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自身成長經歷、心理學閱讀,以及社會觀察。
過去,我曾與缺乏同理心的人相處,總試圖用「溝通」來換取理解,卻屢屢受挫。直到接觸《病態人格》、《與冷漠者共處》等心理學書籍,才意識到,有些人天生無法共情,他們能理解你的情緒,卻永遠不會因此改變。
再加上社會新聞與脆上討論中,許多人分享與冷漠、操控型人格相處的困境,我更確信這不只是個人經驗,而是一種普遍卻常被忽視的現象。
透過這篇文章,我想讓曾經懷疑過自己的人明白:你不是太敏感,也不是要求太多,而是對方真的沒有共情的能力。與其試圖改變他們,不如保護自己,遠離傷害。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我在哭,他卻冷冷地看著我,一點反應都沒有。」
「他不是不聰明,他明明知道我會受傷,為什麼還是這麼做?」
「是不是他只是比較理性,而不是沒有同理心?」
如果你曾與病態性人格者相處過,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疑問——他到底是真的「不懂」,還是「不在乎」?
你試圖讓他理解你的痛苦,但他的反應卻總是讓你更加心寒。你以為他只是需要時間學習共情,可最後你才發現,他根本沒有學習的動機。
這並不是單純的「冷漠」,更不是普通的「理性」。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缺陷,讓他看懂你的痛苦,卻永遠不會因此而停下傷害的手。
今天,我們來談談——為什麼有些人,天生就沒有同理心?
很多人誤解了「同理心(Empathy)」這個詞,以為它只是「懂得別人感受」。但事實上,真正的同理心,包含了三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