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理工當道的科技或是製造業,很常會有那種招募職位感覺是另一個世界的人,所以招募很常淪為用人單位主管自己撈履歷,只能負責聯絡,又偶爾會被人選有種你應該不太懂,而不太願意溝通,來來回回個幾次就真的把自己淪為那種聯絡溝通窗口。
#如何更了解職缺專業性
先問問AI與網路,有鑑於AI與網路的便利性,相關職缺的內容丟進去,透過一些問答就能抓到一些方向,包含了職缺的專業職能背景,有哪些應用,經驗如何判別,甚至面試可以問些什麼問題。
直接問問用人主管,假如非高階職位,通常主管是滿樂意被詢問的,除了常見的會開出具體期望,例如學歷科系,工作相關企業產業,有沒有寫到某些關鍵字。這時就可搭配前面去跟AI互動問到的內容,可以去抓出這個職缺找的技能等級是屬於相對高階或一般,技能特性是比較廣或是比較深的。

#爭取與主管一起面試
雖然這個真的很花時間,但是先去參與面試,去記錄主管問了什麼,人選如何回答,可以不特別插話,等主管都面完再談公司基本薪資福利架構說明,但記得回頭去問問主管是否錄取,原因為何,去理解這些問題對於主管來說會在意那些內容。

#去了解工作現場
除了透過主管了解,去工作現場看看與聊聊,找一些沒有晉升意願但卻是那種單位台柱的資深人員,去了解如果這個單位的新人,他們在意與看中些甚麼,有沒有什麼關鍵的特質,更重要的是公司或單位怎麼讓他願意做這麼久,就也能轉化為與人選在談到除了薪酬以外,還有什麼吸引人的點。

#懂越多越踏實
在理解夠多之後,就能越知道工作確切細節,對於招募面談就能越加獨當一面,履歷撈取也越能接近期望,明確的節點就是人選會問,你是人資嗎?怎麼對這個領域可以這麼了解,大約就是一個分水嶺。

#基本功需要一點時間
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有這些時間,如果這件事情是對的,那就要花時間投入去做,但也要聰明的做,有方法的做,畢竟主管通常都沒有過多的時間與耐心。同時也期望自己能秉持這樣的心態帶領未來的團隊囉。

#人事阿崴 #HRfrom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