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認為教練的角色,是在你真的遇到問題、提出問題時,能夠根據「你的狀況」+「你的語氣」+「你的盲點」去判斷,給出真正適合你當下狀態的回覆與提醒。
同一個問題,在不同人的身上,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
所以這不是客服中心,也不是丟資料庫給你照抄照套, 而是一個會讀懂你背後能量狀態的教練,幫你點出問題的核心。
你也沒看過哪個奧運選手,是靠聽講座拿到金牌的吧?
真正有結果的人,背後一定有人指出他盲點、打破舊思維,讓他能夠進步、突破。 這就是教練存在的價值。
老師可以對每個學生笑笑的,但教練不能。
教練的責任不是取悅你,而是要讓你看見自己沒看到的地方。
當你陷回舊身份,我會是那個點破你、提醒你的人。
有時候會講得很直白,甚至會噹你, 不是因為我不溫柔,而是因為我比誰都更在意你能不能真的顯化成功。
如果你只是想找人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那你可能需要一個朋友; 但如果你想突破人生卡關、打破原地打轉的循環, 那你需要的是一個教練。
老師上完課,學生有沒有聽懂、學不學得會,是學生的事。
但教練不一樣,我會看得懂你目前的問題、你在學習中的盲點,甚至你潛意識的卡點。
只要你有在看課、開始動起來、主動提問,
我幾乎能從你說的一句話,就精準命中你正在經歷的卡關點。
為什麼?因為我自己走過、也走錯過,
我知道每一段「顯化過程」會出現什麼混亂、會掉入什麼誤區。 這就是我為什麼要當「教練」,而不是只是錄完課就消失的「老師」。
顯化不是學理論,也不是聽懂就會成真。
你可以聽完所有理論,但如果不落實、不反思、不覺察, 你還是會停留在原本的狀態,沒有真正改變。
所以,我的角色不是來陪你一步一步練習,
而是當你真的願意行動、有疑問的時候,
我能回應你、給你提醒、幫你對焦方向。 這才是顯化教練存在的意義。
同學,你不需要更多知識了,你需要的是,在生活中反覆被喚醒、被提醒。
我做的公開影片跟文章,重點不是讓你一次看100部,
而是要讓你在三不五時滑到、看到我, 然後突然覺得:「對,我又忘記了」、「對,我又要拉回來了」。
真正的體悟,是在生活裡累積出來的,
而我,就是那個在你有問題時,回答你、點醒你,噹你的人。
這,就是「教練」的角色。
所以同學,記得喔~
有顯化問題,你就來問教練;
要被哄,那去找朋友~
我不是來哄你開心的,我是來幫你顯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