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活泉|在平凡中遇見神——讀《勞倫斯屬靈格言》的靈命反思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歷代無數追求屬靈深度的信徒中,勞倫斯弟兄(Brother Lawrence, 1614–1691)或許並不顯赫,卻在神的眼中活出極其寶貴的見證。他一生未曾登壇講道,亦未著述宏篇,然其生命卻成為一本活生生的屬靈之書。他所留下的《勞倫斯屬靈格言》(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是一部小巧而深邃的靈修著作,歷久彌新,啟迪無數渴慕與神親近之人。

卑微中的偉大:勞倫斯弟兄其人其事

勞倫斯弟兄(Brother Lawrence,1614年—1691年2月12日)原名尼古拉斯·赫爾曼(Nicolas Herman),17世紀法國奧秘派修士。出身於法國一個平凡家庭。年輕時從軍,卻在一次戰傷與靈魂低谷中經歷神奇妙的光照,遂立志獻身主前。

他後來加入巴黎的加爾默羅會修道院,終生於廚房與鞋工坊中服事,擔任最不起眼的職分。然而,正是在這樣簡樸的生活裡,他學會在每一個當下尋見神的同在,並將之活成一種自然的操練與喜樂的泉源。

他既非講求神秘經驗的靈恩者,亦非神學論戰的辯士;他乃是日常中的聖徒,以最單純的心靈踐行「不住的禱告」(帖前五17),在鍋碗瓢盆之間事奉主,視萬事為與神同行的契機。這份屬靈的純度與深度,正是《勞倫斯屬靈格言》所傳遞的核心所在。

靈命的呼喚:《勞倫斯屬靈格言》的主要信息

《勞倫斯屬靈格言》並非出自弟兄親筆,而是由友人根據其談話與書信彙整而成。全書語句樸實,卻蘊藏極深靈命智慧。書中最核心的信息,是「操練神的同在」——不以環境為限制,不將敬拜限於堂會,而是將每一刻、每一事,皆化作與神交通的時刻。

他強調,真正的屬靈生命不在於高言大智,而在於一顆專注於神的心。無論工作或安歇、言語或沉默,只要心意轉向神,便能住在祂的同在中。他曾說:「在廚房裡、在鍋鏟之間,我一樣感到神的同在,如同我在會堂中跪拜一樣。」

他所教導的,不是一套宗教儀式的操守,而是一種心靈習慣的建立——以愛神之心看待每一件事,以敬虔態度承擔每一份責任。如此一來,即使是洗碗、縫補、挑水,也可成為靈修的場域。

歷久彌新的屬靈經典

雖未被列入正統神學教科書,《勞倫斯屬靈格言》卻已成為基督教靈修傳統中不可或缺的經典之一。與《效法基督》、《懺悔錄》、《天路歷程》並列,為歷代敬虔之人所愛讀。尤其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敬虔主義運動中,深受推崇;至今仍為多所神學院靈修課程的必讀書目。

此書之所以歷久不衰,正因它以極簡單的語言,道出信仰生活的本質——愛神、信靠神、時常與神同在。不論神學觀如何、宗派立場為何,這樣的教導對所有重生得救、渴望更深經歷神的人,皆具普遍的吸引力與實踐的可能性。

對當代信徒的提醒與安慰

在今日這個節奏急促、資訊爆炸、心靈漂泊的時代,勞倫斯弟兄的信息顯得尤為珍貴。他提醒我們:屬靈的深度,非來自事工的成就,亦非情緒的高昂,而是來自那顆時刻注目主、信靠主的單純之心。

他的信息對我們的價值,可從以下幾方面體會:

1. 信仰與生活的整合:不再將「屬靈」限於主日或堂會活動,而是在生活每一環節中,尋見神的同在與引導。

2. 簡樸中的豐盛:不需追求華麗的屬靈體驗,只要忠心地將日常轉化為禱告與敬拜,便能得著內心真實的安息與力量。

3. 內室的生活:在喧囂世界中,重新學習「靜中親近主」,使內在生命不斷回到那最深的泉源,事奉與人生才不致乾枯。

主耶穌說:「你們要常常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二十六41)——勞倫斯弟兄的生命,正是這句話的實證。

《勞倫斯屬靈格言》不是一部神學理論之作,而是一篇活出來的福音見證。它教導我們如何在最平凡的境遇中,活出對神最深的忠誠;如何在最簡單的事務中,經歷與神最親密的相交。這位看似隱藏的小修士,其實早已為萬千信徒指明了一條通往神的光明之路。

願我們也在自己的生活場域中,學習操練神的同在。無論身在何處、手作何事,都不離主的同在、不忘主的恩典。如此,縱使身居塵世,也能心居至聖所;在凡俗之中,活出聖潔。

默想與應用:在今日生活中操練神的同在

當我靜下心來細讀《勞倫斯屬靈格言》,內心彷彿被一股安靜而堅定的力量所環繞。這份力量不喧嘩,卻能穿透我日常生活中那些繁瑣疲憊的時刻,使我重新想起:信仰從來不只屬於主日,也不局限於講台。它應當是清晨睜眼時的第一個念頭,是煮飯、寫字、應對人群時,那道無聲的禱告:「主啊,我與祢同在,願祢也與我同在。」

