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重點不是處罰,而是教他負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什麼同樣的過錯,孩子總是一犯再犯,重點不在於打罵或處罰有沒有到位,而是有沒有讓他真的明白,怎麼做,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陳又瑄 / 整理報導

  

回想童年時被狠狠修理的畫面,記得自己當時做錯什麼事嗎?多半只留下爸媽很兇很可怕,自己哭得很傷心的畫面吧!「到底可不可以處罰孩子?怎樣處罰才適當?」許多家長心中都有這些疑問。與其討論能不能處罰,更該思考的是:「處罰孩子時,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孩子了解自己錯在哪裡,並從中學到教訓嗎?還是為了讓孩子因害怕而暫時服從呢?

 

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這樣獎懲才有效

我們不得不承認,用處罰的方式大部分效果都很快。當你打罵孩子,孩子馬上就會停下來,但孩子停下來的原因,往往只是因為害怕,並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父母該怎麼訂定合宜且有效的獎懲制度呢?

  

raw-image


一、處罰前,先溝通  彼此理解很重要

 

當孩子在馬路上亂跑,在地上哭坐不起,當下要忍住怒氣實在非常困難。父母要時常提醒自己,動手打孩子前要先冷靜下來,指出錯誤行為,告訴孩子「錯在哪?」會比打罵更具效果

 

指出錯誤行為時,不要涉及到你對他的愛,例如:「你再這樣,我就不愛你了!」的情感威脅;也不要否定孩子的人格,例如:「你怎麼那麼粗暴,搶別人的玩具!」而要直接指出錯誤行為並給予指正,例如:「你想玩別人的玩具,要有禮貌地詢問人家要不要借你玩,而不是直接用搶的。」此外,別在大庭廣眾下怒罵孩子,這樣反而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

 

raw-image


「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是很重要的。畢竟孩子的思慮沒有大人那麼寬廣、縝密,不一定知道自己做錯了。當然,也可能孩子沒做錯,只是他的做法不符合你的期待。如果是這種狀況,你需要跟孩子好好溝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了解孩子為什麼那樣做,這是很重要的過程

 

二、訂獎懲,讓孩子參與其中   重點不是罰,而是教

 

當孩子知道自己哪裡犯錯之後,你可以用引導的方式,讓他有機會梳理出適合自己的改善方案。孩子提出改善方案時,可能設想地不夠周全,你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孩子更深入思考,一起擬出更周詳的方案。落實所訂的方案是處理孩子犯錯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raw-image


父母執行懲罰時,不能心軟或臨時改變懲罰方式,如此才能讓孩子重視約定與規範,幫助他們有效地改善行為。然而,處罰並非是父母要強調的,最重要是要教導孩子負責任,從錯誤中改正。當孩子覺得執行所訂的方案不是被處罰,而是應該做對的事,反而會幫助孩子內化,進而表現出良好行為。犯錯沒關係,更重要的是用負責任的態度去改善自己的錯誤,進而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三、每個孩子都獨特  教養方式需要滾動式調整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一樣,不見得同一種教養方式適合套在每個孩子身上,透過檢討與調整,才能幫助孩子找到最適合且有效的方法。孩子總犯同樣錯誤,當中牽涉到非常多因素,包含他們的專注力、記憶力、衝動控制及後設認知等,同時也與爸媽的教養方式息息相關。看到孩子又犯同樣的錯時,父母要靜下心來帶著孩子檢討,還有什麼地方需要調整或改進,以及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raw-image


用愛與信任滋養他  帶領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建立一個合宜的獎懲制度時,父母要先與孩子培養一個富有信任感的關係基礎,讓孩子發自內心願意與你一起建立規範並去遵行,並用「愛」、「鼓勵」、「稱讚」、「擁抱」與「讚美」,帶著孩子往正向走,陪伴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成長。

 

當孩子表現好時,應當適時給予孩子肯定與獎勵。或許,這樣的教養方式較耗時,無法立竿見影,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檢討與調整,幫助孩子坦然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自發性地去思考自己未來想成為怎樣的人,並且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愛日常
11會員
81內容數
愛無處不在,再平凡的日常,只要重拾愛人與被愛的能力,就能找回舒服的人際關係,時時相愛!
拾愛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母親不是超人,但為了孩子 卻可以無所不能。
Thumbnail
2025/05/06
母親不是超人,但為了孩子 卻可以無所不能。
Thumbnail
2025/05/05
明明是為他好才說實話,卻反倒惹人嫌了嗎?其實想對人說實話、給建議,你不僅要有勇氣,更要有愛與智慧。
Thumbnail
2025/05/05
明明是為他好才說實話,卻反倒惹人嫌了嗎?其實想對人說實話、給建議,你不僅要有勇氣,更要有愛與智慧。
Thumbnail
2025/05/05
真正懂溝通的人,絕非能言善道、辯才無礙,而是懂得在適當時刻,恰如其份地回應他人的情緒與反應。
Thumbnail
2025/05/05
真正懂溝通的人,絕非能言善道、辯才無礙,而是懂得在適當時刻,恰如其份地回應他人的情緒與反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接觸詐騙的現象與原因,並提出了協助涉罪青少年的方法,以及家長應對犯罪議題的建議。家長應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他們的成長過程和感受,並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協助孩子重新評估行為的價值判斷。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青少年接觸詐騙的現象與原因,並提出了協助涉罪青少年的方法,以及家長應對犯罪議題的建議。家長應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尊重他們的成長過程和感受,並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協助孩子重新評估行為的價值判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