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公開

絞生的神聖性│一念菩提 The Seed of the Sacred Fig (20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篇影論重點:
對無花果生態探究的延伸思考
一念是誰的一念
本片與庫柏力克<鬼店>的異與同
本片最大的問題在於前後劇情的斷裂

原文波斯語片名< دانه‌ی انجیر معابد >,意為「寺廟無花果樹的種子」,片頭以黑底白字的字幕交代了片名的由來(畢竟劇情中不見與無花果樹直接相關的元素):無花果的種子在被鳥類或其他動物吃下後,會隨糞便排落於其他樹木的枝幹縫隙中,在「宿主樹」上萌芽,長出氣生根,逐漸包覆並壓迫宿主的樹幹,與之爭奪水分與養分,最終可能導致宿主死亡。

查了一下,「無花果」既可作為一種特定植物名,也可泛指桑科榕屬(Ficus)植物的俗稱。片頭字幕所描述的其實是一種「絞生榕」的特殊生態策略,如同片中那種看似微小、卻步步侵蝕、終致壓迫與毀滅的命運。然而,當中文片名翻作<一念菩提>時,卻帶著靈性與覺悟的象徵,儘管「菩提」也屬於桑科榕屬,它卻不具備「絞生」的特性。

這種「同屬不同種」的譯趣,遠離了片中的寓意,但也引發另一層思考:究竟是一念覺醒還是執迷,可能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甚至在跨文化的轉譯與觀看中,又有多少概念因此被置換、誤讀,導致你我必然無法真正理解?

對「絞生榕」這樣的生存型態而言,無關善惡而是為所應為,或許也像是伊朗夾在各國(敵對)勢力的處境,然而抽象的國家體制並不代表單一的個體,一如片中的父親Iman,服膺極權的規訓、沉浸父權的既得利益,但也同時努力想做個普世定義下的「好人」。升任調查員,離他夢寐以求的法官職位僅一步之遙,卻發現這職位根本無所謂「調查」,只是上層為了更有效控制,選擇最乖順者簽下死亡判決。Iman一生引以為傲的正直與公義,卻在最接近夢想的時候徹底崩塌,根本性地摧毀了他的信仰。

片中體現「一念」的代表,要屬母親 Najmeh 。她以夫為天、信奉教條,和女兒仍保持某種親近,卻仍千叮嚀萬囑咐她們遠離動亂、不可與叛亂分子有任何瓜葛。正是這樣恪遵教誨的母親形象,卻出於一念之仁(更準確地說是「婦人之仁」-但不帶有負面意思),瞞著丈夫幫著大女兒 Rezvan 治療受示威牽連的好友 Sadaf。

鏡頭直視 Najmeh 為 Sadaf 處理被散彈槍打傷的臉,對比的是受國家控制的新聞裡那些被模糊處理的「暴民」,此刻躺臥在 Najmeh 雙腿上的 Sadaf 則是如此活生生、血淋淋,那段一一取下沾黏在皮膚上散彈的段落,痛感幾乎穿越銀幕, Najmeh 肯定心想,倘若眼前人是自己的女兒,又該如何?

在這樣一個壓迫女性的國家裡,父母該如何教養女兒呢:幼時將她們捧在掌心、百般呵護,直至長成竟要她們不由分說地接受附屬與沉默的命運?在伊朗無數的家庭裡,這樣的轉變一代一代神秘且無痕,而片中將之處理成Iman 遺失配槍後引發的父女衝突,彼此的對立並非出於「親情背叛」這種關乎血緣的心痛和幻滅,反倒成了:父權為尊(膽敢以男人的前途為代價)vs女性自主(女兒們爭取「真相」的選擇權,為自己發聲)的鬥爭。

本片在台北電影節放映的介紹裡,巧妙地將其與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鬼店 The Shining, 1980>相較。的確Iman後來瘋魔的程度,完全脫離了「父親/丈夫」這個身分,那種絕決與無情,讓他對付妻女彷彿像對付死敵一般,尤其當他強迫妻女在攝影機前自白的段落,那種威逼與壓迫令人窒息。

