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社畜打工人,你一定有這樣的困惑,上班幾個小時就累得像條狗,回家只想躺平,但一到健身房,舉鐵、跑步、揮汗如雨,反而覺得超爽!為何打工動一動就想請病假,健身練一練卻還想多來兩趟?同樣是體力活動,為什麼打工是精疲力盡,而運動是活力四射?難道我們的身體有「選擇性疲勞」嗎?
今天讓我們來探討一下、為何「上班勞動」比「健身運動」更累?差別在那裡!
(1)上班是被動的,健身是主動的!
老闆要你今天加班到十點,你心中一萬個不願意,但不敢說!而教練說再做一組深蹲!你說再來三組都行!健身肌肉痠痛叫進步,上班腰酸背痛叫過勞!差在那里?就是「誰在掌控」。上班劳动:出于生存需求,有被迫属性。即使身体消耗相同,缺乏自主权心理會抗拒,消耗意志力,导致精神疲劳,而健身自己選擇做,疲勞感當然完全不同!
(2)上班是無限回圈,健身是有進度的!
上班會議沒完沒了、任務修了又改,永遠看不到盡頭……但健身不一樣,20下伏地挺身,做完就結束!職場的KPI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健身的重量,只會越練人越強!只要看得見進步,人就更願意堅持!
(3)上班沒成就感,健身能即時回饋!
上班績效考核要等一年。努力當下沒有被看見,當然覺得累!而健身做完一組,肌肉立刻充血!身材線條性感一萬倍;職場吝惜讚美,健身房到處是掌聲!
那麼該怎樣讓上班不再比健身累?試試這幾招!
一、把「工作」當成「健身」
把主管的責難當成健身教練要求的挑戰,不怕累,才能升級!開會就是職場的深蹲,你能蹲得住,才能站得穩!KPI的壓力就相當於訓練的阻力,敢挑戰高重量,才會變強!所以職場累,不是問題;不進步,才是真因!
二、設定「下班的里程碑」,讓自己有期待!
「這禮拜只要撐住,週五就吃燒肉唱個KTV!」,「這個專案過了,就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當你開始「主動設定挑戰」,你的大腦就會從「被迫工作模式」轉換成「積極參與模式」,疲憊感也會降低!
三、在工作中找到「即時成就感」
記錄自己的進步!列個工作待辦清單,每完成一個就打個勾,讓自己有「完成」的快感!只要你的大腦感受到「我不是在被榨乾,而是在變強」,你就不會覺得累,而是覺得有價值!
最後,設法在心態上,讓「壓力模式」變成「興奮模式」
上班大部份是壓力造成的心理疲勞,而不是工作本身真的那麼累!運動時的壓力,是「積極的」,大腦會釋放腎上腺素,讓人充滿動力!但工作時的壓力,卻是「消極的」,讓人只想逃避……當你開始主動挑戰,壓力就不會是壓力,而是「追求成就感的動力」!當你開始這樣做,你會發現上班不再只是賺錢的工具,而是一場讓你變強的旅程!最後,問問你自己:你要繼續當個被榨乾的社畜,還是要讓自己變成職場的強者?如果你願意嘗試這些方法,留言告訴我你的感受,或者分享給那些每天喊累的同事,讓大家一起「越做越有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