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裡的困局:當學生的人權成為老師的枷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為示意圖,非為實際現場

圖片為示意圖,非為實際現場

引言:當教育現場變得越來越難以呼吸

近年來,教育現場經歷了許多制度性改革,其中《學生輔導與管教辦法》的施行,旨在保護孩子的基本人權。然而,在實務上,第一線教師卻逐漸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迫與孤立。

當老師既不能罵、不能碰,卻又要即時處理所有突發狀況時,我們的專業空間,還剩多少?

一場突發事件:老師只是想維護秩序

一位任課老師在授課時,遇到學生情緒失控、用潑水干擾同學上課。老師為了讓學生同理他人,模擬舉動回應,但並未造成實質傷害。沒想到,學生反應更加激烈,甚至有攻擊傾向,老師情急下伸手制止,卻在掙扎之中在學生手上留下了瘀青。

這不是一場單方面的攻擊,而是一連串情緒失控下的即時反應。

是老師的錯嗎?還是制度的失靈?

事件的延伸:協調的背後,是誰的妥協?

事情發生後,校方啟動通報流程,相關行政與輔導人員到場處理。導師也主動向家長說明情況。原以為事情可以漸趨平息,未料隔天家長帶著多人進入學校,情緒激動,並直接開出數萬元賠償與「班上公開道歉」的要求。

在行政單位的調停下,老師最終選擇了妥協,吞下這口氣,原因是:「為了退休金,忍一下吧!」

這句話,刺痛了多少仍在教學現場努力維持秩序與理想的老師心靈?

誰來還原真相?誰來保護老師?

這起事件的處理方式,引發了我們以下幾個深刻的疑問:

❶ 事情的真相,有人在意嗎?

學生的初始行為是否被完整呈現?老師是否有機會說明?還是我們早已習慣「學生受傷=老師有錯」的直線邏輯?

❷ 學生有權利,那老師與其他學生呢?

我們強調不體罰、不羞辱、不暴力,這是教育進步的重要里程碑。但當一位學生反覆影響課堂秩序,甚至傷害他人,其他學生的學習權、安全感,是否也應該同樣被守護?

❸ 行政與教師會的角色呢?

如果教師連基本的協商陪同都無,若沒有明確的行政支援或教師會協助,那麼現場老師將永遠是第一個被犧牲的角色。

結語:請不要讓我們只剩下眼淚與後悔

這篇文章不是為了為老師辯解,也不是要推翻任何制度,而是想提醒社會:

教育現場的真相,從來都不是黑白分明的。

我們可以為孩子爭取更溫柔的教養環境,但也不能忽視老師正在被耗損的專業與人性。

孩子有未來,老師也需要被看見。


avatar-img
教育司線員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司線員是誰? 在球場上,司線員負責判斷球有沒有出界,他們站在邊線,不是主角,卻看得很清楚。我叫自己「教育司線員」,因為雖然在教育圈工作,卻常常站在邊邊,觀察著裡面和外面的差異。這裡不是教學技巧的分享,而是一些關於教育、人與現實的想法,希望用不同的角度,陪你一起慢慢看清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這使得真正熱忱的教師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這種年輕人口被動式地大量集中,卻無法無權可管理的教學環境,通常最優秀與最有狀況的學生能得到最多資源與照顧,卻無助於中間層大眾學生的成長,反而讓教育現場變得充滿危機與不確定性。然而,正是在此時,這個世界更需要你的熱忱和堅持.......<more>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針對最近「特殊生情緒失控打老師」事件,有些話不吐不快! 我是曾經在教育現場辛勤耕耘的老師,但愈來愈多狗屁倒灶的事發生,讓我萌生退意,年資一到退休年齡,就離開教職。 這陣子又回到學校代課,發現問題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學生無禮、行政無心、老師無力,就只能自求多福。 記得有一次,我只因告訴考完試、交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這使得真正熱忱的教師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這種年輕人口被動式地大量集中,卻無法無權可管理的教學環境,通常最優秀與最有狀況的學生能得到最多資源與照顧,卻無助於中間層大眾學生的成長,反而讓教育現場變得充滿危機與不確定性。然而,正是在此時,這個世界更需要你的熱忱和堅持.......<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