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分工裡,由爸爸負責孩子的睡覺時間是最適合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的新生兒睡眠講座裡,一名二寶爸問我:「為何妳說爸爸負責小孩的睡覺,寶寶/小孩都會睡得最好,最容易睡過夜?」

這就不得不翻出我曾經自己亂腦補的說法:因為  #媽媽被寶寶DNA殖民 了!!!

大家應該都是知道,在媽媽懷孕10週後,媽媽血液中胎兒游離DNA濃度足夠,抽媽媽的血,可以檢驗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的風險,例如唐氏症、愛德華氏症、巴陶氏症等,但是不論胎兒幾週大,再怎麼抽爸爸的血,都無法檢驗胎兒的染色體異常與否。

我自身感覺,自從兒子們出生之後,我對於兩個兒子的風吹草動,即使是我在睡覺的時間,我都異常的緊覺敏感,回想起他們在我肚子裡時,竟然已經在我的血液理游離他們自己的DNA,我就腦補想像他們似乎是在我身上安插了可以操控我的隱形裝置,隨時想要找我,就用他們不知道收在哪裡的自備遙控器,遠端遙控我去發現他們的需求。

raw-image

但是爸爸身上就是沒有這種基本盤設定,所以遇到睡覺時間,不論是哪一個寶寶,睡眠天使寶,都正常會有機會在睡眠週期結束時醒來再睡回去,不過,有時候寶寶醒來,看到睡在同一個房間自己最心愛的家長,難免會想要一起互動一下,這時,身為阿母我身上被放上的隱形遙控裝置,就超級好用!他們不知道怎麼隨意操作一下,我就秒醒,然後成功與他們互動了,這個成功能在半夜增加優質親子時光的實驗結果,會鼓勵寶寶下次(不知道是當天半夜的其他時候、或是隔天的睡覺時間)再次嘗試把家長喚醒來一起增溫感情,可是夜間休息時間真的不是拿來增溫情感連結用的,是家長和孩子都非常需要好好休息的重要睡眠時光。

raw-image

當爸爸成為睡眠的主要負責人,爸爸身上沒有被內建的隱形遙控裝置,寶寶比較難輕易地喚醒爸爸來增溫親子時光,這時,就跟所有大人小孩一樣,無聊久了,再加上本來就是需要休息睡覺的時間,寶寶就能夠再度自行入睡了!

當然,如果寶寶半夜醒來並不只是因為想要增溫親子時光,是真的有需求,他會認真的發表意見,據各家和我做睡眠調整合作後,改變成爸爸負責孩子睡覺時間的家長們,以及我自己家的經驗,爸爸們都是能夠在合理的時間裡,聽到發現寶寶半夜是有需要協助的聲音,起床幫助孩子排除這些困擾後,爸爸和寶寶再度重回各自的床上好好睡覺。

raw-image

科學已經證實,媽媽身上的催產素在懷孕階段就已經開始產出了,而爸爸雖然沒有懷孕、也無法用爸爸的乳房哺乳,爸爸身上也可以增加催產素的濃度,增加的方式為:『#增加親子互動時數。』愈常獨立面對孩子的各種情況,愈能夠判斷、提供孩子所需的回應。

raw-image

再次呼籲,讓爸爸作為孩子睡覺的主要負責人,很有可能,你就不會需要再追蹤我的粉專,因為孩子已經睡得超好的了!如果真的是如此,啊拜託請你也還是留下來唷!我還是會說其他關於安全依附關係為基底的教養分享的

