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光心理觀察札記 |當我不再找出口,情緒就自己流完了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副標題:原來我不是太情緒化,是我太久沒被好好理解了。

本篇收錄於《木光心理觀察札記》系列,是我在一次低潮後,對情緒、身體反應與高敏感特質之間關係的深度觀察與紀錄。 有些過程不是立刻能說清楚,但我發現,當我願意慢慢陪著自己, 情緒就會告訴我它真正的樣子,而我的身體,也總是第一個知道答案。


我身體曾經出現很多奇怪的反應: 腳痛、胸悶、下腹悶脹、呼吸不順、手腳發冷…那時候的我以為自己是不是生病了,但當我開始靜下來、去感受每一個訊號時,我才發現—原來那都是我「情緒太滿」的警訊。

那不是我的錯,那是我太久沒讓情緒說話。或者說,我太久沒讓我真正的感覺被聽見。

我不是太情緒化,我只是太久沒被理解。

當情緒卡住時,滿腦子都是出口,卻沒有一個真的能走出去。

當情緒卡住時,滿腦子都是出口,卻沒有一個真的能走出去。


以前的我總會急著找出口。試著分析、整理、思考:「到底怎麼了?怎麼解決?要怎麼走出來?」然後心裡那個理性指揮官就會跳出來:「來,我們先釐清問題、重整路線,尋找答案。」

但真實狀況是 — 有些從小就內化在心裡的信念,根本不是三兩句話就能鬆開的。

有時候我會告訴自己:「這件事真的沒那麼嚴重啊。」但講完之後,身體還是緊繃,情緒還是焦慮。因為我的腦知道沒事,但我的心還在怕。


我後來學會的第一件事是:「就算我還沒辦法好起來,我可以先承認我現在的狀態。」

承認自己焦慮、緊張、委屈、卡住、沒辦法馬上放下,反而會讓我整個人鬆一點。哪怕只有一點點,也足夠我先喘一口氣。

我才開始能夠真正問自己一句話:

「欸…那你現在到底是在難過?還是有點委屈?還是…其實有點生氣?」

而當我這樣問,身體其實往往已經在回答我了。


【身體會先說出情緒的真相】

情緒沒說出口,身體就開始一點一滴幫我喊出來。

情緒沒說出口,身體就開始一點一滴幫我喊出來。

當我生氣的時候,我的臉和脖子會漲紅,全身緊繃到像根拉滿的弓,有時候甚至會發抖。

害怕的時候,我會覺得沒有安全感,只想躲在房間裡、抱著熟悉的抱枕,全身顫抖,好像那個動作才是我能保護自己的唯一方法。

而當我傷心的時候,最明顯的就是 — 凍住了。哪怕是盛夏,我的手腳會瞬間冰冷,整個人像被什麼抽離一樣,只剩下悶悶的胸口和快掉下來的眼淚。

如果真的難過到極致,我會想找一個角落、或躲到廁所,好好地哭一場。

那些眼淚不是脆弱,而是我在告訴自己: 「妳有情緒,沒關係,我在這裡陪妳。」


【處理不了的無力感,像一個靈魂過重的人】

有時候最讓我覺得無力的,不是生氣或大哭,而是那種 —「我知道自己卡住了,可我什麼都處理不了」的狀態。

那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是被自己打敗的。不是誰讓我怎樣,是我自己把自己逼到一個角落,然後還要自己想辦法走出來。