然而有別於 <鬼店> 設定在閉鎖的飯店、深受惡靈攪擾,<一念菩提>的牢籠則是更大的國家體制、家庭結構、性別偏見;片尾 Iman 追逐逃脫的妻女來到廢棄土樓的段落,搜尋、躲避猶如<鬼店>迷宮結局的翻版,而這棟遺址般的老屋,象徵一個國家的遺產,不論是搜查者,還是出逃者,盡皆受困其中。

<一念菩提>把一個國家的沉痛濃縮成一個家庭的悲劇,我們看著一家四口,因為國家體制、社會律令而瓦解,逐漸變得陌生再變成敵人。但本片劇情斷裂成為了明顯缺點:前段以頭巾革命為開端,似乎打算對整個體制提出批判,引用自社群的抗爭畫面,也讓人想起婁燁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 An Unfinished Film, 2024>,但電影卻在中段,隨著 Iman 心魔浮現後,攜家帶眷返回故居,遠離了核心事件,使主題焦點從革命意識180度轉向個體衝突,不論對於前半或後半,都有一種未竟之感。

至於結局的安排,更像是眾多可能之一:那代表了父權的潰敗?還是抗爭的勝利?然而在這場心理與倫理的恐怖經驗之後,沒有人是真正的贏家。也因此,回想片頭描述無花果「絞生」的生存策略,究竟是象徵剝奪還是本能?是肯定、否定又或者不置可否?電影沒有明言,而只是將備受政教操作的世界暴露在我們面前,那滿滿的符號,依託著任人評論的觀點。

最終,我們也只是銀幕前的旁觀者,那麼問題遂變成了:你我能否比 Najmeh 更敏銳於那樣的「一念」,還是仍舊得等到活生生、血淋淋的痛苦擺在面前,我們才會對於殘酷、暴力有所覺悟?或許,對導演來說,這是他藉由影像訴說家國之痛的冀望,就像婁燁在談及<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所說:「實際上這個已經不是電影的事情,它實際上已經超出了一個電影的範疇,而超出這個範疇本身實際上是這個電影的一部分……你會看到這些視頻遠遠比電影重要得多,這也是這部影片對我、對我的團隊的一個啟發和感受吧……電影不只是藝術,更是承載歷史與真實的責任。即使面臨疫情、審查等重重困難,電影人必須堅持下去,因為電影是對這個時代的見證,是對斷裂歷史的反思。」因此,電影存在的本身或許比內容的完整性更加重要,因為那同時揭示影像永遠無法替代真相,而去理解那些影像所無法承載的部分,也才能完整電影的本質。

 同場加映:

