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效一對一會議寶典-讓人才願留下、真話說得出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平常會和團隊成員做一對一會議嗎?

我當主管時,也曾有過這樣的疑惑,有週會、專案會、檢討會,還不夠嗎?

直到有一天,一位能力極強的得力助手,突然遞了辭呈。



老闆問我:「你平常有關心過他嗎?」

我理直氣壯回答:「我們平常會議都有聊啊!」

老闆淡淡一笑:「那些會,是講專案、講績效、講檢討。

有沒有哪個時刻,是只聊『他這個人』?


那一刻,我才突然驚覺:我們天天開會,卻幾乎沒有「真正的對話」。

很多話,不會在團隊面前說;

很多困難,不會在週會上講;

很多煩惱,往往等到出事時,才爆出來。


《高成效一對一會議寶典》讓我想起了當年的自己

那時,我憑直覺和同事一對一聊,但總覺得不夠深、不夠系統。這本書,補全了我當年缺失的架構與邏輯。

它讓我明白:一對一會議,不只是「怎麼排議程、怎麼問問題」,而是提醒主管:你和同事之間的距離,是靠一次次深度對話,一點一滴拉近的。


因為「無聲」,往往只是「還沒爆炸」

「沒問題」,只是「還來不及處理」



我曾經問過老闆:

一對一的優點,不就是為了對話、了解對方、拉近關係嗎?

那真的需要一直做嗎?


時間久遠,我已忘了當初老闆怎麼答。但看完這本書後

讓我重新領悟到,一對一會議的真正意義,分享給大家


1.不是控制,而是還權於人

一對一不是主管想問什麼,是員工需要什麼。價值在於:創造一個安全空間,讓那些「平時沒說出口的話」,終於有被傾聽的機會。

2.不讓誤解累積的日常維護

一對一,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讓關係有「持續維護」的機會。沒有對話,默契會過期;沒有交流,誤解會累積。

每次對話,都是一次關係的小修補。

3.讓你減少被打擾的效率武器

一對一,不是多一場會,而是少一堆零碎干擾。固定會議時段,讓問題集中、對話有序,幫助主管守住專注力,也守住界線感。

4.還原人性的領導行為

一對一,不是審問,是傾聽;不是指令,是陪伴。它讓人被看見、被理解,是一扇能走進一個人內心的門,而不是站在門外喊話。

5.看見人,也讓人看見自己

一對一,不是完成工作,而是陪伴對方成為自己。

領導,不是改變別人,而是留下一段被看見、被傾聽的時間。


一對一,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種「看見人」的方式。

但想把它做對、做深、做有效,光有心還不夠,還需要一套方法。

這本書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問題清單」,幫助我們知道該怎麼問、怎麼引導。

我從中歸納出三個核心觀點,讓大家能快速掌握重點

1.關係型問題 → 讓對方願意開口

例如:

  • 最近有什麼讓你開心的小事?
  • 最近工作上有什麼困擾?

目的:建立信任,打開對話的門縫,聽見真心話

2.反思型問題 → 幫助對方看見自己

例如:

  • 回顧這半年,你最有成就感的事?
  • 若有天當主管,你想成為怎樣的人?

目的:幫對方抽離日常,看見更長遠的自己

3.行動型問題 → 幫助對方有下一步

例如:

  • 接下來一週有什麼優先事項?
  • 需要我幫什麼?有什麼障礙要排除?

目的:聚焦行動、提供資源、幫助前進


這三種問題,不是線性執行,而是一場有節奏、遞進的對話。

沒有關係基礎,問反思太早;沒有足夠反思,直接談行動,只會流於執行。

真正的對話,不是「照表操課」,而是「對準對方當下的狀態與需要」。

讓每次一對一,都成為一次信任、成長、支持的契機。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那我照著書上的方法,

一對一執行下去,就一定有效吧?

但書給了我一個更深的提醒,

一對一的價值,不只在於「做了沒有」,而在於「做得對不對」

否則,看似形式有做,其實效果是空的。

我從書中整理出五個檢視指標,供大家參考

1.離開會議後,對方有沒有帶走「明確的下一步」?

2.對方有沒有主動分享「沒問也會說」的事?

3.對話中對方發言超過60%嗎?

4.這次對話有沒有回顧「上次的承諾/行動」?

5.會後對方情緒有沒有「變化」(更輕鬆、更放心、更有方向)?


這五項,若有三項答「沒有」,恭喜你,會議形式合格,但效果失效。

這五項,是檢視一對一「做得對不對」的最低標。書中還有更多指標與細節,值得管理者依情境去參考與調整



最後,我想說:

一對一不是技巧,不是流程,不是例行公事。

它是一面鏡子,照見你是不是真正願意放下權威、願意聽見真相的人。

沒有真相,領導只是演戲;

沒有信任,團隊只是集合。

你不是在管人,你是在決定:

你想擁有一群沉默的順從者,

還是一群敢對你說真話的夥伴?

