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憂鬱症患者
有賴於藥效與時間的遞進,隨著病情逐漸的改善,我開始自動自發的減少苯二氮平類的用量,因為我知道這種東西長期使用下將會造成依賴性。而為了避免陷入藥物依賴而難以脫離的困境,在醫生的同意之下,我開始用緩慢的方式擺脫對其依賴,而就在看診後剛滿一個月的時間點,我的憂鬱症忽然迅速且神奇的痊癒了。
在兩個禮拜前,我還是一個深陷重度憂鬱症與焦慮症而無法自拔、甚至連對外交際、連開口和人溝通都很困難的憂鬱症患者。然而,在總計四週的抗憂鬱劑投予下,這種狀況很快的改變了,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的一個星期的看診空窗期之間。
距離開始接受精神科治療後,這次是第五次的診察。與上個月前的我不同,我帶著微笑走進診間,這次沒有拿出我寫在手機上的紀錄給醫生看,而是改用自己的嘴開口與醫生談話。
「我覺得感覺很好。」我笑著說著。
「哦?」醫生皺了一下眉頭,看起來是很懷疑。懷疑為什麼這個憂鬱症患者忽然不一樣了,這引發了他的警覺。
有可能是發現我的行為模式有所改變,醫生罕見的對眼前的病患露出了一點詫異的神情。
「我覺得這藥真的有用。」我很高興的說著。
「怎麼說?」醫生明顯認為情況不對,我從他的語氣就能聽得出來、他很懷疑。
但此時的我,正迫不及待的和醫生分享我的感受,此時的我已經不是兩週前的憂鬱症病患,而是變成了一個充滿自信又滿心歡喜的年輕人,由衷地對自己的病痊癒感到欣喜。
「我覺得精力充沛、感覺很好,很快樂,我覺得很棒。應該不用再吃憂鬱症的藥了。這很神奇,整個忽然就好了,我覺得那個藥是真的很有效。」
「嗯…」
醫生邊聽我說話,邊用意味深長的眼神看著我,隨後敲打著鍵盤,似乎在我的病歷紀錄上翻找、隨後多寫了些什麼。
「這種感覺很不真實,有點像…幾個禮拜前發生的事情、那種憂鬱的感覺,好像都不曾發生在我身上,總覺得自己好像根本不曾生病一樣。」
我興奮的說著,難掩歡欣的神情。
在那個當下,我真的覺得身上充滿了能量,而且有一種幸福洋溢的感覺充斥全身,對當時的我而言,我真的很懷疑,兩週前那個既憂鬱又焦慮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自己。
也就是說,這時的我有一種很奇妙的抽離感,感覺到過去發生的事情可能是假的、那個憂鬱又焦慮的我根本不曾存在過。畢竟…畢竟我現在是多麼的滿心歡喜,與兩週前的那個病人大相逕庭。
「我也覺得你看起來很開心,但是…」
面對滿心雀躍著敘述自己的病況好轉的病人,醫生的臉上並沒有露出特別高興的神情,反而是多了一層莫名的凝重感。
「我覺得你好像和兩個禮拜前的那個人,是完全不同的人。」
醫生試探性地對我說著,神情一樣泰然自若,看起來已經確定要怎麼應付我。
「對吧?我自己也這麼覺得,精神也變得很好。」
我應和著,而醫生則是邊聽我說,一邊繼續敲打他的鍵盤,在我的病歷紀錄上不知道又寫了些什麼,接著問道:
「你是不是覺得,精神變得很好,思緒轉的很快,就像火車飛馳那樣?想法很多、講話也變得很快又急?」
「對,而且這種感覺不是第一次,我以前就曾經有這樣的感覺,憂鬱症結束後通常都會這樣,對我來說很正常。」我不以為意。
沒錯,這樣高昂的情感不是第一次,其實這種亢奮的感覺,如同憂鬱症帶給我的痛苦一樣,在我的人生中,早已出現過多次,所以我其實很清楚,這樣的欣快感是什麼。
「我以前就會這樣,而且那種快樂的感覺比現在來的更強、更HIGH。在那種時候,我都可以想到很多新的點子,有時候情感爆發的時候就會寫文章,一天可以寫到上萬字都覺得還不夠。而我有一個相處很多年的朋友,他最近也說我忽然改變很多,好像整個人很激動…」
