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不是敵人 是你走在正確道路上的證據
因為最近公司來的新人工作中出過一點包,然後聯想起過去,也曾有個新人出包之後,我在他 Google 搜尋紀錄看到,「如何不讓主管發現錯的是我。🤣」 ( 覺得很有趣跟大家分享一下 )
我覺得,每個人自己也有這種時候。
但誰不會犯錯,只是每次犯錯要想說,其實都可以帶點東西走,所以我想說分享一下我自己遇到自己製造的麻煩的心法以及方法。
所以這篇文章就是我寫給那個常常對自己太嚴苛的自己,也寫給現在正在面對「啊我完蛋了」時刻的你。
犯錯,代表你有在做事
以前,我搞錯了過一個重要的設計功能,導致整個團隊流程延後,我一度以為我會被送去「職場火葬場」。
結果主管只問了我一句:「你怎麼不早點講?」然後就陪我一起趕快救火了。
那時候雖然我知道 「不懂就問」,但是實在時沒有那個勇氣阿~
但我想要提示說 : 錯誤不等於無能,反倒是有可能讓你能力 up up~
以下是我覺得可以將犯錯,添上為你人生一筆功績的做法
面對錯誤的 4 階段
這幾次職場的翻車經驗,讓我慢慢摸索出一套「錯誤急救流程」
如果你現在正處在某種「完蛋了」的狀態,也許可以試試這四步:
1. 認 ( 認清現況,承認錯誤 )
錯誤發現時,不要急著補,先停下、記錄狀況、評估影響。
不然可能會從一個 bug,變成全系統當機(我痛過一次,真的不想再一次...)
然後承認是自己做了什麼,或是沒做到什麼,然後不要牽拖。
2. 清 ( 清楚知道原因,清楚知道還可以做什麼 )
不是那種「呃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可能電腦壞了?」
而是明確說出發生什麼事、負起責任,並給主管一個「我們現在可以怎麼做」的方向。
3. 治 ( 自己拿出短期解法 + 長期優化方案 )
馬上怎麼救、接下來還可以怎麼補救。你越主動,嚴重程度越不容易發酵,因為你已經開始解決問題了。
但倘若還被責備,那也都是正常的,道歉本來就應該可不被接受。
得知道犯錯之後的承擔,讓下次想偷懶或是心態焦急的你得回憶起,心態要先穩。
4. 紀 ( 為自己過程下紀錄 )
不為了別人,就為了下次的自己。
我現在是會把錯誤問題跟過程寫在 Notion 的問題資料庫裡面的,避免自己之後在犯什麼類似的問題~也可以讓遇到類似狀況的人可以有地方參考。
但你可以選一個你上手的紀錄方式~看你怎麼樣可以記得,目的是為了未來再回來查找。
事情本就是該被解決,只是犯錯之後,會需要繞一大圈解決。
犯錯後的真正成長,是得學會的「危機處理能力」
有的人可能會想:「阿這種事我就很不擅長啊 ! 不要叫我做就不會發這種問題了阿。」
要者麼想也是 Okay fine ~但是那你很擅長的部份是可以 Cover 你不想面對的部份的嗎 ?
欸~但人生這東西,若不學危機處理的能力,那就很容易把生活過得非常不順~
任何一個難受跟不適感,都是可以當作自己的養料的。 ( 若看過武俠小說,就把它想像成淬體吧 )
從每一次錯誤中練出三個能力:
- 坦承面對的勇氣
- 迅速修補的能力
- 看見改進空間的智慧
這些東西,在這個 AI 崛起的世代,是它目前沒有的能力。而
跟 AI 之間的差異,可以由此體現 !!
一句話送給過去、現在、未來出錯的我們
不要用一時的錯誤,否定你整體的價值
留給你我思考的三個小問題:
- 有沒有哪一個錯誤,其實讓你後來變得更強?
- 你習慣怎麼面對錯誤:逃避?自責?還是找解法?
- 如果今天你是主管,你會怎麼看待一個願意認錯並提出解法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