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拒到申請——當我決定在公司成立瑜珈社團
起初,「成立社團」這件事對我來說,真的只是個麻煩。工作已經夠忙了,每天被任務、客戶、專案追得喘不過氣,哪還有餘力去處理什麼書面申請、面談報告,還得對應一大堆行政流程?甚至在先前有同事輕描淡寫地提到:「要不要成立個瑜珈社團?」兼任瑜珈老師的我也只是笑笑說:「我們自己練一練就好吧。」畢竟,我和我的瑜伴們,一開始只是想在下班後喘口氣、放鬆一下,沒有想要為自己增加更多責任。
但有趣的是,隨著一次又一次地和大家共同墊上瑜珈墊,一呼一吸之間,我慢慢感受到某種微妙的改變。那些本來積壓在心口的壓力,竟然在瑜珈課結束後,自然而然地釋放了。被客戶逼得焦頭爛額的那天,內心幾度天使惡魔的想法拉扯,我仍拖著沉重的身體進行瑜珈的教學,沒想到一旦跟瑜伴們一起練習後,讓我滿血復活,重新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專注。我非常感謝瑜伴們給我的力量~~課後返回工作岡位加班,效率異常高,重點是心理暖暖的,滿滿的正能量。瑜珈的好,不只是柔軟了我的身體、舒緩了壓力,更像是一種「內在空間的重整」。在瑜珈的練習中,我學會如何觀察情緒、接納自己的疲憊與不完美,並在呼吸之間找回身心的連結。
這不正是瑜珈哲學中所說的「Svadhyaya(自我觀照)」與「Santosha(知足)」的實踐嗎?當我們靜下心來觀察內在,停止與外界比較與爭鬥,就會發現,其實幸福與平衡,一直都在我們之中。
也正是在這樣的轉變中,我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既然瑜珈帶給我這麼多正面的影響,為什麼不讓更多同事也能受惠?於是,我鼓起勇氣,重新提起社團申請這件事。雖然仍舊繁瑣,但這一次的心態已截然不同。我不再把它視為一個「麻煩的任務」,而是一場「善的傳遞」。
我把想法跟瑜伴們分享,本週,我們正式啟動社團籌備計畫。一切似乎在宇宙的默契下自然推進~
這讓我深刻感受到,瑜珈不只是「自己變好」,更是一種「與人分享能量」的方式。它可以是一扇門,讓更多人進入身心平衡的世界,也可以是一盞燈,在高壓的職場中照亮疲憊的靈魂。
如今,回頭看看一開始的自己,那個嫌麻煩、怕麻煩的自己,其實只是還沒真正感受到「行動的力量」。而當我真的跨出第一步時,才發現原來推動改變並不孤單,因為你會遇到一群願意與你同行、共振的靈魂。
未來,我希望這個瑜珈社團能成為公司裡的「喘息角落」,讓更多人學會在壓力之中仍保有呼吸的空間;在忙碌之中仍記得善待自己的身體與心。
這不就是現代人最需要的「職場瑜珈哲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