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與內啡肽:你快樂的那一刻,是煙火還是篝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刺激唾手可得的年代,我們總覺得快樂近在咫尺:各式各樣的短影片、網紅美照、哪裡又開了新餐廳、上了什麼新電影、名人的八卦、新商品的推播通知、又買了什麼看起來有趣但不實用的酷東西,彷彿只要伸手,就能抓到那一點點的滿足。


但你是否也曾這樣感受過?

滑完手機1小時,沒得到半點有用的資訊,還有點焦慮,甚至懊悔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剛完成一個目標,本應高興,卻只維持短短幾分鐘的快樂,還夾帶了副作用?

相反地,有時只是一場大汗淋漓的健身,好好地為自己做一頓飯、和老朋友長談數小時、靜下心來閱讀一本書、有計畫地完成了自己訂下的某個小目標,卻能帶來更長時間的滿足感。


這些感覺的差異,背後其實來自大腦的兩種化學物質:多巴胺(dopamine)與內啡肽(endorphin)。



一、什麼是多巴胺?渴望驅動的快樂推手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經常被稱為「獎勵荷爾蒙」,它驅動我們去渴望、追求、達成目標,本質上是為了生存而設計的生理機制——例如追到食物、完成一件事、或與人建立聯繫。


🧠 多巴胺的特性:

• 與「期待與追求」有關,不是完成後的滿足,而是完成前的刺激感。

• 屬於短暫、尖峰式的快樂,像煙火一樣快速點燃也快速熄滅。

• 會讓人上癮:一旦習慣了「刺激 → 快樂」的路徑,就會不斷追求更多刺激。


🔍 常見的多巴胺來源:

• 滑手機、社群媒體的通知聲

• 打遊戲通關、抽卡

• 網購結帳的瞬間快感

• 收到讚、美照、限動的互動

• 戀愛初期的悸動與不確定感

• 完成一個KPI、得到稱讚


這就是為什麼現代社群設計得像賭場:短影音、即時通知、紅色提示點、無限下滑……每個設計都是多巴胺的勾子,讓你一刷再刷,停不下來。



二、什麼是內啡肽?身心一致的深層幸福

內啡肽是人體自然分泌的「類鴉片」化學物質,能減輕疼痛、讓我們放鬆與安穩。它與「當下的連結感」、「身體與情緒的整合」有關,不會讓你嗨到跳起來,但能讓你在過程中的輕微不適後,平靜地感受到事後帶來的心靈滿足感


🧠 內啡肽的特性:

• 在身體活動或情感連結中釋放

• 快樂感來得慢,但更穩定、深層、持久

• 不容易成癮,但一旦培養出習慣,會讓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 常見的內啡肽來源:

• 運動(特別是跑步、重訓、瑜伽)後的身體放鬆感

• 冥想、深呼吸、泡澡、日光浴

• 與人擁抱、親密關係、按摩

• 長時間專注做一件事(例如畫畫、種植物、寫作、閱讀)

• 長期穩定的情感關係

• 做善事、助人


你是否也曾在一場運動後,雖然累,但心情格外平靜清爽?或是在陪家人吃飯的時刻,突然覺得「這樣的日子就很好」?那不是短暫刺激,而是內啡肽帶來的深層快樂。



三、為什麼兩者的快樂感差那麼多?背後的運作邏輯是什麼?


