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教育體制中學生對未來的迷惘與幻想(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也就是透過反問,讓學生去思考,所謂的好到底是指什麼好,先停止學生的幻想再說。接著,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同學「其實我們讀書時很辛苦的,做這個需要準備這準備那,競爭壓力很大等等」。為何要這樣講?因為多數學生會這麼激烈的跟家長吵架,到學校尋求老師的認同,還不直接了當的問,十之八九都是「好逸惡勞」。簡單說啦,他看到人家說,某職業很輕鬆,好像不用讀書,一點點的努力,收入一樣可以很高。

階級不是訂出高低,那是階序,階級最直接的對應是職業,也就是在這行的專業度,而不同專業在社會中,各有其高度,從而使我們覺得階級可以直接對應高低。

比較好懂的說法,為何醫學系、電機系的社經地位,就是會比餐飲、美容美髮科的高?不用講到一大堆社會理論,看看學生的反應最直接,能夠在志願上面寫醫生、工程師的,哪一個數學分數比餐飲美容低?

學生不笨,只是社會經驗不足

未來選餐飲美容的學生自己很清楚,腦袋就是比較不好,他數學九十分,我們三人組加起來也九十分,他XX的是比個屁。

到此為止,不要來跟筆者吵社會學理論,筆者自己也懂。重點是學生這樣看自己、看同學,他們很清楚有些科目就是要腦袋好的去念,更清楚不能亂來,像是英文會考C的,有誰敢高聲說自己未來要選護理科?先被同學罵死,各位有沒有見過班上在吐槽「你英文字母26個都背不好的當護士?誰敢給你打針。」

學生不是不懂專業,只是沒那麼明白,專業問題要找專家這基本的道理是懂的。

不相信的老師可以在班上做實驗,找個時間談談:

「想像一下班上那位數學最糟糕的同學,10年後變成建築師」

『幹這房子會倒吧』

「如果15年後,你看到生物不及格的那位變成醫生」

『幹這會死人吧』

「公民課把專制跟民主定義寫錯的那位選上市長」

『幹我要移民』

學生可精了,不需要你說,成績帶來的各種階級高低一目瞭然。成績好的同學,在班上的地位比較高是常態,除非他做人太失敗。這不是因為文憑主義,是自然而然,學生很清楚「有些工作沒那腦子是不行的」,我們要灌輸的是職業無貴賤,不是收入無高低。

謠言與他們的產地:美顏濾鏡下的資訊落差

所以我們回到上一篇說的,學生來問一個職業的未來時,為何我們要先穩住他?因為他多半開始陷入自我保護的階段。

站在比較高階級的角度去解釋,遠遠比用身分地位壓人好。

筆者見過,一個來演講的老師在台上談餐飲業,台下學生非常不認同的表情,筆者站到他旁邊問為什麼,他說「我家就開小吃店的啊」。

其實筆者也聽得很不認同,學校演講人是有時候會跑來一些很奇怪的,這不是什麼特別案例。這邊的重點是,他家就做這行的,對相關資訊很清楚,自然不會被誤導。

同樣的道理,筆者自己的經驗是,哪一種班級,會對所謂的「賣早餐超好賺」這類影片嗤之以鼻?

「老師,我家開早餐店。」

當班上有同學家裡就是開早餐店的,沒有人會信這部影片的鬼扯蛋。但如果班上沒有呢這種同學呢?那就難說了,筆者見過全班互傳,說小攤車很好賺,還拿成本分析出來的影片。學生為何相信這種分析很棒,說的好像只要去賣車輪餅,收入打爆台積電經理一樣。

就,這班上沒人做這行,一個餐飲業的都沒。

即便不是真的賣車輪餅,家裡做餐飲的學生,都會跟同學解釋,有很多人事成本、裝潢水電成本,以及備料的時間成本,所以算一算沒那麼好做。也就是說,當班上有相關從業父母的同學,真實資訊會很快的把影片鬼扯踢爆。

以老師身份客觀剖析,替學生建立健全職業觀

所以,為何學生想當插畫家,會去問美術老師?因為很少有學生家長是相關行業的,家長如果也不懂,那當然是去找身邊比較懂的。如果老師不耐煩,或是很快的給予負面解答,有可能會讓滿懷希望的學生,瞬間玻璃心破,躲回自己的世界,找網友給予溫暖。

不要小看玻璃心,這年代的學生,在正面教育下,越是偏向市區、白領、公校的情況,越容易出現這種心態。如果父母親也是,那就麻煩了。總之,以學生很可能是玻璃心為前提,小心的處理最好。

一般來說,我們遇到的情況,大多不是這種專業程度,畢竟學生很少會問專業問題。再加上,大多數的家庭都是一般勞工,對餐飲、美容、汽車、幼保、國貿……等職業科系,並不會有太多幻想。

