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做有效率的廢物

目的、目的、目的
前些日子換了工作,脫離讓我十分不適的職場環境,可謂絕處逢生、否極泰來!在離職當天,兩個跟我合作不是很久很深的工程師約我啜杯咖啡聊聊天。鄰近談話的末尾,其中一位提到他有在做自己的 side project,最近有些新想法,因為對於商業、產品面比較沒有涉獵,想之後找我討論他的點子。我說好,沒有問題,不然做出「很漂亮的垃圾」也是沒有用的,他們聽到「很漂亮的垃圾」當場就笑了出來。在當下那個語境,「很漂亮的垃圾」聽來確實有趣,因為也很少人這樣講吧,但若套用到實實在在耗廢時間、金錢的作品,甚至是活生生的人身上時,可就喜劇變悲劇,令人喟嘆了。所以我今天來說說這件事情,關於目的與手段、方向與努力。
註:特別說明,本篇文章只談具有強烈目的導向的事物(職場的、工具性的),不包含諸如幫女朋友折紙花、因為興趣學音樂等人本、浪漫、不需談論實際用處的事物。
我們先談談「有效率的廢物」跟「漂亮的垃圾」是什麼意思吧!其實歸根結柢可以這樣說:看似很厲害的工具,但卻不能解決問題,也就是「手段與目的不匹配」,從國家、公司到個人都有可能發生。

高畫質冰箱
先以公司/產品的範疇為例,產品是由功能堆砌起來的,那又該如何決定做什麼功能呢?是不是很常遇到「拍腦袋」的情況:
「啊!我想到了,做這個內置相機功能,這功能這麼酷、用上最新的科技、又符合現代潮流,用戶一定會喜歡!」
用戶喜歡然後呢?
「喜歡就會常常用,就可以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裡面的食物照片!」
可是我們做的是冰箱欸……
以上這個例子,「內建高畫質鏡頭的智能冰箱」聽起來可能新奇有趣,但冰箱的主要功能是儲存和保鮮食物,而這種拍攝/分享功能並不直接提升冰箱的核心價值,對提升產品銷量或吸引消費者也沒有實際幫助。「可以拍攝一億畫素的冰箱」或許是個需要克服很多技術困難的傑出工業產品,但在「存儲食物」這個用途賽道上,就是「很漂亮的垃圾」,是很明顯的手段(功能)與目的(極好的儲存食物、讓公司把冰箱賣出去賺錢)不符。此後在有新的點子、要開始新的行動之前,不妨可以先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很棒的點子,是否對於達成最終的目的有幫助呢?

所以路能不能到達你要的頂峰
回到個人的範疇,因為小弟是軟體 PM 出身,就以軟體 PM 為例好了。如果你想成為的 PM 是策略面的、能獲取高薪的、矽谷式的產品 CEO 型 PM(好長XD 但 PM 類型實在太多,需要先劃清楚目標),但你投注大部分心血在處理、鑽研的是時程控管、產品設計、工程技術等等,那你很可能在認真努力了好幾年之後,才發現到不了理想的地方,或至少慢了好幾年。你可以說時程控管這些技能在目標 PM 的角色上也有用處,當然,我絕不否認,但並非是最核心的。而人的時間、精力資源是有限的,也就是說技能之間會互相排擠,點了 A 技能樹,很可能 B 就點不了了。
這是小弟很常在自身周遭看到的問題,一個角色能學的技能實在繁多,能發展出來的職涯路徑也所在多有,很容易不小心就迷路了。當然可以到處涉獵(甚至這是好的,我也很鼓勵),不過始終要清楚
1. 自己最終想去的地方/想成為的角色
2. 這個終點所需要的最核心的能力
3. 個人資源是有限的,因此技能配置很重要
才能讓努力的效果最大化。如果在錯誤的路徑上瞎忙,縱使你在那條路上走的極快,那也只是「有效率的廢物」而已。

本文所說的「很漂亮的垃圾」、「有效率的廢物」都只是誇飾法而已,並沒有這麼嚴重,只是講的極端一點比較有暮鼓晨鐘的效果XD。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這幾年有聽過更具象的表述:「懶惰螞蟻」(去臉書搜尋這個關鍵字可以找到文章)
機械式努力的背後,不過是一種肌肉的習慣性運動。這看起來是勤奮,其實是腦子的偷懶。
是呀,「沒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奮都是白搭」,而在本文的語境下,所謂的「深度思考」其實再簡單不過,即是「這條路能不能到達你想去的頂峰」。總是清楚目的,審視手段與目的間的關係; 先求方向正確,再開始努力前進,我想就能離開篇的漂亮垃圾、效率廢物遠一些。
最後回到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所有認真的人,努力都不要白費。
2024/9/7,新北林口,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