有時我們在事奉中感到枯乾,或在生活中感到神彷彿遠離,或許不是神遠離我們,而是我們的心忘了轉向祂。勞倫斯弟兄提醒我們:轉向神並非艱難之事,只需一個簡單的舉動——讓心向祂敞開。無需語言,無需儀式,只需一顆渴慕的心,靜靜地與主同住。

這操練看似平凡,卻需恆久、堅持與信心。正如他所言:「我們若忠心操練,就會發現與神同在不再是間歇的經歷,而是我們生命的常態。」這不僅是屬靈人的道路,更是凡渴慕神者皆可走的窄路——一條通往自由與安息的恩典之路。

結語的禱告

主啊,祢不住在遠處,也不只在聖殿深處。祢在我的廚房,在我的書桌旁,在我低頭洗衣、仰望星空的每一個時刻。求祢賜我一顆單純愛祢的心,使我在最瑣碎的日子中,仍可經歷與祢同在的喜樂。教導我安靜、等候、仰望,讓我學會不憑感覺、不憑環境,只憑信心與祢同行。願我如勞倫斯弟兄一般,在平凡中認識祢,在日常中榮耀祢,一生活在祢的面光之中,直到見祢榮面。奉主耶穌基督之名禱告,阿們

□英文本原文□

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


臺灣福音書房、ISBN:957-513-360-9(李建崑攝影)

臺灣福音書房、ISBN:957-513-360-9(李建崑攝影)

Brother Lawrence, 1614–1691(下載自維基百科)

Brother Lawrence, 1614–1691(下載自維基百科)

清修庖廚中 ,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光啓社)

清修庖廚中 ,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光啓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9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中國到處都是寶藏,但是,在於你願不願意、會不會:靜心、體悟與接受........值得與大家分享,關鍵是你願不願意、會不會:靜心、體悟與接受...... 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神道不欺貧。有人問我修行法,只種心田養此身。 一日清閒自在仙,六神和合服平安。丹田有寶休問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奉真修道守
Thumbnail
中國到處都是寶藏,但是,在於你願不願意、會不會:靜心、體悟與接受........值得與大家分享,關鍵是你願不願意、會不會:靜心、體悟與接受...... 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神道不欺貧。有人問我修行法,只種心田養此身。 一日清閒自在仙,六神和合服平安。丹田有寶休問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奉真修道守
Thumbnail
我與祂的故事
Thumbnail
我與祂的故事
Thumbnail
此經功德殊勝,靈感無比。您也可以一起參加隨喜助印,護持觀音山 法藏文化的助印佛經善書的弘法聖業。觀音山 法藏文化會印製現階段僧團、居士大德、在家、出家行者,最有需求來修持、閱讀的典籍和善書,廣為流通,令您功德快速建立。
Thumbnail
此經功德殊勝,靈感無比。您也可以一起參加隨喜助印,護持觀音山 法藏文化的助印佛經善書的弘法聖業。觀音山 法藏文化會印製現階段僧團、居士大德、在家、出家行者,最有需求來修持、閱讀的典籍和善書,廣為流通,令您功德快速建立。
Thumbnail
跟人處理這麼容易?假如你是一個孝順的小孩,父親不幸得了重病,比如中風、癌症等,你來學佛立刻要處理:「我要幫我父親做什麼.....」你開始就不舒服。學佛都用想的,聽到誰有什麼樣的瑞相,不知道人家是怎麼修來的。我講過一個公案,有一個人念《楞嚴經》讀了好幾年。他在看中藥房,沒事就一直念,念到最後都
Thumbnail
跟人處理這麼容易?假如你是一個孝順的小孩,父親不幸得了重病,比如中風、癌症等,你來學佛立刻要處理:「我要幫我父親做什麼.....」你開始就不舒服。學佛都用想的,聽到誰有什麼樣的瑞相,不知道人家是怎麼修來的。我講過一個公案,有一個人念《楞嚴經》讀了好幾年。他在看中藥房,沒事就一直念,念到最後都
Thumbnail
該文章探討了朗日塘巴尊者大師造頌的「修心八偈」,及其內容對人生的啟示。結合了父母子女關係及人際相處的心得,表達出對於愛與寬恕的思考。
Thumbnail
該文章探討了朗日塘巴尊者大師造頌的「修心八偈」,及其內容對人生的啟示。結合了父母子女關係及人際相處的心得,表達出對於愛與寬恕的思考。
Thumbnail
今天去樂成宮拜拜的時候, 有一位師父在外面徘徊, 應該是在化緣、但沒有人理過他。
Thumbnail
今天去樂成宮拜拜的時候, 有一位師父在外面徘徊, 應該是在化緣、但沒有人理過他。
Thumbnail
#為什麼要為往生者誦經 「誦經助念」是佛教中特有的一種善終儀式,能讓臨終者或過世不久的人解脫身心靈痛苦,得到圓滿安樂的歸宿。
Thumbnail
#為什麼要為往生者誦經 「誦經助念」是佛教中特有的一種善終儀式,能讓臨終者或過世不久的人解脫身心靈痛苦,得到圓滿安樂的歸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