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其實更多,而且更好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只要擁有愈多,就會愈快樂!」

記得是在高中時聽見同學媽媽說的,看見她衣櫥裡接近展示間的繽紛衣服,心中不自覺冒出「好棒喔」的想法,回到家後才知道那是種羨慕。

原來擁有的東西跟分數一樣,愈多愈好。

這種觀念始終縈繞在我心裡,尤其在進入社會工作,有收入後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

「擁有愈多就能愈快樂」的想法在心裏生根。



大吃大喝、買東西→消除內心空洞

工作→壓力大→領薪水 回到工作→賺錢(才能消除壓力)

推拿按摩、看醫生→消除生理疲勞


為有收入而工作賺錢,因此累積壓力,再透過花錢消除壓力─好像很合理但又說不出哪裡怪,可是周遭的同事家人朋友都接近這樣的生活模式。

上面的循環就是我工作時的life loop,習慣在拿到薪水後好好犒賞自己一番。 先大吃一頓消除累積的壓力、買文具(很多後來也沒用到)、買件衣服、買雙鞋子。

卻發現自己好像也不是真的如當初想像的那麼快樂,這些事帶來的快樂都很短暫。


「擁有許多東西,代表生活富裕」

後來的我,發現擁有東西是有成本的,不只是直覺以為的空間,還要付出管理成本。管理成本範圍超過金錢,還有維護需要的勞力和時間,以及很重要的一點- 心理帳戶的成本。

-「這個還要留嗎?我上次什麼時候用到它?」

-「我怎麼有這個,是什麼時候買的?啊,是人家送的。」

-「怎麼還那麼多?這個有紀念價值,那個是好不容易集點換到的。」


認知科學中的「注意力資源」(Attentional resources)指的是人們專注於某件事物時必須耗費的精力,而這項概念中,有個大重點是人類的注意力資源有限

當我們擁有愈多物品,注意力勢必分散,能夠專注於單獨一件物品的注意力自然隨之遞減。

簡單說,就算住在上百坪的房子裡,真正有效活用的物品,數量就是那麼多。

所以,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東西嗎?




有時候我們一邊擁抱著快樂,一邊緊握著沒有的焦慮。

到現在手邊還有快十年前跟風買的保養品,當然保存期限已過,人就一張臉,照三餐加宵夜塗抹也用不完;以及始終想不起來什麼時候入手的小包式面紙,別笑我,當時買了一大箱,總覺得「一定會用到,以備不時之需」。

後來我下定決心跟它們告別,想想真是沉重的心理負擔。

1.為了省錢,反而花大量時間找折扣、找免費管道,例如為了滿額折扣,買了兩年份免洗餐具,落入「假性節約」(False Economy)的陷阱

2.懷著「反正都會用得到」的念頭,因為折扣或促銷而大量購買,一腳踩進「促銷誘導囤積」(Sale-Induced Hoarding)的泥淖,買都買了,只好逼自己用好用滿


「選擇不了的人是根本不想選擇,也有人是想選擇卻無法選擇的。」

人生有限,囤積太多不必要的東西,無論是有形無形,只會讓人生負荷太大,長時間處於過熱又消耗能量的狀態,是會發燒的。

要測試囤積的東西是否太多嗎?誠心建議「搬家」,像是個過濾器篩選物品,也重新檢視生活。


在眼前越來越快的世界,內心不免會被情緒引導,也無聲跟著加快腳步,有天回頭時,已是鏽化到面目全非。

# 過剩的生產、過剩的關係,與過剩的優越感

# 不知道什麼是需求,通常是「想要」凌駕一切意志

# 擁有別人也有的就是種認同感,更是種快樂

#「想要、又要、還要」的三角陷阱


東野圭吾在《解憂雜貨店》中那句:「每個人的地圖都不一樣,你必須自己去畫出屬於你的人生地圖。」

你覺得呢?

