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惰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by Tobi on Pexels

Photo by Tobi on Pexels


今天剛好是農曆年後表訂要進到健身房訓練的日子,不過由於過年時中斷了一週的訓練,加上今天天氣又轉涼,一度讓我掙扎是否要跨出家門。最後,我還是換上了運動服、穿上了鞋子,出門進行自我訓練了。

惰性,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質性,就連瑜珈的經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概念,只是它所指的惰性涵蓋更為廣泛。很多時候我們會產生惰性,可能跟不喜歡改變有關,因為我們的大腦其中一個特性是讓我們建立習慣,然後依循習慣來過生活,以減少大腦的資源消耗。不過有一個問題是,大腦並不會分辨什麼是好習慣、什麼是壞習慣。

雖然一早我帶著懶散的身心進到健身房,但開始運動後我慢慢感受到活力,後來還因為突破了自己之前的訓練強度,而感到興奮、雀躍和成就感。我心想,如果今天我選擇待在家裡,可能就無法感受到這樣的生命力和喜悅了。

類似的狀態,我也常在培訓班的學員身上看見,畢竟培訓代表著需要學習很多新的事物,也需要進行很多的改變。正如前面所說的,我們的大腦並不習慣一下子進行這麼多變動,所以惰性和逃避也會時常出現,甚至有人在過程中會開始尋找合理化的理由(這也是大腦擅長的),告訴自己不改變也不會怎麼樣,何況自己都已經這樣活了幾十年了,不改變也能繼續生活下去。

不過我覺得這有點可惜,因為很多人當初來參加培訓的初衷,就是想要改變,不管是身體、心理或生活層面。面對這種狀況,我最常詢問的一件事是:「如果繼續這樣的生活,你真的能坦然接受和快樂嗎?」但幾乎沒有人能肯定地回答。

我認為面對惰性或想逃避的事件,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動,就像我今天早上讓自己踏入健身房一樣。沒有行動,我們只會不斷感受到那些禁錮我們身心的不適感受;但如果行動了,我們就會有機會創造不同的狀態,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及不同的心情。

我過去在學習「瑜珈療癒」 (Yoga Therapy) 時,幾乎是要翻轉自己過去所有的思考和生活模式,老師們總是鼓勵著我,只要練習、練習、再練習,你就能逐漸熟悉,並建立起另一種習慣和生活。不過現在我想,也許鼓勵人們行動、行動、再行動,能更直接地傳達這樣的意涵,也更能協助人們看見不同的視野。

其實惰性和逃避並沒有錯,也沒有不好,只是我們要學習如何把它們放在適合的時刻,也要學習不被它們淹沒了自己想要改變的生存本能!


【相關活動】

🧘‍♀️ 2024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說明會
https://reurl.cc/OG4x8g