這,或許才是領導最深的意義。


感謝「天下雜誌」邀約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惑哥深夜聊吧的沙龍
25會員
67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
2024/07/05
當企業協作不順暢、組織僵化、工作模式老舊時,本書告訴你如何透過OGSM重塑高敏捷的團隊。 我認為高敏捷團隊有三大重點: 全員有共識,朝著共同目標前進 定期審視成效,進行調整與改進 塑造更有價值的團隊 一、什麼是OGSM?  書中解釋,OGSM變革領導以一頁表格的方
Thumbnail
2024/07/05
當企業協作不順暢、組織僵化、工作模式老舊時,本書告訴你如何透過OGSM重塑高敏捷的團隊。 我認為高敏捷團隊有三大重點: 全員有共識,朝著共同目標前進 定期審視成效,進行調整與改進 塑造更有價值的團隊 一、什麼是OGSM?  書中解釋,OGSM變革領導以一頁表格的方
Thumbnail
2023/02/03
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抓住事務的本質!那該如何抓住事務的本質呢?就是「思維」的深度建構,你問說什麼是「思維」深度呢?我舉個例子; 例如:客戶要求提升行銷成效,但客戶其實要的是商品銷售成長, 你捉不到客戶真正的問題,回公司被老闆罵到臭頭還不知怎辦! 老闆要求明年業績成長100%,全公司皆知做不到,但
Thumbnail
2023/02/03
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抓住事務的本質!那該如何抓住事務的本質呢?就是「思維」的深度建構,你問說什麼是「思維」深度呢?我舉個例子; 例如:客戶要求提升行銷成效,但客戶其實要的是商品銷售成長, 你捉不到客戶真正的問題,回公司被老闆罵到臭頭還不知怎辦! 老闆要求明年業績成長100%,全公司皆知做不到,但
Thumbnail
2023/02/03
每看完書後的一週,內容大至都忘光,想做筆記又沒時間,想說寫些讀後想法,順推薦我認為不錯的書籍給大家參考。 這本「底層邏輯」的作者是「劉潤」,中國著名的商業顧問,曾經擔任微軟中國戰略合作總監,也曾任騰訊、百度、海爾等知名企業的戰略顧問。 第一次看到「劉潤」這名字是在2006年一篇「出租車司機給微軟員
Thumbnail
2023/02/03
每看完書後的一週,內容大至都忘光,想做筆記又沒時間,想說寫些讀後想法,順推薦我認為不錯的書籍給大家參考。 這本「底層邏輯」的作者是「劉潤」,中國著名的商業顧問,曾經擔任微軟中國戰略合作總監,也曾任騰訊、百度、海爾等知名企業的戰略顧問。 第一次看到「劉潤」這名字是在2006年一篇「出租車司機給微軟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上個禮拜,我們部門開了跨級溝通會。 跨級溝通會是非主管級員工和+2級主管直接溝通的場合, 所有+1級主管皆不可參加。 問題是會議前匿名蒐集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用文字表達也能好好地斟酌用詞和潤飾口氣, 更重要的是匿名提問,保護所有勇敢提問的人,挺好的。 不過,這次我沒
Thumbnail
員工可能離職時(員工尚未提出,只是我覺得該員怪怪的),多半我會先單獨約來聊聊,有些人可以在對談中把心結打開,然後回歸正軌,有些人則不行。 大部分離職員工在決定提出離職當天講述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等到當天才想到要慰留,多半會抓錯方向。 當團隊成員提離職時,我還是會詢問原因,主要是確認對方已
Thumbnail
員工可能離職時(員工尚未提出,只是我覺得該員怪怪的),多半我會先單獨約來聊聊,有些人可以在對談中把心結打開,然後回歸正軌,有些人則不行。 大部分離職員工在決定提出離職當天講述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等到當天才想到要慰留,多半會抓錯方向。 當團隊成員提離職時,我還是會詢問原因,主要是確認對方已
Thumbnail
要是我對部門同仁說:這件事情你們討論就好。 這代表他們決定就好。 多年來我也都是這樣做事的。即使下屬的決定跟我想的不同,我也尊重他們的最終決議,因為是我授權他們做的決定。 初期有點困難,總覺得他們想的不夠透徹,但我忍住不插手。 經過這些年來我的感受是:即使處理方法不同,最終的結果有時也很好。
Thumbnail
要是我對部門同仁說:這件事情你們討論就好。 這代表他們決定就好。 多年來我也都是這樣做事的。即使下屬的決定跟我想的不同,我也尊重他們的最終決議,因為是我授權他們做的決定。 初期有點困難,總覺得他們想的不夠透徹,但我忍住不插手。 經過這些年來我的感受是:即使處理方法不同,最終的結果有時也很好。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好的主管不僅交辦工作,也有教導執行的能力。此外,好的主管會對你有建設性的反饋,並願意分享公司資訊。最後,鼓勵員工上課受訓或提升專業領域知識,也是好主管的標誌。
Thumbnail
好的主管不僅交辦工作,也有教導執行的能力。此外,好的主管會對你有建設性的反饋,並願意分享公司資訊。最後,鼓勵員工上課受訓或提升專業領域知識,也是好主管的標誌。
Thumbnail
先生對於我最後一天上班還要非常早起出活動感到不甚開心,「怎麼都最後一天了還要出活動?」「你們同事是沒有人了嗎?」「最後一天不是應該要爽爽過嗎?」
Thumbnail
先生對於我最後一天上班還要非常早起出活動感到不甚開心,「怎麼都最後一天了還要出活動?」「你們同事是沒有人了嗎?」「最後一天不是應該要爽爽過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