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Dway>
當組織變動、專案失敗、升遷停滯時,你能依靠的不一定是運氣,而是手上真正握得住的武器。這篇文章分享我在台商與外商 20 年的親身經驗:靠 「主動複盤、上台報告、寫履歷」 這三招,讓自己在風雨中依舊掌握主導權。
🔁 一、主動複盤:在失敗中提煉下一次成功的腳本
📌 什麼是複盤?
源自圍棋術語:下完一盤棋後,把每一步重新推演,找出關鍵手。
放到職場,就是——事情結束後,主動檢討流程、決策、溝通,再寫下改進點。
📉 我第一次複盤的挫敗故事
- 👨💻 背景:我 28 歲時接下一個上市產品 NPI(新產品導入)專案,結果 delay 了整整 2 個月。
- 🚨 一般做法:交差了事,錯誤不了了之。
- 🔍 我的做法:召集專案成員,在白板上列出流程、責任與風險節點,開誠布公地討論每個環節。
- 📄 成果:寫成一份《NPI 延遲複盤報告》寄給主管與 PM 團隊。三個月後的新專案,不但準時交付,還成為內部範例。
🛠 如何實作複盤?
📋步驟 ❓ 問題 🔧 產出
回顧 發生了什麼?時間軸如何? 流程圖、時間線
反思 關鍵失敗點是什麼? 3‒5 項根因
行動 下一次要如何改善? 改進清單、SOP
🧠 小提醒:複盤不為責備,而是找出可改善的「結構問題」,越快建立這種文化,你的團隊越成熟。
🎤 二、上台報告:把舞台當試煉場,練出可見度與說服力
❓ 為什麼要主動爭取上台?(Dway認爲超重要)
- 🎯 主管再忙,也得讓他看到你的貢獻
- 🧱 每一次報告,都是替自己加一塊「個人品牌的磚」
- 🎯 好的報告,不是說服,而是讓人無法反對
💼 實例:15 分鐘簡報,讓我多拿 50% 年終
在外商 A 公司時,我提議由專案 owner 做「5 分鐘簡報」,並自己帶頭做第一次。
我使用:
- 一頁圖表清楚列目標、成果與風險因應
- 用 “So what” 結構開場先講成果
- 數據視覺化,主管一眼就懂重點
結果整個 review 場,只有我的報告被高層截圖回傳到總部。當年底,我獲得 Top 10% 評價,多領 50% 年終。
💡 快速打造贏面簡報的 3 技巧
✅ 技巧 📘 說明 🛠 工具
一頁戰報 一張圖講完重點 Canva / PowerPoint
倒金字塔 結論 → 數據 → 方法順序 STAR 法則
視覺化數據 讓主管不看文字也懂 Excel 圖表 / Notion
✍️ 三、寫履歷:不只是求職,而是每年一次的自我盤點
🧭 為什麼在職也要更新履歷?
- 📈 了解市場行情
- 📊 整理自己每年的成果,強迫你輸出成就
- 🧯 懂得自保,萬一裁員可馬上轉戰
✅ 實例:同事 Ann 用履歷更新搶下外派機會
Ann 每年年底固定更新履歷與 LinkedIn,記下專案成就與關鍵數字。
有次美國總公司 HR 正好在內部搜尋某領域關鍵字,看到她的資料,立刻邀請面談,結果她拿到赴美 2 年的職缺,薪資調升 40%。
🧾 寫出 HR 秒懂的履歷格式
- 🎯 標題明確:職稱+核心技能+年資
- 📌 每段經歷用 STAR 法陳述(S情境 / T任務 / A行動 / R結果)
- 📊 成果具體:有%、時間或金額
- 🔎 關鍵字匹配 JD,幫助履歷通過 ATS 機器人系統
📍 記得:每三個月,就該回頭更新一次履歷,不為跳槽,只為確保「你始終在市場上有位置」。
🧠 結語:這三把武器,能撐住你職涯的風暴
🛡 工具 ⛑ 功用
🔁 主動複盤 在失敗中快速進化
🎤 上台報告 讓價值被看見,建立信任
✍️ 寫履歷 不迷失方向,擁有主控權
🚀 行動呼籲:
- 回想最近一個專案,今天晚上就寫一頁複盤
- 主動提出下次月會由你來報告
- 把履歷更新、備份,丟進雲端當備案
你不需要一夜成為高手,只需要每天把這三樣武器磨得更亮。當改組來臨、風向轉變,真正能保護你的不是職稱,而是你練過的本事。
如果你喜歡Dway的文章,歡迎給讚或留言,各位的鼓勵是我分享的動力,謝謝😊