我是最懂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幼兒睡眠顧問江語嫣,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寶寶好睏、一家睏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寶睡眠顧問糖果家好好睡的沙龍
75會員
259內容數
專修安全依附關係的國際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在嬰幼兒睡眠專業裡,結合Mary Main安全依附關係系統,安全圈教養,與美國RIE嬰幼兒教育理念,以親子間彼此尊重出發,協助家長,建立嬰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穩定日常作息,讓孩子好好睡,全家一夜好睏。
2025/06/25
並不是有作息的家庭就不能開心出去玩,而是去哪裡玩,距離多遠,回家後的所有睡前待辦事項該怎麼安排,因為出去玩了,要取捨什麼?像我今天就捨去煮晚餐(或是常常捨去),選擇到家後孩子們可以快速完食的晚餐.......
Thumbnail
2025/06/25
並不是有作息的家庭就不能開心出去玩,而是去哪裡玩,距離多遠,回家後的所有睡前待辦事項該怎麼安排,因為出去玩了,要取捨什麼?像我今天就捨去煮晚餐(或是常常捨去),選擇到家後孩子們可以快速完食的晚餐.......
Thumbnail
2025/06/17
而經過科學研究的證實,一天累積出來的睡眠債,並不會在一兩天的補眠中得到消除,而是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逐漸消除。睡眠研究員表示:你失去的睡眠就永遠失去了,並無法被補回來!補眠可以幫助自己把失去的睡眠補回來,是一種不科學的迷思!   當一個人是屬於天天得睡不好的狀況下,睡眠債也是天天累積的
Thumbnail
2025/06/17
而經過科學研究的證實,一天累積出來的睡眠債,並不會在一兩天的補眠中得到消除,而是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逐漸消除。睡眠研究員表示:你失去的睡眠就永遠失去了,並無法被補回來!補眠可以幫助自己把失去的睡眠補回來,是一種不科學的迷思!   當一個人是屬於天天得睡不好的狀況下,睡眠債也是天天累積的
Thumbnail
2025/06/14
我很能理解當寶寶夜間有夜奶需求,對於因此夜間睡眠會被切割,家長無法一夜好眠,對家長來說是一件很累的事,尤其如果是兩次夜奶有一餐可能需要家長熬夜、或是中斷睡眠,如果是兩次以上的夜奶,家長就更是黑眼圈加劇!當然家長們會心心盼望夜奶的日子可以快快有盡頭。 也因此,不少家庭會把「#幫寶寶戒夜奶」放在待
Thumbnail
2025/06/14
我很能理解當寶寶夜間有夜奶需求,對於因此夜間睡眠會被切割,家長無法一夜好眠,對家長來說是一件很累的事,尤其如果是兩次夜奶有一餐可能需要家長熬夜、或是中斷睡眠,如果是兩次以上的夜奶,家長就更是黑眼圈加劇!當然家長們會心心盼望夜奶的日子可以快快有盡頭。 也因此,不少家庭會把「#幫寶寶戒夜奶」放在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爹娘共同的困境就是寶寶真的很難哄睡!有鑑於此,每位父母都有自己御用的「催眠神曲」,如果有哄睡困擾,不妨一首首試試!我在收到版友的推薦名單後,連續實驗 3 天,終於找到娃兒心中所愛的催眠神曲!此外寶寶們天天進版更新,今天 OK 、明天也許又不 OK 了,建議名單多收點,人生有保佑!
Thumbnail
爹娘共同的困境就是寶寶真的很難哄睡!有鑑於此,每位父母都有自己御用的「催眠神曲」,如果有哄睡困擾,不妨一首首試試!我在收到版友的推薦名單後,連續實驗 3 天,終於找到娃兒心中所愛的催眠神曲!此外寶寶們天天進版更新,今天 OK 、明天也許又不 OK 了,建議名單多收點,人生有保佑!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後不再簡單「拍拍睡」,快速入睡成了家長的頭痛問題之一。文章分享不同方法,從操勞到陪睡的方式,希望等孩子再大一點能夠自律。希望家長不必再絞盡腦汁想對策。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後不再簡單「拍拍睡」,快速入睡成了家長的頭痛問題之一。文章分享不同方法,從操勞到陪睡的方式,希望等孩子再大一點能夠自律。希望家長不必再絞盡腦汁想對策。
