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家人觀念不合?學會保護自己,別讓爭執影響身心健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想法也都獨一無二。因此,我們難免都會遇上與自己的觀念落差大的人,包括家人。

互動過程中難免會有爭執,但不需要說服對方,也不要為了討好而做出自己不喜歡的決定。

 

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本來就沒有真正的對錯。就像畫中的這顆球,每個人只看得到它的其中一面而已。

若改從上帝視角看,對、錯,其實並不存在。

 

因此,當對方評論自己時,請不要第一時間認同或否定。而是要冷靜下來,審視在不同觀念中,那些值得參考。

用觀察者的角度思考,就會知道自己是不是需要改進,或是折衷雙方的看法、做出新決定。

 

千萬不要因觀念不同而影響心情。即使第一時間生了氣,也要迅速離開現場,並劃出心理界線,避免情緒持續波動。

長期使自己處在情緒的負面波動狀況,身心都會生病喔!爭論不存在的對錯,賠了健康,得不償失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L繪畫亭-征服自我圖文記
4會員
75內容數
以抽象畫圖文記錄內在成長,唯有直視傷痛與恐懼並解決,才能戰勝自我、改變命運 希望我的啟發與創作能幫助到你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在「停止成為家人情緒垃圾桶:尋找真正的自我」中,我深入分享了從家庭賦予的角色中解放出來,找到真正自我身份的旅程。
Thumbnail
在「停止成為家人情緒垃圾桶:尋找真正的自我」中,我深入分享了從家庭賦予的角色中解放出來,找到真正自我身份的旅程。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Thumbnail
你會下意識迎合別人嗎? 當和別人意見相左時,會先懷疑自己的感覺,是不是自己是錯的,別人的想法才是對的,不敢堅持自己的想法,習慣性退後一步,以別人的想法和感受為優先,只有和別人的想法一致時,才會表達自己的意見。
Thumbnail
你會下意識迎合別人嗎? 當和別人意見相左時,會先懷疑自己的感覺,是不是自己是錯的,別人的想法才是對的,不敢堅持自己的想法,習慣性退後一步,以別人的想法和感受為優先,只有和別人的想法一致時,才會表達自己的意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