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現場遇到年青人我都喜歡跟他們聊上兩句,住哪裡啊、做多久啦、習慣這個工作嗎、之前學過這個嗎……透過簡單交流除了拉近距離,我也會在過程中學到些什麼
當然,年輕人大多在意的是「薪資」
可以學得一技之長當然是好事,但是相較未來的發展性,當下錢給的多寡還是最主要留下來原因,能夠繼續待下去的因素排名在後面才是工作環境、同事互動、未來願景……至於個人的興趣這個選項就放在更後面的後面,也看過跟著家人待在工地現場的二代,熟練操作著機器但是面無表情的持續完成父母交代工作,很明顯就是迫於無奈,大概他也是在更年輕的時候就跟著家人一起走跳,我也會讓孩子體驗工地的生活模式,除了讓他們知道原來爸爸的工作內容是這樣,也讓孩子瞭解光鮮亮麗的工作之外也有像這樣樸實無華的踏實選擇
我不會說:「好好讀書,要不然未來就在工地上班」之類八股宣導
這不是正確的觀念,曾遇過四個年輕小伙子合作貼磚,雖然辛苦,工時長、上班日久,但每個人月薪平均都超過十萬,隨便都超過基本薪資的兩倍以上,以存錢累積第一桶金的速度,這些年輕人如果能夠守得住,之後要用這些累積的資本去開創更大的機會速度會比普通人快得多,城鄉差距也是薪資落差比較明顯的事實,就舉例台中跟彰化好了,以新人學徒的薪資台中低門檻大約日薪1300元,彰化新人的薪資居然只有日薪1000元!工作日25天來計算就相差7500元,所以許多彰化的年輕人更願意來台中發展而不想留在當地的原因有三個
▋1.薪資的差距
如同上述每月薪資都會落差5000元以上,讓他們心裡的算盤會敲得飛快,我是要每天通車來彌補這個價差,還是要在台中租房子縮短交通時間都會變成考量之一,尤其租屋補助通過基本上每個人有2880元的額度,租一間台中蛋白區的套房大約5~8元,扣除租補只要4~6元,這樣看下來是挺划算的模式
▋2.工作的穩定性
在工地上班很忌諱今天有工、明天沒工、後天又有工的不確定性,沒有穩定的工作機會等於沒有固定薪資,雖然薪水給到比較高但是每個月只給你上工15天!搞得比在便利商店當PT(時薪計時人員)領的還少,那還不如到大城市加入比較有規模的公司,工作跟收入相對穩定的多
▋3.就業的選擇性
就算是藍領的工作領域也有細分很多內容,大城市相對來說就業的選擇也比較多元,雖然都是辛苦錢但是有機會可以學到更多自己有興趣的內容,但是偏鄉能夠學習的種類自然就會被壓縮許多
上個月遇到一位送貨的小弟「霸告」(台語的190意思),住在彰化二水但是工作地點在永靖.每天的工作就是載送公司貨物運送到中彰投指定的地點,工作需求要會開手排車、能搬重物、獨立作業,固定休星期日,週六上半天班,原以為這樣需承擔交通風險而且還必須扛大量建築材料的薪資會破五萬,但是沒想到薪資才三萬多一些,頂多加班才會到四開頭,問起霸告為什麼要做這個?他靦腆的說就比較輕鬆啊!
這樣自己搬貨自己送貨還比較輕鬆?(我心中浮現許多問號)
原來他上一份工作是大型貨運助手,每日上班時間超過12小時,薪資沒有比現在好多少,大車司機比較賺拉!霸告表示拼一點會有「一本」
什麼是「一本」?
就是十萬啊,一本薪資就是月入十萬的意思,歐~又學到了,那是大車司機的收入,我當助理沒有那麼多,可是現在自己開小車送貨也很自在呀,自己安排路線,想休息就停在路邊,想吃什麼自己決定,未來呢?未來有想要做什麼嗎?叼著煙靦腆的笑容再度出現,沒有想那麼多噎,現在就先好好送貨吧,待遇果然是比較出來的
年輕人或許比較豁達,因為年輕就是最大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