🧘‍♀️ 瑜珈睡眠與身心復原工作坊
https://reurl.cc/j3D171


【相關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IAYT 瑜珈療癒師 蔡士傑 Janus Tsai
30會員
44內容數
2024/08/23
帶領了「疼痛照護瑜珈」至今已經整整 10 年,這些年來不管是個案也好,接受師資培訓的學員也好,經常是帶著想學習身體及呼吸上的技巧而來。人們總是希望能將疼痛的改善及治療簡單化,但事實上疼痛是複雜的,是同時受到身體、神經系統、認知、情緒、人際關係、環境氛圍…..等所以因素影響的。 如果我們只試圖
Thumbnail
2024/08/23
帶領了「疼痛照護瑜珈」至今已經整整 10 年,這些年來不管是個案也好,接受師資培訓的學員也好,經常是帶著想學習身體及呼吸上的技巧而來。人們總是希望能將疼痛的改善及治療簡單化,但事實上疼痛是複雜的,是同時受到身體、神經系統、認知、情緒、人際關係、環境氛圍…..等所以因素影響的。 如果我們只試圖
Thumbnail
2024/07/23
每一次帶領『瑜珈睡眠與身心復原工作坊』,都讓我有滿滿的感觸和看見。打從這次準備課程開始,我就不斷地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生活,而聽見工作坊中學員們的分享,更讓我深深地體認到:「也許我們都不夠善待自己!」 我們時常都把關愛給了家人、朋友,甚至是學生,鼓勵他們要好好寬容及善待自己,但卻似乎不是那樣對待
Thumbnail
2024/07/23
每一次帶領『瑜珈睡眠與身心復原工作坊』,都讓我有滿滿的感觸和看見。打從這次準備課程開始,我就不斷地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生活,而聽見工作坊中學員們的分享,更讓我深深地體認到:「也許我們都不夠善待自己!」 我們時常都把關愛給了家人、朋友,甚至是學生,鼓勵他們要好好寬容及善待自己,但卻似乎不是那樣對待
Thumbnail
2024/07/09
「內感受」(Interoception) 是什麼?它又為何重要呢?根據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內感受覺察較差的人可能不太能適應壓力情境。 內感受是指準確偵測和解釋身體訊息的能力。其中有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你觸碰到滾燙鍋子時的感
Thumbnail
2024/07/09
「內感受」(Interoception) 是什麼?它又為何重要呢?根據發表在《生物心理學》(Biolog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的一項研究,內感受覺察較差的人可能不太能適應壓力情境。 內感受是指準確偵測和解釋身體訊息的能力。其中有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當你觸碰到滾燙鍋子時的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休息 於是一早7點就到WORLD GYM 運動中心報到了,我先自主運動伸展,做些其它運動器材。 等待9:50~跳ZUMBA 有氧。 這陣子都是規律的在6點半左右進去WORLD GYM運動,維持了一陣子,希望讓自己身體更健康,體能在提升一些,疫情時,停了好長一陣子在家自主運動,亦或者家附近快走
Thumbnail
今休息 於是一早7點就到WORLD GYM 運動中心報到了,我先自主運動伸展,做些其它運動器材。 等待9:50~跳ZUMBA 有氧。 這陣子都是規律的在6點半左右進去WORLD GYM運動,維持了一陣子,希望讓自己身體更健康,體能在提升一些,疫情時,停了好長一陣子在家自主運動,亦或者家附近快走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微小的運動習慣比沒有運動習慣好 在2023年1月時,除了斷捨離以外我同步開啟了養成運動習慣的計畫。但比起丟垃圾計畫,這個運動習慣計畫反而一直不太順利。 我自己本身有在練習合氣道和劍道,也喜歡去山中野林散步,所以本來一周就至少會有兩三天去運動。但隨著年紀增長和平常要上班,我會覺得每次練習的強度都會
Thumbnail
已經連著好多天下午,我都直接出門走一走步道,運動不但可以消耗我的體力,更可以讓浮動的心穩定,不那麼躁動。 隨著溫度越來越高,我的話越來越多、心越來越野,現階段的我,好像很難感覺悲傷的情緒,聽什麼都順耳,看什麼都順眼,我知道,我一定要好好運動才能調節現在對世界過度美化的的正向。
Thumbnail
已經連著好多天下午,我都直接出門走一走步道,運動不但可以消耗我的體力,更可以讓浮動的心穩定,不那麼躁動。 隨著溫度越來越高,我的話越來越多、心越來越野,現階段的我,好像很難感覺悲傷的情緒,聽什麼都順耳,看什麼都順眼,我知道,我一定要好好運動才能調節現在對世界過度美化的的正向。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清明連續假期就快到了,除了祭祖掃墓之外,有規劃要如何度過嗎?吃美食?在家好好補個眠?還是約幾個朋友在家玩玩桌遊?建議熟齡朋友可趁著天氣還不是很熱,身體還不需要露出太多部位,快點動一動、伸展筋骨,把過年、連假期間產生的脂肪消耗掉或是把鬆散許久的肌肉恢復一下彈性,也增加肢體的柔軟度。
Thumbnail
清明連續假期就快到了,除了祭祖掃墓之外,有規劃要如何度過嗎?吃美食?在家好好補個眠?還是約幾個朋友在家玩玩桌遊?建議熟齡朋友可趁著天氣還不是很熱,身體還不需要露出太多部位,快點動一動、伸展筋骨,把過年、連假期間產生的脂肪消耗掉或是把鬆散許久的肌肉恢復一下彈性,也增加肢體的柔軟度。
Thumbnail
如何保持高能量 天氣轉眼冷超多18度,健身改成一周三練,瑜珈滾輪+飲食控制,天冷要管住最真的很煎熬,年底看成效 (source:freepik) 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 時間管理X 能量管理O 內在健康心態和身體+外在積極能量環境和生活習慣 1. 內在:給自己正面的反饋(透過小習慣培養自
Thumbnail
如何保持高能量 天氣轉眼冷超多18度,健身改成一周三練,瑜珈滾輪+飲食控制,天冷要管住最真的很煎熬,年底看成效 (source:freepik) 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 時間管理X 能量管理O 內在健康心態和身體+外在積極能量環境和生活習慣 1. 內在:給自己正面的反饋(透過小習慣培養自
Thumbnail
今天剛好是農曆年後表訂要進到健身房訓練的日子,不過由於過年時中斷了一週的訓練,加上今天天氣又轉涼,一度讓我掙扎是否要跨出家門。最後,我還是換上了運動服、穿上了鞋子,出門進行自我訓練了。 惰性,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質性,就連瑜珈的經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概念,只是它所指的惰性涵蓋更為廣泛。很多時候我
Thumbnail
今天剛好是農曆年後表訂要進到健身房訓練的日子,不過由於過年時中斷了一週的訓練,加上今天天氣又轉涼,一度讓我掙扎是否要跨出家門。最後,我還是換上了運動服、穿上了鞋子,出門進行自我訓練了。 惰性,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質性,就連瑜珈的經典中也提到了類似的概念,只是它所指的惰性涵蓋更為廣泛。很多時候我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以5:29   除非是有要追求健身強度或是高難度瑜珈動作 一般運動都可以,而且我大推有氧運動!   我有運動習慣,運動年齡依照不同頻次也有近10年,接觸了跑步、重量訓練、瑜珈、皮拉提斯、有氧舞蹈等各類。   來分享一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