筆者遇到的,多半比較像是對少數職業的幻想,例如律師隨便講幾句話就收入幾萬,醫生看診都隨便看看應付。這就麻煩點,我們要建立的概念是,讓學生知道實情不是這樣,律師並不是收了錢就會協助顧客違法。

在筆者的經驗裡,凡是班上欠缺某一職業的家庭,又出現對這職業的奇怪說法,那錯誤資訊就可能傳很快。家長不加以阻止,老師無法正面回應,就可能越來越誇張。

  • 編:班級是社會的縮影,謠言散播的方式都很類似。比如多數人根本不理解雞蛋的產銷供應鍊,所以缺蛋時就會造成恐慌,出現各種奇怪的陰謀論。

老師可以做的是,站在比較高的位階,用各種統計數據,客觀的資料,呈現這些行業的面貌。

人力資源網站,行政院主計處,這些東西很多。

因為你的階級可以指導學生,會比家長說較有效。家長基本上只有在自己本身,就具備較高的社經地位時,可以有效的壓制○○發大財論點。

下一篇來談父母的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不能同意更多。無知所伴隨的脆弱,對世界過度膨脹虛幻的認識,作繭自縛的假雞湯,讓我們的下一代無法活在甚至面對真實的世界。
入字機奴-avatar-img
2025/05/07
你的文章給我想到的不是學生,而是game journalist,這些學生只要年紀夠大了去超商打工一陣子就會幻想破滅,永遠不會破滅的是天天泡在星巴克裡嬉皮
窩4枇杷-avatar-img
2025/04/24
好喜歡這個主題,但我想,這是台灣整體社會結構的遺毒。這種病,不僅持續地殘害著我們,甚至它還會遺傳,而且幾乎沒辦法根治。 由於家裡原先就是從事補教業的,因此大學時期即便北上求學,仍然選擇了熟悉的補習班作為工讀選擇。當時補習班的國中生一屆有數百人,做為輔導老師的我,三年多來跟無數學生&家長對話,其中最有感的不是學生對於未來的迷惘,而是家長對於學生未來的擔憂。 我想,在國高中時期的學生,根本就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現行的教育制度下,他們不需要思考能力,只要安分守己,把書唸好就行。 但家長不同,在十幾年前,我接觸到的多位家長已經開始意識到「學歷並不等於賺錢能力」的事實,開始產生「念書似乎不一定有幫助」的念頭,但受限於社會和教育的文化框架,因此陷入「雖然覺得念書沒用,但又不知道不唸書能幹嘛,大家都在念書,只好繼續念書」的死循環。 並且上述的這種情況,在我的觀察中,尤其是「經濟狀況不佳,但也不至於太差」的家庭最為嚴重。這類型的家庭雖然經濟能力不算富裕,但也不至於會活不下去,通常也不知道該給小孩甚麼樣的教育。因此大多就是順其自然地養著,順應這個台灣社會的體制,國中畢業念高中,高中畢業念大學。至於為什麼要念?沒人知道,反正念就對了。 以至於在這樣觀念下長大的小孩,花費了3+4,甚至更多年的時間,度過了高中(職)、五專、大學等時間。算上私立學校的學雜費,我想只能說是投資了相當多的時間和金錢,但好像看不到太到成效。 我想這是台灣近幾年開始顯現的嚴重問題,也是我們必須要反思,在教育養育下一代時,必須要嚴肅思考的問題。當普通的文憑無用時,為什麼還要持續念書? 當然,我並不是全面否定念書的重要性,甚至我很支持念書、學習、精進自己,因此我質疑的是「人人都需要念大學」這個社會框架。可能看到這裡有人會說,念書是自己的選擇,那是他們自己選擇要念的。 但我想最可悲的莫過於,即便人們有選擇的權利,但並不會意識到自己能做選擇。自然也不會知道,或許不要選擇念大學,未來可能也會更不一樣。 不小心有感而發打太長了...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教育和智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畢業時的成績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教育模式的問題以及智商與實際應用的關聯,並呼籲大家重新思考智商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問題階段就見底的選項不要去選,差不多就是你能與平凡人拉開距離的關鍵。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探討逆境領導和成長型思維的兩天課程,從中看到了好的學習習慣、好的企業文化和好的老師。賦予了我們很多啟發。
Thumbnail
探討逆境領導和成長型思維的兩天課程,從中看到了好的學習習慣、好的企業文化和好的老師。賦予了我們很多啟發。
Thumbnail
我會因為只想著讓別人覺得好用,從未發覺自己也可以有用人的一天。
Thumbnail
我會因為只想著讓別人覺得好用,從未發覺自己也可以有用人的一天。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