我想,與其看著別人的地圖,不如專心走自己的路,才會有自己的座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追求人生自由的人生實驗室
255會員
526內容數
你好,我是追尋自由的生活哲學家Heibon。 組成元素:20%影劇分享+ 20% 自我成長+ 20%旅遊探險+ 20%閱讀學習+ 20%理財投資。" Don't dream your life but live your dream 💭" 人生實驗現在進行中🎯 ✉️lifexfreexlab@gmail.com
2025/11/16
42歲,雅涵感覺自己一無所有。 有時候人生處於一個溺水的狀態,分不清往上浮或往下沉的感覺,那是種無以施力的迷惘。 銀行帳戶裡剩下47,322元,兩筆信貸,一筆200萬、一筆80萬,每月還款近5萬元,和帳戶裏的數字差不多,她不知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薪水被還款壓力消磨,人生快被距離吞噬。
Thumbnail
2025/11/16
42歲,雅涵感覺自己一無所有。 有時候人生處於一個溺水的狀態,分不清往上浮或往下沉的感覺,那是種無以施力的迷惘。 銀行帳戶裡剩下47,322元,兩筆信貸,一筆200萬、一筆80萬,每月還款近5萬元,和帳戶裏的數字差不多,她不知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薪水被還款壓力消磨,人生快被距離吞噬。
Thumbnail
2025/11/09
一代喜劇大師卓別林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 這部當年囊獲奧斯卡多項大獎的《美國心玫瑰情》,年輕時沒看懂的電影,以為是黑色幽默的荒謬喜劇,多年之後再看,卻是令人掩面淚流的悲劇。 那段旁白,對於生活厭倦表露無遺:「我已經死了,只是還沒人知道。」 你好嗎?很多人會回「我很好。」真的好嗎?
Thumbnail
2025/11/09
一代喜劇大師卓別林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 這部當年囊獲奧斯卡多項大獎的《美國心玫瑰情》,年輕時沒看懂的電影,以為是黑色幽默的荒謬喜劇,多年之後再看,卻是令人掩面淚流的悲劇。 那段旁白,對於生活厭倦表露無遺:「我已經死了,只是還沒人知道。」 你好嗎?很多人會回「我很好。」真的好嗎?
Thumbnail
2025/11/05
「接住。」轟的一聲灌入筱瑩耳裡。 這個詞在她腦海中反覆出現,這是她最近讀到的一本中文小說裡的翻譯詞,簡單的兩個字,畫面則像一顆石子丟進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 她開始回想,自己是否一直在尋找某種「被接住」的感覺。
Thumbnail
2025/11/05
「接住。」轟的一聲灌入筱瑩耳裡。 這個詞在她腦海中反覆出現,這是她最近讀到的一本中文小說裡的翻譯詞,簡單的兩個字,畫面則像一顆石子丟進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 她開始回想,自己是否一直在尋找某種「被接住」的感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過度的消費和高調奢華的風氣讓人壓力越來越大,真正快樂的生活本質,到底是什麼呢?本書將會告訴我們,為什麼「擁有的愈多,得到的愈少,只有簡單,才能帶來意義與美好」。
Thumbnail
👉過度的消費和高調奢華的風氣讓人壓力越來越大,真正快樂的生活本質,到底是什麼呢?本書將會告訴我們,為什麼「擁有的愈多,得到的愈少,只有簡單,才能帶來意義與美好」。
Thumbnail
近年來極簡生活盛行,許多人嘗試斷捨離,卻發現物品數量不減反增。文章探討了這個現象,指出便宜不代表划算,合適才是關鍵;質量重於數量,精簡卻能豐富生活。真正的斷捨離在於慎選物品,選擇真正喜愛、耐用且提升生活品質的物品,而非衝動購買。改變消費習慣,從內心狀態著手,才能真正實現斷捨離與極簡生活。
Thumbnail
