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這件事:在這個所有人都可以學行銷、學寫作、學 AI 指令、學課程製作的時代——
到底什麼,是我們無法被取代的能力?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學習新的技能、跟上趨勢、買課程、練輸出,但在這一切的背後,有個沒被明說的焦慮是:「如果大家都會這些了,那我還剩下什麼?」
這篇文章想跟你談談——不是效率,不是產出,不是努力,而是你內在真正的核心價值:
一種叫做 「獨特知識」(Specific Knowledge) 的東西。
✴️ 「獨特知識」是什麼?為什麼它這麼重要?
這個詞來自矽谷創業家 Naval Ravikant,他說:
「獨特知識是無法教的知識,它來自你的天賦、直覺、好奇與經驗交錯出來的東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不是課程上學來的標準知識,不是教科書裡寫的框架。
它通常具有以下特徵:
- 你不費力就能做到,甚至覺得這沒什麼
- 別人卻覺得你很厲害、總想問你
- 它經常發生在你的生活細節、選擇方式與思考習慣中
- 別人可以模仿你的技能,但很難模仿你看待世界的角度
這樣的知識,是「無法複製」的。
所以它也是你最無法被取代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什麼是「獨特知識」?
▐ A 是一位視覺設計師,但她的強項其實不是美感,而是能準確解讀品牌創辦人的語言習慣與性格細節,讓每一張圖都像創辦人本人會說的話
▐ B 是做教練課程的人,但她厲害的是能把一團情緒的混亂梳理成結構、邏輯與行動表單,讓人立刻從卡住 → 前進
▐ C 是一位工程師,他的專業技術不是最強,但他有一種能讓團隊協作的人際轉譯力,總能讓吵架的部門坐下來談
這些東西,不是標準知識,但卻構成了他們的差異化資產。
這些就是——獨特知識。
🔍 如何找到屬於你的「獨特知識」?
這裡有四個簡單的提問,幫助你打開這條線索:
1️⃣ 什麼事情你不太用努力就能做得不錯?
▐不是因為你特別勤奮,而是你「就是很自然會這樣處理」
- 例如:有人很會傾聽、有人總能發現問題的核心、有人很能看到別人沒說出口的感受
- 請小心:「你覺得沒什麼」的地方,常常就是你最被低估的金礦
2️⃣ 別人總是來問你什麼?
▐那些你以為是瑣碎的話題,有可能就是別人心中你最稀有的價值
- 回顧一下訊息記錄、對話內容
- 哪些主題別人習慣問你,甚至推薦朋友也來找你?
3️⃣ 你在哪些時候能說出「別人沒說出來的話」?
▐真正獨特的知識,不一定來自你學過什麼,而是你看到別人沒看到的
- 這可能是你成長背景給你的特殊視角
- 也可能是你曾經「活下來的經驗」轉化而成的知識模型
4️⃣ 你能把哪些「感覺」變成「語言」?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總能說出你心裡的那句話?他們其實在做的,是轉譯內在經驗,而這是極珍貴的能力
🌀 獨特知識,是你飛輪的引擎
在產品化飛輪的四個階段(策略、價值、生產、反覆調整)中,獨特知識就是價值生產的核心來源。
沒有它,再多的技巧只是疊加形式;有了它,你的內容、產品、品牌就有了「靈魂」。
而這份靈魂,會讓你的價值——無法被複製。
🚀 AI 世代的你:不是學更多,而是看得更深
很多人問我,未來會不會被 AI 取代?
我總是這樣回答:可被取代的,是重複;不可被取代的,是視角。
- AI 可以學寫文案,但它不知道你為何這麼說
- AI 可以生圖做設計,但它無法理解你心中的風景
- AI 可以總結資訊,但它無法站在你的人生軌跡裡,幫你決定哪一條路該選
你是唯一的變因。
也是唯一的護城河。
📌 真正的差異,不是你學得多快,而是你活得多深
別再急著成為「會很多」的人,
先學會成為「只有你能做這件事」的人。
你知道嗎?
在這個人人都能發聲、都能製作內容的時代,真正的稀缺,是能把自己活成一種語言的人。
那個語言,就叫做:你的「獨特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