建立「心理健康中心」與「職涯校友網」,離職員工可終身免費參加培訓課程。一位離職站務員轉行成為旅遊Youtuber,還自發拍攝「武漢地鐵冷知識」系列影片,為公司帶來源源不絕的正向曝光。

EAP,一場企業與員工的「成熟戀愛」

  離職,從來不該是「老死不相往來」。當企業學會用EAP說:「你值得更好的,但記得新公司團購要找我們哦!」(沒錯,這是某主管的EAP金句),離職就能從「職場鬼故事」變成「人才生態圈」的起點。

  畢竟,今天你幫員工優雅退場,明天他可能是你的客戶、合作夥伴,甚至回頭拯救專案的王牌救星——這才是現代企業「分手後還能當朋友」的最高境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dam Huang-avatar-img
2025/02/10
企業在員工離職時,應超越僅提供離職金的傳統做法,透過員工協助計劃(EAP)提供心理支持與職涯轉型協助,協助員工規劃未來,展現對員工的關懷,並有助於企業形象提升。
Keith-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0
Adam Huang 台灣有導入這樣服務的企業不多,提供服務的公司也不多就是了……來開一間?!
avatar-img
Jia's Talk 嘉式頭殼
12會員
62內容數
用純粹主觀的方式深入解析曾經發生但現在還看得見的教育現場、時事觀察與可能是所謂「創新」商業或職場議題。 一切都是Jia's Talk,Just Talk
2025/02/24
AI如何讓EAP從硬核訓練變輕鬆滿分?這篇報導幽默解析AI如何提升效率與個性化體驗,試算三產業效益:半導體年省1.3億;教育出版產出增7,200萬,咖啡店(500人)省1,340萬。初期成本170萬-900萬,第一年回本並賺翻。時程建議:半導體12個月速攻,出版9個月快取,咖啡店15個月穩進。
Thumbnail
2025/02/24
AI如何讓EAP從硬核訓練變輕鬆滿分?這篇報導幽默解析AI如何提升效率與個性化體驗,試算三產業效益:半導體年省1.3億;教育出版產出增7,200萬,咖啡店(500人)省1,340萬。初期成本170萬-900萬,第一年回本並賺翻。時程建議:半導體12個月速攻,出版9個月快取,咖啡店15個月穩進。
Thumbnail
2025/02/23
AI如何讓員工協助方案(EAP)變身企業訓練神器?本文幽默解析AI整合EAP如何提升訓練效果、降低成本、促進員工心理健康,並打造正面企業形象。從個人化學習到24/7心理支持,AI讓訓練更聰明、員工更健康。
Thumbnail
2025/02/23
AI如何讓員工協助方案(EAP)變身企業訓練神器?本文幽默解析AI整合EAP如何提升訓練效果、降低成本、促進員工心理健康,並打造正面企業形象。從個人化學習到24/7心理支持,AI讓訓練更聰明、員工更健康。
Thumbnail
2025/02/21
EAP搭上AI這班快車,不只幫工程師減壓,還讓HR在人才戰場上殺出重圍。例如AI監測你敲鍵盤的速度,發現你快崩潰時立刻送上冥想建議,甚至講個冷笑話讓你放鬆。這可不是科幻,而是現實!數據顯示,AI升級的EAP能讓員工滿意度飆升25%,離職率砍15%,連申請者都多20%。
Thumbnail
2025/02/21
EAP搭上AI這班快車,不只幫工程師減壓,還讓HR在人才戰場上殺出重圍。例如AI監測你敲鍵盤的速度,發現你快崩潰時立刻送上冥想建議,甚至講個冷笑話讓你放鬆。這可不是科幻,而是現實!數據顯示,AI升級的EAP能讓員工滿意度飆升25%,離職率砍15%,連申請者都多2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最近,一則社會案件引起了廣泛關注:某科技公司技術長因離職事宜與公司負責人發生爭執,最終不幸遇害。這起悲劇令人震驚,也提醒我們,離職牽涉到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情緒。我們沒辦法確認主管在面對離職申請時一定能正面應對, 但我們可以主動管理這個場面, 讓離職過程往正面走。
Thumbnail
離職時好好交接,跟同事離職餐敘,請同事們喝杯飲料,給自己一點假期出國走走散散心,整理好心情到新公司報到,能這樣再好不過了。 現實生活中未必能如此順利,許多員工會為了「好聚好散」或「怕被說閒話」而做出勉強自己的行為,事後覺得投報率很差而感到後悔,本文是勸世文: (1)公司凹離職時間或刁難業務交接
Thumbnail