🧠 多巴胺屬於「預期型快樂」:

它會在你期待或接近獎勵時大幅上升,幫助你去行動,像是一根胡蘿蔔吊在眼前。但當你真的得到獎勵時,多巴胺其實反而會迅速回落——因為目標已達成,大腦就不再需要推你前進。

這種機制雖然能促進人類演化(追食物、生存資源),但在現代社會卻變成了過度刺激的溫床。滑手機、追劇、刷購物車,全都觸發短期的多巴胺釋放,卻無法真正讓人滿足。


🧠 內啡肽屬於「當下型快樂」:

它在你與身體、情緒、環境有深度連結時釋放,不需要明確的目標或結果。你只要沉浸在當下、與他人連結、身心一致,它就會默默釋放。

這也是為什麼冥想、音樂、創作這些活動能讓人感到充實,因為它們不依賴外部刺激,而是內在的狀態切換。



四、生活中我們常掉進「多巴胺陷阱」


想想這個例子:

你滑了20分鐘IG,短暫刺激感不斷出現,腦子興奮但心靈空虛,甚至開始產生羨慕、焦慮等等的情緒

然後你走出門,散步30分鐘,沒有特別目標,只是曬曬太陽、聽點音樂,結果卻覺得整個人安穩了下來。


現代社會讓我們過度習慣依賴多巴胺,卻極少練習內啡肽式的生活節奏。我們追求「快樂」的方式,反而讓我們更不快樂。



五、如何讓生活回歸內啡肽的節奏?

1. 每天安排身體運動(即使是15分鐘快走也好)

2. 建立深層連結:找能聊真心話的朋友、陪伴寵物或家人

3. 減少碎片化刺激:關掉不必要的通知、限縮社群使用時間

4. 做無功利但沉浸的事:繪畫、種植、寫日記、看書、做菜

5. 冥想或靜心練習:一天5分鐘即可開始,讓大腦習慣不追逐



結語|你想要的是「追逐快樂」還是「活在快樂」?