身體會變得很累很累,眼睛乾乾的,心裡卻濕濕的。全身像背了幾百斤的龜殼,走幾步就嘆一口氣,然後忍不住搖搖頭,心裡默默想: 「啊,我怎麼瞬間老了好幾百歲?」


原來不是沒事才可以休息,是因為「有情緒」才更需要充電。

原來不是沒事才可以休息,是因為「有情緒」才更需要充電。

【高敏感者的情緒耗電反應】

身為高敏感者,我也慢慢發現另一種反應:當我情緒起伏太大時,我會瞬間累到不行。

有時候剛哭完、或剛從一場內心風暴裡走出來,我就像被拔掉電源的機器,整個人會直接秒睡,甚至像昏迷一樣。

以前我會以為自己是不是身體不好,後來才理解—那是因為我感受太深、能量消耗太大,情緒的耗電量,根本比工作還高好幾倍。

那不是偷懶,也不是太脆弱,那是靈魂在放電後,需要強制休眠。

現在我學會不再責備這種「瞬間累倒」,我知道那是我身體在說:「妳剛剛很努力了,妳可以先休息一下了。」


【然後,我真的笑了】

而最神奇的是,當我真的陪著情緒一路走完,不催它、不解釋它,只是讓它流…… 我發現身體跟心理,真的輕盈了不少。

原本沉重到喘不過氣的感覺慢慢鬆了,臉部表情也放鬆了,我甚至能在那一刻,打從心裡笑了出來。

不是那種假裝沒事的笑,而是一種被自己理解後,終於放心的那種笑。

那一刻我知道 — 我不是撐過了,我是陪自己走完了。


【語錄收尾】

那不是轉念後的結果,而是她願意陪自己走過,情緒才會自己流完。

那不是轉念後的結果,而是她願意陪自己走過,情緒才會自己流完。

「我以為要轉念才能結束情緒,後來才發現,只要我不再逼自己轉念,情緒就會自己結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沐容光森
6會員
85內容數
我寫敏感的事、療癒的字, 有時像拆炸彈,有時像邊寫邊偷哭。 木光宇宙不是修行道場,也不是人生指南, 是我慢慢拆盔甲、偶爾碎唸, 還願意繼續喜歡自己的地方。 我是沐容光森。 如果你也還在學著不逃、學著靠近自己, 那這裡的光,也許適合你邊喝字與喘氣,慢慢讀完自己。
沐容光森的其他內容
2025/06/03
我正在辦一場又一場靈魂小案子,犯人總是那個把情緒藏得很深的我。 抽屜裡有眼淚、心動,還有一些還沒說出口的委屈和爆氣。 每次破案時,我都會笑著說:「欸~妳又被我找到了喔。」 原來,最會躲的不是別人,是那個曾經很小心、很安靜、很怕惹事的我。 而現在的我,開始學會溫柔地陪她現身。
Thumbnail
2025/06/03
我正在辦一場又一場靈魂小案子,犯人總是那個把情緒藏得很深的我。 抽屜裡有眼淚、心動,還有一些還沒說出口的委屈和爆氣。 每次破案時,我都會笑著說:「欸~妳又被我找到了喔。」 原來,最會躲的不是別人,是那個曾經很小心、很安靜、很怕惹事的我。 而現在的我,開始學會溫柔地陪她現身。
Thumbnail
2025/05/31
配珠,對我來說不只是排列珠子,而是在幫靈魂鋪一條可以慢慢走回家的光。 這是我的第一條靈魂配珠日誌,也是我學會穩穩陪伴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2025/05/31
配珠,對我來說不只是排列珠子,而是在幫靈魂鋪一條可以慢慢走回家的光。 這是我的第一條靈魂配珠日誌,也是我學會穩穩陪伴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2025/05/30
2024 年 3 月的一個週日,我在跑步後靜坐在草地上,對內心那個害怕的自己說:「沒關係,妳可以出來了。」就在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氣流完整地在掌心轉動,靈語自然流出。這不是我靈性覺醒的起點,卻是我第一次用愛而非能力,選擇相信自己,並踏上屬於自己的那條光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5/30
2024 年 3 月的一個週日,我在跑步後靜坐在草地上,對內心那個害怕的自己說:「沒關係,妳可以出來了。」就在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氣流完整地在掌心轉動,靈語自然流出。這不是我靈性覺醒的起點,卻是我第一次用愛而非能力,選擇相信自己,並踏上屬於自己的那條光的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4. 宣洩(釋放一切,寶貝!) 當情感上麻木自己成為我們默認的防禦機制時,我們往往會在意識之下隱藏大量壓抑的情緒。為了安全有效地表達您壓抑的情緒,請嘗試某種形式的宣洩。宣洩可能包括對著枕頭尖叫或捶打枕頭、使用悲傷的想法日記(如上所述)來刺激悲傷和哭泣、激烈的情緒激發運動、熱情的舞蹈或積極的冥想。
Thumbnail
4. 宣洩(釋放一切,寶貝!) 當情感上麻木自己成為我們默認的防禦機制時,我們往往會在意識之下隱藏大量壓抑的情緒。為了安全有效地表達您壓抑的情緒,請嘗試某種形式的宣洩。宣洩可能包括對著枕頭尖叫或捶打枕頭、使用悲傷的想法日記(如上所述)來刺激悲傷和哭泣、激烈的情緒激發運動、熱情的舞蹈或積極的冥想。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情緒,但你是否深入瞭解過這些情緒的原因?透過自我覺察,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和外在表現,從而提高自我認識和心理健康。而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透過後天練習,用「我訊息」來處理情緒,可以有助於更加了解自己的各種情緒,並在人際相處與溝通上更有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