我們該給歷史怎樣的交代<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婁燁反應武漢肺炎之作

思無邪<夢幻天堂>:少女弒母的親權反抗

革命的浪漫幻滅<巴黎初體驗>:革命作為一種浪漫,在伊朗卻是殘酷

青春殘恨<恨>:革命青年的壯志未酬

契訶夫的槍<仇恨謎林>:有槍還真要開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論寫作
143會員
298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影論寫作的其他內容
2025/06/24
如果是抱著和<28天毀滅倒數 >「一樣」的期待來看本片,終究會感到失望。作為喪屍片濫觴的<28天>,刷新了類型的觀點,其喪屍的描繪也成為對人類發展焦慮的投射,病毒的爆發與封城,竟也恰成新冠的預言,戲劇張力與時代內涵兼而有之,既有熱鬧,也有門道。 但病毒終究會變異。劇情展現28年的跨度,人與病毒/喪屍
Thumbnail
2025/06/24
如果是抱著和<28天毀滅倒數 >「一樣」的期待來看本片,終究會感到失望。作為喪屍片濫觴的<28天>,刷新了類型的觀點,其喪屍的描繪也成為對人類發展焦慮的投射,病毒的爆發與封城,竟也恰成新冠的預言,戲劇張力與時代內涵兼而有之,既有熱鬧,也有門道。 但病毒終究會變異。劇情展現28年的跨度,人與病毒/喪屍
Thumbnail
2025/06/18
斷齒的暴力一舉傾瀉了全片所積累的冷暴力。姊姊這樣的舉動可以有兩種解釋:其一,父親的規則早已內化為她的一部分,即使行動上反抗,內心仍服膺那樣的教條,呼應可能的結局─即使逃離,但這個世界依然會像怪物將她吞沒。其二,她沿用父親的規則,只是一種「還清」,從此兩不相欠,得以真正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這也讓結局充
Thumbnail
2025/06/18
斷齒的暴力一舉傾瀉了全片所積累的冷暴力。姊姊這樣的舉動可以有兩種解釋:其一,父親的規則早已內化為她的一部分,即使行動上反抗,內心仍服膺那樣的教條,呼應可能的結局─即使逃離,但這個世界依然會像怪物將她吞沒。其二,她沿用父親的規則,只是一種「還清」,從此兩不相欠,得以真正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這也讓結局充
Thumbnail
2025/06/10
恐怖片的角色塑造常為人所詬病,不是「刻意作死」,就是「智力下線」,彷彿是必死之人與預料內的恐怖橋段雙向奔赴。本片對角色的設計細膩許多,呈現出有種驚悚源自人性中那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扭曲。 這些角色的設計也不再沿用傳統的分類框架,而是反映現代社會演變下新的人際結構。 故事從一個破碎的「後天家庭」展開
Thumbnail
2025/06/10
恐怖片的角色塑造常為人所詬病,不是「刻意作死」,就是「智力下線」,彷彿是必死之人與預料內的恐怖橋段雙向奔赴。本片對角色的設計細膩許多,呈現出有種驚悚源自人性中那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扭曲。 這些角色的設計也不再沿用傳統的分類框架,而是反映現代社會演變下新的人際結構。 故事從一個破碎的「後天家庭」展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阿茂啊,他終究是倪莉女兒的生父。家暴或出軌當然都很可惡,但罪不至死。他其實也應當獲得公道。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阿茂啊,他終究是倪莉女兒的生父。家暴或出軌當然都很可惡,但罪不至死。他其實也應當獲得公道。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究竟汙名化被害者要持續幾個世紀呢?從古至今,協助加害者脫身的文化為什麼會一直存在?分明有令人遺憾的事實發生,卻不能為它進行真正的哀悼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當我們的「言語」傷害了別人的「尊嚴」的時候 就是在別人的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這顆種子就是一顆又一顆的定時炸彈 只要一有機會,隨時都有可能引爆,並將我們炸得粉身碎骨
Thumbnail
當我們的「言語」傷害了別人的「尊嚴」的時候 就是在別人的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這顆種子就是一顆又一顆的定時炸彈 只要一有機會,隨時都有可能引爆,並將我們炸得粉身碎骨
Thumbnail
活在現代的我們,尤其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遇到事情經常求神問卜。我是不介意有信仰重心啦,但有時候太超過可就不太好了,尤其是那種別人一說上來就讓人無力的冤親債主、祖先錯、後世擔等等。 明明就自己完全沒犯的錯,甚至不是先天命格或後天為人的問題,而老玄我也十分不喜歡處理相關事宜,但不可否認,有時候,這種玄
Thumbnail
活在現代的我們,尤其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遇到事情經常求神問卜。我是不介意有信仰重心啦,但有時候太超過可就不太好了,尤其是那種別人一說上來就讓人無力的冤親債主、祖先錯、後世擔等等。 明明就自己完全沒犯的錯,甚至不是先天命格或後天為人的問題,而老玄我也十分不喜歡處理相關事宜,但不可否認,有時候,這種玄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對於手術與麻醉的感受,以及心中的無助與恐懼。透過文字,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掙扎和無奈。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對於手術與麻醉的感受,以及心中的無助與恐懼。透過文字,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掙扎和無奈。
Thumbnail
警告!🔞本文含有敏感議題,請讀者慎入。
Thumbnail
警告!🔞本文含有敏感議題,請讀者慎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