近年來極簡生活盛行,許多人嘗試斷捨離,卻發現物品數量不減反增。文章探討了這個現象,指出便宜不代表划算,合適才是關鍵;質量重於數量,精簡卻能豐富生活。真正的斷捨離在於慎選物品,選擇真正喜愛、耐用且提升生活品質的物品,而非衝動購買。改變消費習慣,從內心狀態著手,才能真正實現斷捨離與極簡生活。
Thumbnail
想記錄簡單生活的過程,其中斷捨離、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概念幫助我很多,以下分享都有經過人體實驗,對我的簡單生活很有幫助,同時分享給需要的人囉!
Thumbnail
想記錄簡單生活的過程,其中斷捨離、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概念幫助我很多,以下分享都有經過人體實驗,對我的簡單生活很有幫助,同時分享給需要的人囉!
Thumbnail
丟東西實在好困難,除了捨不得,也覺得浪費! 然而,東西本來就會有進有出,像呼吸一樣~
Thumbnail
丟東西實在好困難,除了捨不得,也覺得浪費! 然而,東西本來就會有進有出,像呼吸一樣~
Thumbnail
整理,對你來說,好像很困難? 不如就當作和每一樣自己的物品來個一年一次的見面會! 因為你會有很大的機率發現:啊~原來我有這樣物品啊~~
Thumbnail
整理,對你來說,好像很困難? 不如就當作和每一樣自己的物品來個一年一次的見面會! 因為你會有很大的機率發現:啊~原來我有這樣物品啊~~
Thumbnail
如果沒辦法說出家中的每樣物品,那代表數量已經超過我們可以掌控的。 -- 老實說,一開始對這本書一點興趣也沒有~ 不過那時候的我,因為發現閱讀實在是太有趣了,知道了很多自己價值觀以外的想法、經歷,就覺得<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麼~紅,那我就給這本書一個機會吧! 沒想到翻開這本書後,讓我
Thumbnail
如果沒辦法說出家中的每樣物品,那代表數量已經超過我們可以掌控的。 -- 老實說,一開始對這本書一點興趣也沒有~ 不過那時候的我,因為發現閱讀實在是太有趣了,知道了很多自己價值觀以外的想法、經歷,就覺得<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麼~紅,那我就給這本書一個機會吧! 沒想到翻開這本書後,讓我
Thumbnail
彷彿每到四月份,情緒攪擾就特別明顯,思念過往的親人與工作上的倦怠雙雙席捲而來,抑鬱的胸口就像陳腔的說法,是顆石頭壓著,沒有立即性的危險,但久了,總是不適。能仰望誰?除了主耶穌外,我能仰望誰? 在有察覺波動時,低頭禱告,祈禱波動漸次平息。而讀書則提供另一個平台,有點距離地凝視著自己。
Thumbnail
彷彿每到四月份,情緒攪擾就特別明顯,思念過往的親人與工作上的倦怠雙雙席捲而來,抑鬱的胸口就像陳腔的說法,是顆石頭壓著,沒有立即性的危險,但久了,總是不適。能仰望誰?除了主耶穌外,我能仰望誰? 在有察覺波動時,低頭禱告,祈禱波動漸次平息。而讀書則提供另一個平台,有點距離地凝視著自己。
Thumbnail
最近,在整理家裡時,翻出了床箱底下的大批舊書。在防疫期間,圖書館封閉的同時,重新找出一些書來看,是很開心的事情。 《我決定簡單生活》是2016年出版的書,家中還有同作者的《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以及同書名的《我決定簡單的生活:主婦版》,可以看出自2016年來,大眾之間關於斷捨離、少物、極簡生活的討
Thumbnail
最近,在整理家裡時,翻出了床箱底下的大批舊書。在防疫期間,圖書館封閉的同時,重新找出一些書來看,是很開心的事情。 《我決定簡單生活》是2016年出版的書,家中還有同作者的《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以及同書名的《我決定簡單的生活:主婦版》,可以看出自2016年來,大眾之間關於斷捨離、少物、極簡生活的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