快樂並不是只有一種形式,現代社會讓我們過度相信刺激才是快樂,卻忽略了平靜才是幸福。多巴胺像煙火,奪目卻短暫;內啡肽像篝火,溫暖且綿長。

你不需要抗拒多巴胺,但可以學著不只依賴它。找回與自己身心連結的能力,也許才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快樂練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驢雜談
0會員
1內容數
我是老驢,純粹簡單分享一些自己在投資理財路上的小小心得以及生活雜談,輕鬆隨意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躺在床上確怎樣也不肯放下手機;儘管不餓,仍想要點個外送;知道傳訊息給對方,換來的可能是不讀不回,看到好笑好玩的仍想跟他分享。 - 除了以上這些,你有對什麼成癮嗎?
Thumbnail
躺在床上確怎樣也不肯放下手機;儘管不餓,仍想要點個外送;知道傳訊息給對方,換來的可能是不讀不回,看到好笑好玩的仍想跟他分享。 - 除了以上這些,你有對什麼成癮嗎?
Thumbnail
在這忙碌的節奏當中你可曾給自己一點時間創造一點儀式感 很喜歡在放伋的日子裡,騰出一點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靜靜的一個人坐在咖啡廳喝咖啡聽著音樂看喜歡的書 在那個瞬間讓我忘記了時間的存在 進入了心流的模式 享受著咖啡的溫暖、音樂的陪伴、 文字和我的對話 很自在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享受著自己創造
Thumbnail
在這忙碌的節奏當中你可曾給自己一點時間創造一點儀式感 很喜歡在放伋的日子裡,騰出一點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靜靜的一個人坐在咖啡廳喝咖啡聽著音樂看喜歡的書 在那個瞬間讓我忘記了時間的存在 進入了心流的模式 享受著咖啡的溫暖、音樂的陪伴、 文字和我的對話 很自在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享受著自己創造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像樂極生悲的道理,快樂過了頭,悲傷會自然而然的湧現出來中和,畢竟物極必反,身體會盡可能讓你情緒的天秤保持平衡。一旦爽太久,下次要爽的門檻就會變高,相對的,如果你常常在練習對抗恐懼,你對恐懼的耐受度也會提高。就連暴食症、運動上的訓練過度、工作狂、購物狂,全部都是多巴胺成癮。
Thumbnail
像樂極生悲的道理,快樂過了頭,悲傷會自然而然的湧現出來中和,畢竟物極必反,身體會盡可能讓你情緒的天秤保持平衡。一旦爽太久,下次要爽的門檻就會變高,相對的,如果你常常在練習對抗恐懼,你對恐懼的耐受度也會提高。就連暴食症、運動上的訓練過度、工作狂、購物狂,全部都是多巴胺成癮。
Thumbnail
呼吸時感受每一次從吸氣至吐氣的清新氣息,感受每一次能量進入體內再帶出負能量的更新感;吃飯時感受各種食材帶來的個別美好滋味;洗澡時感受溫水流淌全身的舒暢感,感受沐浴乳產生絲滑泡沫洗盡一日髒污的清爽感;睡覺時感受身體的每個部位、每一寸肌肉正在逐漸放鬆的舒服感。 試著…開始覺察⋯⋯
Thumbnail
呼吸時感受每一次從吸氣至吐氣的清新氣息,感受每一次能量進入體內再帶出負能量的更新感;吃飯時感受各種食材帶來的個別美好滋味;洗澡時感受溫水流淌全身的舒暢感,感受沐浴乳產生絲滑泡沫洗盡一日髒污的清爽感;睡覺時感受身體的每個部位、每一寸肌肉正在逐漸放鬆的舒服感。 試著…開始覺察⋯⋯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台自慰機器。」 當我們指責那些乎麻的公眾人物、戒不了煙的癮君子和毒蟲酒鬼時,有沒有想過,我們的過度消費、熬夜追劇、滑手機、暴飲暴食,也未嘗是一種該被正視的癮症呢? 追求無痛的世界? 1800年代的醫療主張一定程度的痛覺是健康的, 但現在大家對醫療的要求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台自慰機器。」 當我們指責那些乎麻的公眾人物、戒不了煙的癮君子和毒蟲酒鬼時,有沒有想過,我們的過度消費、熬夜追劇、滑手機、暴飲暴食,也未嘗是一種該被正視的癮症呢? 追求無痛的世界? 1800年代的醫療主張一定程度的痛覺是健康的, 但現在大家對醫療的要求
Thumbnail
到了睡前,手機還是很有吸引力讓人愛不釋手。文章一篇接一篇、影音檔一段接一段,你想著再看一下就睡,好滿足腦內的多巴胺,殊不知越滿足越難入睡。 過去身兼職業和家庭的我,就是愈夜愈美麗,睡前那種忙了一整天捨不得睡的心情讓我的生活更混亂。哄小孩睡覺後,me time開啟了怎麼能讓它這麼快就結束呢?
Thumbnail
到了睡前,手機還是很有吸引力讓人愛不釋手。文章一篇接一篇、影音檔一段接一段,你想著再看一下就睡,好滿足腦內的多巴胺,殊不知越滿足越難入睡。 過去身兼職業和家庭的我,就是愈夜愈美麗,睡前那種忙了一整天捨不得睡的心情讓我的生活更混亂。哄小孩睡覺後,me time開啟了怎麼能讓它這麼快就結束呢?
Thumbnail
為什麼生活物質越好 憂慮症患者卻逐年成長 因為"快樂太容易取得" 大腦平衡機制,當快樂過多,痛苦就會出現 所以人會想要更多快樂壓抑痛苦,最後就會崩壞,這也是現在的人胃口只會越來越大 每天都需要高刺激 高行為 高感官或是高藥物效用讓生活平衡 長時間已經超越我們大腦可以處理多巴胺的量 讓
Thumbnail
為什麼生活物質越好 憂慮症患者卻逐年成長 因為"快樂太容易取得" 大腦平衡機制,當快樂過多,痛苦就會出現 所以人會想要更多快樂壓抑痛苦,最後就會崩壞,這也是現在的人胃口只會越來越大 每天都需要高刺激 高行為 高感官或是高藥物效用讓生活平衡 長時間已經超越我們大腦可以處理多巴胺的量 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