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煩,就是有比喻情緒有如火燒頭一樣。
現代人使用煩,使用範圍比較窄,說的是情緒上的不悅,原因與事有關。
而古代醫書的煩,一開始指的是病理性的情緒,是因為生理的情況導致,與事無關,因此若是詢問病人是否生活有事導致情緒上的困擾,現代的病人回應說詞會是"也沒有因為什麼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情緒不好"類似的說法。是一種自己不能控制的情緒上的不舒服。煩有分抑鬱型的,或是躁動型的。抑鬱型的就是病人精神對外表現較低落,但細細詢問可以感受到病人的不悅與沒耐性;躁動型的則是連帶肢體上的不寧靜,病人四肢無法靜靜地不動,就像憋尿、憋屎的人那樣,就是所謂的煩躁。
後來醫書上的煩字就通燔字,有如火燒一樣的熱,並且不僅只運用在。病人會描述"某個身體局部感覺熱熱的,但是不舒服的熱,跟溫暖舒服的熱不一樣",像是胸口、關節、四肢等等。現代病人使用的描述方式會說有燥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