我滔滔不絕的說著,醫生仔細的觀察我的語速,想找一個適當的時間點插話進來。
「哦--」
好像聽到了什麼關鍵字一樣,醫生冷靜的看了滿心歡喜的我一眼,接著微微的笑了一下,接著繼續敲打鍵盤。
「250…不,我看還是500好了,先試試看,而且你很瘦…」
醫生的嘴裡念念有詞,認真地盯著他的電腦螢幕瞧。
而我則是在一旁繼續說著自己許多過往的豐功偉業,當時的我就像要把鬱期整整兩個月憋著的話講完一樣,滔滔不絕的說個沒完,而醫生也是耐著性子,一邊溫和的回應我的話,一邊把螢幕轉向我這頭,指著畫面上的一顆白色橢圓形的藥丸對我說道:
「這個,晚上一顆,我們先來試試看。」醫生很篤定。
「嗯?」我看的是很懷疑。
看著螢幕上的新藥,我一臉茫然,我心想:「我這不是好了嗎?開新的藥幹嘛?」,看到這裡,我想很多人也會和我有一樣的疑問,會很懷疑,醫生是不是誤診或著開錯藥了。
「這是Depakine,我先開500(mg)的給你試試看,我們先保守觀察一下。」醫生說著,感覺他很確定,眼前的這個傢伙到底是什麼問題,只是還得實際上試驗看看、掌握一下情報。
「Depakine?」
聽到這個詞,我好像有想到什麼,畢竟我在重度憂鬱症的狀態之下,已經瀏覽過許多的精神科用藥。這時的我很確定,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子,我肯定在哪個介紹藥品的網頁裡有看到,而順著我那思緒飛奔的腦袋,我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道:
「Depakine?…帝拔癲?」
「哦!對,就是帝拔癲,你知道喔,那就好辦了。」
醫生短暫的露出一種驚喜的表情,接著用看到有乖乖預習功課的小孩一樣的眼神看著我,繼續說明。
「你現在可能比較躁一點,這個應該可以稍微壓住躁狀態。」
「可是這不是癲癇用的藥嗎?」我知道這是抗癲癇劑。
「沒錯,可是他也可以是情緒穩定劑,可以稍微壓制住你這樣高亢的情緒。」
聽到這句話,我的內心立即湧上一個疑問,那就是明明我現在感覺非常的好,而就現在的狀況,照理說為憂鬱症治療大成功、慶祝都來不及了,為什麼還反而要用藥「壓制」我呢?
「換句話說,我現在這樣子不太正常?」我試探性的問著。
「對,因為一般來說,你吃的SSRI並不會這麼快就有這麼好的效果,這不正常。根據你的敘述,你的情況比較像是『轉躁』。」
或許是看在我有預習很多精神科用藥的份上,醫生主動向我補充說明,一邊和我解釋著藥理。
「所以我現在是快速的進入躁期了?這就是真正的躁鬱症?」我很懷疑,當時的我不覺得這是有問題的。
「是有一點躁的感覺,特別是你的情緒起伏很大的這個部分,確實很像躁鬱症會有的狀況。不過,由於人的情緒本身就會起伏,每個人的情緒起伏狀態也不太一樣。你或許是有躁鬱症的體質,尤其是吃了抗憂鬱劑之後,效果很好的這點,在躁鬱症患者身上比較常見。不過現階段還是先觀察看看,不急著馬上用大劑量的藥物去處置。」
「哦…」
對我來說,雖然會覺得,要主動去壓制這種歡欣鼓舞的狀態很不合理,但為了自己的病況著想,我還是選擇相信醫師的指示。
就這樣,在抗憂鬱劑大幅減量、而沒有完全停止使用的情況下,我的藥單又多了一個新藥進來。說來諷刺,原本滿心歡喜走進診所、還以為可以再也不用拿抗憂鬱劑的我,如今反而出現了新的病情--
--而且,還是比憂鬱症更為嚴重的一種疾病。而它,則在接下來的幾週之內,很快地向我展現了它那難以駕馭的強大力量。
※關於這個專題的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