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壓力大,許多睡眠問題其實與睡前習慣有關。
「10-3-2-1-0 睡眠法則」是一套簡單可記、容易實行的生活節奏調整法,由美國醫師 Dr. Jess Andrade 在社群媒體上提出,並迅速受到廣泛關注。
雖然這套方法並非來自學術論文,但其每一個步驟都符合臨床睡眠衛生的核心原則,是一個實用的「睡前倒數習慣清單」。✅ 什麼是「10-3-2-1-0」?
這個睡眠法則由五個數字組成,代表你該在就寢前幾小時前做出哪些調整:
- 10:睡前10小時停止攝取咖啡因
- 咖啡因半衰期約 5–10 小時,太晚喝會干擾入睡與深睡期。
- 包括:咖啡、茶、能量飲料、黑巧克力。
- 3:睡前3小時避免進食與飲酒
- 晚餐太晚或飲酒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睡眠深度與夜間覺醒。
- 特別是高脂、辛辣或高糖食物會干擾自律神經穩定性。
- 2:睡前2小時停止工作與學習
- 腦力活動會刺激認知與壓力激素(如皮質醇)分泌,使入睡變困難。
- 建議改做低刺激活動如閱讀、拉筋、泡澡。
- 1:睡前1小時停止使用電子螢幕
- 螢幕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延遲自然入睡時機。
- 若需使用裝置,可調成夜間模式,或戴抗藍光眼鏡。
- 0:早晨起床時按0次貪睡鍵
- 「snooze」雖看似多睡幾分鐘,實則打斷睡眠週期,反而更疲憊。
- 訓練自己一次鬧鐘響就起床,有助於建立穩定的起床節律。
🧪 科學觀點與臨床一致性
雖然「10-3-2-1-0 法則」尚無隨機對照研究支持,但其每個步驟皆符合已知的睡眠衛生建議:
- 停止咖啡因:參見 Clark & Landolt, 2017 的研究,晚間攝取咖啡因會明顯延後入睡。
- 晚餐與飲酒控制:夜間代謝與腸胃活動減弱,過晚進食會延遲褪黑激素分泌(St-Onge et al., 2016)。
- 螢幕與藍光: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2018)指出,睡前使用電子裝置會減少褪黑激素分泌約 50%。
✅ 實用建議與應用方式
你可以這樣建立自己的「倒數睡眠儀式」:
🕙【白天14:00】喝最後一杯咖啡
🕕【晚餐18:00】完成進食與飲酒 🕗【晚上20:00】結束工作與電腦作業 🕘【晚上21:00】關掉手機與螢幕 🕙【晚上22:00】準時就寢,不貪睡
📘 結語
「10-3-2-1-0」不是一種限制,而是讓你的大腦與身體為睡眠做好準備的節奏調控工具。若你常因習慣問題而睡不好,試著連續一週落實這個方法,觀察你的入睡速度與白天清醒感是否改善。
關注好夢醫師,這裡總有一個讓你好睡的方式。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C37jGgahmLC/
FB: https://www.facebook.com/morpheus0125
好夢醫師睡眠周報.醫學知識不漏接:https://dr-morpheus.kit.com/427f9a2a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