Thumbnail
在成為嬰幼兒睡眠顧問後,前幾年,很常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說服家長相信睡眠調整的重要性、以及和我合作睡眠調整的過程對孩子無害」的說客。不過,幾年過去了,我愈來愈理解自己的工作角色或是工作內容裡,並不包含說服任何一個家長,較放心或是較認同與我合作的睡眠調整內容。   因此,我都會誠實的告知合作家庭,
Thumbnail
在成為嬰幼兒睡眠顧問後,前幾年,很常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說服家長相信睡眠調整的重要性、以及和我合作睡眠調整的過程對孩子無害」的說客。不過,幾年過去了,我愈來愈理解自己的工作角色或是工作內容裡,並不包含說服任何一個家長,較放心或是較認同與我合作的睡眠調整內容。   因此,我都會誠實的告知合作家庭,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Thumbnail
第一次深刻體會到「小確幸」這個詞的意思,是剛成為新手媽媽的時候。 兒子還是小baby時超黏人,需要全天候抱著,就連睡覺都要抱著睡。我每天最盼望來到的時刻,就是洗澡和上廁所了。能名正言順地喘口氣,在廁所裡享受 me time,雖然聽起來不怎麼美好,但對我來說可是寶貴的瞬間呢! 當兒子終於睡眠作息正
Thumbnail
第一次深刻體會到「小確幸」這個詞的意思,是剛成為新手媽媽的時候。 兒子還是小baby時超黏人,需要全天候抱著,就連睡覺都要抱著睡。我每天最盼望來到的時刻,就是洗澡和上廁所了。能名正言順地喘口氣,在廁所裡享受 me time,雖然聽起來不怎麼美好,但對我來說可是寶貴的瞬間呢! 當兒子終於睡眠作息正
Thumbnail
無意間在某個醫生回覆了一則“不要看那些所謂的嬰兒睡眠專家建議”,沒想到得到幾十個網路媽媽的按讚,讓我知道,原來曾經在新手媽媽時期被一堆育嬰建議搞到焦慮的我並不孤單。 臉書原文是某醫生轉發新生媽媽私訊他2個月大的嬰兒無法睡16小時一事,我則回了(以下簡略重點): 少去看什麼自稱是嬰兒睡眠專家卻
Thumbnail
無意間在某個醫生回覆了一則“不要看那些所謂的嬰兒睡眠專家建議”,沒想到得到幾十個網路媽媽的按讚,讓我知道,原來曾經在新手媽媽時期被一堆育嬰建議搞到焦慮的我並不孤單。 臉書原文是某醫生轉發新生媽媽私訊他2個月大的嬰兒無法睡16小時一事,我則回了(以下簡略重點): 少去看什麼自稱是嬰兒睡眠專家卻
Thumbnail
控制孩子自己是否能睡著的,是孩子自己,如果孩子生理上並沒有這些睡眠時數的需求,孩子不可能會睡,孩子若是生理上沒有休息的需求,他會在床裡醒著不睡,所以我們身為照顧者,做的只是給予孩子醫學科學上建議的嬰幼兒睡眠時數,給予孩子理解睡覺時間是睡覺時間的機會,並且如實的觀察,觀察孩子是否是需要這些睡眠的。
Thumbnail
控制孩子自己是否能睡著的,是孩子自己,如果孩子生理上並沒有這些睡眠時數的需求,孩子不可能會睡,孩子若是生理上沒有休息的需求,他會在床裡醒著不睡,所以我們身為照顧者,做的只是給予孩子醫學科學上建議的嬰幼兒睡眠時數,給予孩子理解睡覺時間是睡覺時間的機會,並且如實的觀察,觀察孩子是否是需要這些睡眠的。
Thumbnail
嬰幼兒睡眠顧問通常都會提供給家長合乎寶寶月齡的建議作息,建議寶寶幾點到幾點是小睡時間,幾點到幾點是夜間就寢時間,為什麼要規定我的寶寶何時睡覺? 為何要讓家長的生活如此拘束? 會提供家長寶寶月齡適當的建議作息,主因有: 寶寶成長中的生理睡眠需求需要被滿足 寶寶的睡眠作息不規律通常會導致睡眠困擾  
Thumbnail
嬰幼兒睡眠顧問通常都會提供給家長合乎寶寶月齡的建議作息,建議寶寶幾點到幾點是小睡時間,幾點到幾點是夜間就寢時間,為什麼要規定我的寶寶何時睡覺? 為何要讓家長的生活如此拘束? 會提供家長寶寶月齡適當的建議作息,主因有: 寶寶成長中的生理睡眠需求需要被滿足 寶寶的睡眠作息不規律通常會導致睡眠困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