離職時好好交接,跟同事離職餐敘,請同事們喝杯飲料,給自己一點假期出國走走散散心,整理好心情到新公司報到,能這樣再好不過了。 現實生活中未必能如此順利,許多員工會為了「好聚好散」或「怕被說閒話」而做出勉強自己的行為,事後覺得投報率很差而感到後悔,本文是勸世文: (1)公司凹離職時間或刁難業務交接
Thumbnail
在職場中,焦慮常常伴隨著轉職與新環境的適應,但這種焦慮是否真的成為問題?本文探討瞭如何利用焦慮,提升與同事的關係、主管的溝通及跨部門合作的效率。從積極的角度切入,透過溝通和專業表現,把焦慮變成推進工作的助力,協助職場新人面對挑戰,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最終達成目標與成長。
Thumbnail
在職場中,焦慮常常伴隨著轉職與新環境的適應,但這種焦慮是否真的成為問題?本文探討瞭如何利用焦慮,提升與同事的關係、主管的溝通及跨部門合作的效率。從積極的角度切入,透過溝通和專業表現,把焦慮變成推進工作的助力,協助職場新人面對挑戰,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最終達成目標與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挽留員工的重要性,以及不當的挽留措施可能對團隊產生的負面影響。提出了建立透明的溝通機制、平等對待所有員工和解決根本問題等方法,以平衡挽留和團隊發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挽留員工的重要性,以及不當的挽留措施可能對團隊產生的負面影響。提出了建立透明的溝通機制、平等對待所有員工和解決根本問題等方法,以平衡挽留和團隊發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新手主管在被部屬提離職時的情緒管理及應對方式,通過描述不同的想法和情緒,以及提供了面對員工提離職時的一些方法和建議,幫助讀者更好地應對這樣的情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新手主管在被部屬提離職時的情緒管理及應對方式,通過描述不同的想法和情緒,以及提供了面對員工提離職時的一些方法和建議,幫助讀者更好地應對這樣的情況。
Thumbnail
年後很害怕收到員工要離職的訊息嗎?國外許多大型企業都開始推出更完善的心理健康計畫,尤其亞洲相較於歐美國家,在工作場域中較為壓抑,面對工時長高壓的工作。往往當薪水已經到一定的程度時,能留下好人才,金錢的吸引力就沒那麼重要。工資高的工作其實也是工作壓力大的代表,最後會選擇離職不在只考量到薪資。
Thumbnail
年後很害怕收到員工要離職的訊息嗎?國外許多大型企業都開始推出更完善的心理健康計畫,尤其亞洲相較於歐美國家,在工作場域中較為壓抑,面對工時長高壓的工作。往往當薪水已經到一定的程度時,能留下好人才,金錢的吸引力就沒那麼重要。工資高的工作其實也是工作壓力大的代表,最後會選擇離職不在只考量到薪資。
Thumbnail
每一回工作登出的時候,總會先形式上與部門主管對談,畢竟這是人資流程的一環。除了跑交接文件的清單項目外,離職表單上總有一個空白欄位是詢問離職原因,到底應該據實以告呢,還是維持表面的和氣,這時是往往考驗選擇的智慧。
Thumbnail
每一回工作登出的時候,總會先形式上與部門主管對談,畢竟這是人資流程的一環。除了跑交接文件的清單項目外,離職表單上總有一個空白欄位是詢問離職原因,到底應該據實以告呢,還是維持表面的和氣,這時是往往考驗選擇的智慧。
Thumbnail
同樣身在職場,有人在工作時間能感受到幸福和滿足感,也有人每天怨聲載道,對上班這件事充滿抵觸感。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狀態,除了個人是否喜歡當下的工作、是否能及時調解職場中的心理狀態,有著很大的關係,但與此同時,人們所處的職場與工作環境也至關重要。
Thumbnail
同樣身在職場,有人在工作時間能感受到幸福和滿足感,也有人每天怨聲載道,對上班這件事充滿抵觸感。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狀態,除了個人是否喜歡當下的工作、是否能及時調解職場中的心理狀態,有著很大的關係,但與此同時,人們所處的職場與工作環境也至關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